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林賜勳運用實際修復後的建物,講述各國對於歷史建物修復的方式。 人間社記者童瀚誴攝
圖說:林賜勳表示透過走讀與體驗,活動希望串起過去與現在的片段歷史,激發民眾對在地文化的深層詮釋與反思。 人間社記者童瀚誴攝
圖說:陶片乘載千年的記憶,對於考古遺址或文化資產,最佳保存方式就是讓它們留在原地。 人間社記者童瀚誴攝
圖說:林賜勳(右)透過田野中的貝殼與磚瓦等物證,講述了清水中社考古遺址。 人間社記者童瀚誴攝
圖說:林賜勳透過田野中的陶片讓學員了解年代的辨別。 人間社記者童瀚誴攝
圖說:走讀帶領逾20位民眾重返千年的遺址與臺灣40至60年代的眷村生活場景。 人間社記者童瀚誴攝
圖說:透過地圖講師講述眷村的坐落,讓眾人了解周圍的眷村遺址歷史故事。 人間社記者童瀚誴攝
圖說:「漫步台中海風歲月-尋訪千年聚落和眷村記憶」走讀活動,逾20位民眾熱情參與。 人間社記者童瀚誴攝尋訪千年聚落與眷村記憶 台中傳燈分會舉辦清水走讀
2025-11-24
「你知道我們踩著的磚瓦是歷史遺址嗎?」為了深入探索台中清水的歷史脈絡與聚落演變,佛光會台中傳燈分會於11月22日舉辦「漫步台中海風歲月-尋訪千年聚落和眷村記憶」走讀活動,邀請月湖文化實業有限公司考古工作人員暨國際佛光會台中傳燈分會副會長林賜勳擔任引讀人。講師長年投入考古文化資產教育推廣活動,運用其考古專業,透過田野中的貝殼與磚瓦等物證,講述了清水中社考古遺址與周圍的眷村遺址的歷史,帶領逾20位民眾重返千年的遺址與臺灣40至60年代的眷村生活場景。
在活動中,林賜勳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述考古學核心概念。他指出,考古學旨在觀察人類群體從過去到現在的發展,不僅關注歷史「時間軸」,也重視「時間軸中的空間」。以港區藝術中心為例,這片具體空間承載深遠歷史,早在兩千多年前即有人群居住,曾是早期原始前民族的村落與聚落,展現出豐富的空間歷史縱深。
林賜勳強調,台中市清水中社考古遺址是一個多重累積的特殊歷史空間,既包含數千年前原始聚落遺跡,也承載近代七個眷村的生活記憶。他指出,文化永續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需要民眾不斷思考文化歷史與當前生活的連結。透過走讀與體驗,活動希望串起過去與現在的片段歷史,激發民眾對在地文化的深層詮釋與反思。
談及文化資產保護,林賜勳表示,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對於考古遺址或文化資產,最佳保存方式就是讓它們留在原地。他說,一旦器物脫離原生環境,其脈絡與歷史價值便大幅降低。以「現地」(IN SITU)保存文物與遺址,才能確保文化資產的完整性,並深化我們與歷史的對話。
學員們對此次活動高度肯定。首次參加走讀的張瓊莉表示,她感謝弟妹賴淑娟帶領參與。透過講師專業講解,她不僅了解這片土地的演變,也學會面對歷史遺址的正確態度。走讀帶來的放鬆與知性,讓她們更深刻認識土地的過去與現在,體會「有前人的努力,才有現在的生活」。
學員郭益誠分享,他認為文化是一種傳承。他提到探究歷史並非易事,歷史考察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資源。他說人類的生命雖然短暫,但留下來的遺跡卻可以被保留很長的時間。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多做好事,讓這些好事得以被留存下來,如同秉持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三好精神一樣。
在活動中,林賜勳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述考古學核心概念。他指出,考古學旨在觀察人類群體從過去到現在的發展,不僅關注歷史「時間軸」,也重視「時間軸中的空間」。以港區藝術中心為例,這片具體空間承載深遠歷史,早在兩千多年前即有人群居住,曾是早期原始前民族的村落與聚落,展現出豐富的空間歷史縱深。
林賜勳強調,台中市清水中社考古遺址是一個多重累積的特殊歷史空間,既包含數千年前原始聚落遺跡,也承載近代七個眷村的生活記憶。他指出,文化永續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需要民眾不斷思考文化歷史與當前生活的連結。透過走讀與體驗,活動希望串起過去與現在的片段歷史,激發民眾對在地文化的深層詮釋與反思。
談及文化資產保護,林賜勳表示,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對於考古遺址或文化資產,最佳保存方式就是讓它們留在原地。他說,一旦器物脫離原生環境,其脈絡與歷史價值便大幅降低。以「現地」(IN SITU)保存文物與遺址,才能確保文化資產的完整性,並深化我們與歷史的對話。
學員們對此次活動高度肯定。首次參加走讀的張瓊莉表示,她感謝弟妹賴淑娟帶領參與。透過講師專業講解,她不僅了解這片土地的演變,也學會面對歷史遺址的正確態度。走讀帶來的放鬆與知性,讓她們更深刻認識土地的過去與現在,體會「有前人的努力,才有現在的生活」。
學員郭益誠分享,他認為文化是一種傳承。他提到探究歷史並非易事,歷史考察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資源。他說人類的生命雖然短暫,但留下來的遺跡卻可以被保留很長的時間。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多做好事,讓這些好事得以被留存下來,如同秉持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三好精神一樣。
最新消息
雪梨佛光人推動環保與多元文化 榮獲新州議會表揚肯定
2025-11-26佛光人的家 佛光村入住說明會
2025-11-26達拉斯講堂感恩行動 致贈理查遜警消深化社區合作
2025-11-26新馬寺兒童青少年參訪東禪寺 開啟文化藝術新視野
2025-11-26《綠・蔬食評鑑指南》星級餐廳 將蔬食推向全球
2025-11-262025年《綠・蔬食評鑑指南》 65家星級餐廳獲表揚
2025-11-26東禪寺社教多元佛學教育 助孩子建立積極人生觀
2025-11-26南方寺周日佛學班結業典禮 三好同行慈悲種子啟航
2025-11-26走進復興區慢讀之旅 凝聚惠中佛光家庭情誼
2025-11-26侯友宜贈匾一炁玉皇宮 中華傳統宗教總會觀禮
2025-11-26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