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蘭陽別院佛學講座 菩薩修行ING
2024-10-22
佛光山蘭陽別院10月20日舉辦佛學講座,主講者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主題是「從《十住經》談菩薩修行」。現場近270名信眾出席,線上逾3千名求法者同霑法益。
妙光法師提到《十住經》出自《華嚴經.十地品》,由鳩摩羅什大師翻譯,指導眾生在菩薩道的修行過程中,一步一步的充實自我,具備菩薩的條件,再繼續提升,前往成佛之道。經中指出金剛藏菩薩說法前,進入三昧的智慧,點出佛法之前人人平等,不因法門的深奧而無法契入,藉由說法者的善巧方便,人人都從中受益。說法者與聞法者之間的互動,充分展現六成就中的信、聞、時、主、處、眾。
妙光法師分享與英譯《佛光大辭典》最高學術顧問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名譽教授蘭卡斯特教授及佛光山英語系的法師們,一同探討《十住經》的過程。體認研讀經文,深入經藏,最終是用來實踐的,而菩薩修行,就是成佛的進行式。當生命面臨苦難的時候,該如何一步一步的向佛道前進;觀察菩薩成佛的過程中,學習善知識,展現菩薩的特質。
高齡92歲的蘭卡斯特教授在病中體悟到世間實相乃無我見、無我相,因此能夠老得自在。於住院過程中,因同房病友的困擾而起心動念,看到自我的執著,透過自我對話後,展現出自理解與同理,了解「別人讓我受苦,此刻他必定也在受苦」,展現慈悲的第一步。
在聽聞佛法或參加講座之後,常常會聽到大眾總是說法喜充滿,妙光法師強調,其實這是不夠的,除了歡喜之外,更要感受到自己的轉變,要變得有耐心,變得善於思惟。勉勵眾人在進入菩薩十地的修行時,首先必須要有信心,有信心向上向善,可以從靈感中、福德中、慈悲中、慧解中、甚至從體驗中,以及明心見性中,看到自己的長處,增長並培養自己的信心,因為一旦信心扎了根,任何風雨都無法動搖。
妙光法師也分享隨侍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幾則故事,大師倡導「三好四給」正是菩薩道的精神。修持中,長養堪受心,做到生忍與忍辱波羅蜜,更要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要相信自己佛性本具足,透過無我,進而放下自我,發願常轉法輪。當心態調整好了,自然而然歡喜地一路慢慢走向成佛之道。
佛光青年賴政瑋分享,對佛法有信心才能持續修行。凡事能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了解其他人的苦痛,這便是佛陀、菩薩的境界。人間佛教宣講員徐潔琳表示,透過法師解說,了解學習佛法不僅是論談,最重要的是實踐,開發自我的慈悲心、歡喜心。期望自己的起心動念,時時歡喜修行,察覺自我般若本性,學習菩薩的十地,做一位時時放光,不退轉的佛光人。
妙光法師提到《十住經》出自《華嚴經.十地品》,由鳩摩羅什大師翻譯,指導眾生在菩薩道的修行過程中,一步一步的充實自我,具備菩薩的條件,再繼續提升,前往成佛之道。經中指出金剛藏菩薩說法前,進入三昧的智慧,點出佛法之前人人平等,不因法門的深奧而無法契入,藉由說法者的善巧方便,人人都從中受益。說法者與聞法者之間的互動,充分展現六成就中的信、聞、時、主、處、眾。
妙光法師分享與英譯《佛光大辭典》最高學術顧問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名譽教授蘭卡斯特教授及佛光山英語系的法師們,一同探討《十住經》的過程。體認研讀經文,深入經藏,最終是用來實踐的,而菩薩修行,就是成佛的進行式。當生命面臨苦難的時候,該如何一步一步的向佛道前進;觀察菩薩成佛的過程中,學習善知識,展現菩薩的特質。
高齡92歲的蘭卡斯特教授在病中體悟到世間實相乃無我見、無我相,因此能夠老得自在。於住院過程中,因同房病友的困擾而起心動念,看到自我的執著,透過自我對話後,展現出自理解與同理,了解「別人讓我受苦,此刻他必定也在受苦」,展現慈悲的第一步。
在聽聞佛法或參加講座之後,常常會聽到大眾總是說法喜充滿,妙光法師強調,其實這是不夠的,除了歡喜之外,更要感受到自己的轉變,要變得有耐心,變得善於思惟。勉勵眾人在進入菩薩十地的修行時,首先必須要有信心,有信心向上向善,可以從靈感中、福德中、慈悲中、慧解中、甚至從體驗中,以及明心見性中,看到自己的長處,增長並培養自己的信心,因為一旦信心扎了根,任何風雨都無法動搖。
妙光法師也分享隨侍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幾則故事,大師倡導「三好四給」正是菩薩道的精神。修持中,長養堪受心,做到生忍與忍辱波羅蜜,更要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要相信自己佛性本具足,透過無我,進而放下自我,發願常轉法輪。當心態調整好了,自然而然歡喜地一路慢慢走向成佛之道。
佛光青年賴政瑋分享,對佛法有信心才能持續修行。凡事能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了解其他人的苦痛,這便是佛陀、菩薩的境界。人間佛教宣講員徐潔琳表示,透過法師解說,了解學習佛法不僅是論談,最重要的是實踐,開發自我的慈悲心、歡喜心。期望自己的起心動念,時時歡喜修行,察覺自我般若本性,學習菩薩的十地,做一位時時放光,不退轉的佛光人。
最新消息
新加坡佛光山考生祈福 安住身心迎考場
2025-08-18福國佛光人以愛護生 北安捐血站慈心不間斷
2025-08-18佛光大學攜手慈心基金會 啟動「糧心好食」計畫救援滯銷農友
2025-08-18藝術典藏30年 特選精品吸睛
2025-08-18蘭陽別院佛學講座《八大人覺經》心保和尚暢談解脫之道
2025-08-18柏林佛光菩提園寓教於樂 親子學做德式糕點
2025-08-18荷月古琴音樂會 人間音緣唐詩宋詞千年對話
2025-08-18「藏海無涯.大藏經通俗講座」第三場 永富法師談佛教音樂與儀式
2025-08-18達拉斯佛光人 愛心關懷社區長者
2025-08-18昆士蘭州警署處參訪中天寺 深化雙方合作
2025-08-18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