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03日 星期三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 佛光新聞> 星雲大師身教言教 南區佛光人發願傳承

佛光新聞

字級

星雲大師身教言教 南區佛光人發願傳承

【人間社 陳麗如 台東報導】 2023-12-11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南區協會幹部聯誼成長營,12月10日在日暉國際渡假村B1會議廳舉行「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論壇,5位與談人以親身經驗,分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有情有義的小故事,氣氛溫馨。

論壇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劉宗澧擔任主持人,與談人有福國寺住持妙詠法師、旗山禪淨中心監寺慧專法師、佛光會副祕書長覺多法師、佛光會中華總會監事陳順章、南區協會委員石秋風。

陳順章表示,早期跟在大師身邊辦很多活動,佛教講因果,因為接觸佛光山,慢慢明白佛法的真諦。他回憶起一次和大師同桌吃飯時,看見大師把鮮嫩的蔬菜夾給弟子吃,老的菜葉自己吃,非常感動大師愛護徒眾的心。大師曾說「三分師徒,七分道友」互相尊重的精神,不只在道場,在家庭或工作中也都適用。

慧專法師表示,因為大師的善巧引導,讓他從一個傲慢的年輕人,慢慢學習漸漸轉化。早年擔任大師的侍者,年輕氣盛,在幫大師燙大袍時內心充滿抱怨,但是,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燙大袍,終於感悟,這就像是人生中的每一道皺折,都必須自己用心把它燙平。也曾因為眾口難調,不知如何做出好吃的食物供養大眾而請示大師,大師只回答四個字「給人接受」。在大師的調教下,在千錘百鍊中,生命得到翻轉。法師說,大師從來沒有離開,大師在我們每日合掌歡喜中出現,希望大家把思念化成力量,把大師的精神傳承下去。

妙詠法師表示,大師圓寂後,參加活動時總會想:「師父有沒有來到現場?」在透過不斷閱讀《星雲大師全集》的過程中,看到一段自己和大師互動的往事,對他而言極富意義。法師說,由於就讀音樂科系,年輕時曾寫了一首歌送給大師,出家時,大師為他提取法號為「妙詠」,期許他能以音樂讚詠佛法,於是法師用大師送的二胡,完成五百首曲子。他邀請與會大眾一起發願,「佛教靠我,為了佛教,捨我其誰」。

石秋風表示,因堂哥是佛光山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的因緣,心定和尚帶他到大悲殿禮佛,從此和佛光山結下甚深緣分。「寶珠需要琢磨才會發光」,因為學佛,相信發心發願的重要,一切的歷練都是最好的安排。石秋風鼓勵佛光人,「以師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以此共勉。

「我領到第一筆獎學金是西來獎學金」,覺多法師說,運用這筆獎學金到日本讀書,開啟人生中豐富的求學階段。大師一生幫助過無數的人,有的有被看到,有的沒有被看到,當我們能學習大師的精神,沒有分別的去為別人付出,就會創造出無限的因緣。在實踐菩薩道的路上,人間佛教需要大家共同發願共同成就。
12345678910第8 / 928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