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2022年5月12日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佛光山教育中心、馬大佛學會聯合主辦線上講座,主題為「人間佛教的倡議與演變」,邀請到立卑師範學院華文講師黃先炳博士主講,以及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高級講師高級講師林德順博士,擔任講座主持人。 圖/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提供
圖說: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高級講師高級講師林德順博士擔任「人間佛教的倡議與演變」講座主持人。 圖/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提供
圖說:5月12日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教育中心、馬大佛學會聯合主辦線上講座「人間佛教的倡議與演變」,邀請到立卑師範學院華文講師黃先炳博士主講。 圖/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提供
圖說:5月12日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教育中心、馬大佛學會聯合主辦線上講座「人間佛教的倡議與演變」有百人參與,觀眾在問答環節踴躍提問。 圖/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提供人間佛教的倡議與演變 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反思大馬佛教發展
2022-05-16
2022年5月12日晚上8點,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教育中心、馬大佛學會聯合主辦線上講座,主題為「人間佛教的倡議與演變」,邀請到立卑師範學院華文講師黃先炳博士主講,以及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高級講師林德順博士,擔任講座主持人。
黃博士認為,關於「人間佛教」的倡議,離不開印順導師和太虛大師。印順法師認為,人間佛教是對治的,即重生和重人;是顯正的,即重視現實人生的。太虛法師在晚清民國時期,面對外在「廟產興學」和內在佛教腐化的危機下,作為革新派對傳統佛教進行判教,包括分別宗(特殊經驗)與教(文字表達)。太虛認為末法時代,應修持和完善人格,保持人乘的業報,達到美滿人間才可修持大乘菩薩行果。
此後,在印順導師和太虛大師的立論基礎上,當代佛門人物推進了人間佛教的演變,以星雲、聖嚴、證嚴三位大師為主,促成人間佛教論述趨向多元一體,並行不悖。就不同法師的特點而言,太虛法師善於圓融;印順法師重視批判;星雲法師強調人間改善和法界圓明。
最後,黃博士將視野拉到本土,借印順法師的主張,反思人間佛教在馬來西亞發展的方向:一、佛教在本土的適應;二、開發佛教的精神資源;三、確立以人為本的原則。實際上,馬來西亞佛教發展歷程中也出現過諸如竺摩、達摩難陀唯悟等致力弘法的法師。馬來西亞多源流佛教發展,應追求多姿多彩,共存共榮。
本次線上講座百人參與,觀眾在問答環節踴躍提問,最終順利劃下句點。歡迎追蹤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臉書專頁(@HBRCUM),以獲得更多講座資訊。
黃博士認為,關於「人間佛教」的倡議,離不開印順導師和太虛大師。印順法師認為,人間佛教是對治的,即重生和重人;是顯正的,即重視現實人生的。太虛法師在晚清民國時期,面對外在「廟產興學」和內在佛教腐化的危機下,作為革新派對傳統佛教進行判教,包括分別宗(特殊經驗)與教(文字表達)。太虛認為末法時代,應修持和完善人格,保持人乘的業報,達到美滿人間才可修持大乘菩薩行果。
此後,在印順導師和太虛大師的立論基礎上,當代佛門人物推進了人間佛教的演變,以星雲、聖嚴、證嚴三位大師為主,促成人間佛教論述趨向多元一體,並行不悖。就不同法師的特點而言,太虛法師善於圓融;印順法師重視批判;星雲法師強調人間改善和法界圓明。
最後,黃博士將視野拉到本土,借印順法師的主張,反思人間佛教在馬來西亞發展的方向:一、佛教在本土的適應;二、開發佛教的精神資源;三、確立以人為本的原則。實際上,馬來西亞佛教發展歷程中也出現過諸如竺摩、達摩難陀唯悟等致力弘法的法師。馬來西亞多源流佛教發展,應追求多姿多彩,共存共榮。
本次線上講座百人參與,觀眾在問答環節踴躍提問,最終順利劃下句點。歡迎追蹤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臉書專頁(@HBRCUM),以獲得更多講座資訊。
最新消息
心保和尚關懷怡朗佛光緣 勉勵不忘初心共成佛道
2025-11-19雪梨三好四給二手市集 推動佛教環保惜福理念
2025-11-19佛光山西澳中華學校年度成果展 再創華語教學亮點
2025-11-19般若之旅安頓身心 南天寺三日禪為東西方學員注入正念
2025-11-19北美印地安喬克托全球帕瓦節 佛光山是唯一受邀佛教團體
2025-11-19中國大陸僧信訪問團 參訪萬年寺
2025-11-19紐約幼童軍社區行動 清掃逾2百袋落葉
2025-11-19守護星雲人間音緣音樂會 以樂音傳遞真善美
2025-11-19巴西華僑運動會 逾2千華僑延續使命接力傳承
2025-11-192025第十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 宜興開幕
2025-11-19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