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11月22日,佛光山勝鬘書院主任知竺法師帶領12位學生,到訪佛光山滿地可華嚴寺,感受人間佛教在滿地可弘法的力量。 人間社記者趙淑萍攝
圖說:妙牧法師為勝鬘書院簡介道場的建寺因緣及道場特色。 人間社記者趙淑萍攝
圖說:妙牧法師授課。 人間社記者趙淑萍攝
圖說:佛光山滿地可普門中文學校的學生表演。 人間社記者趙淑萍攝
圖說:妙牧法師(左1)帶領勝鬘書院觀佛光山滿地可普門中文學校。 人間社記者趙淑萍攝
圖說:勝鬘書院主任知竺法師與佛光山滿地可普門中文學校學生做下約定。 人間社記者趙淑萍攝勝鬘書院參學華嚴寺 體會弘法本土化成果
2025-11-25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11月22日早上,佛光山滿地可華嚴寺洋溢著溫暖與喜悅,迎來佛光山勝鬘書院參學團。由勝鬘書院主任知竺法師帶領12位學生,在緊湊的美加參學行程中到訪,感受人間佛教在滿地可弘法的力量,也體會身為佛光人的殊榮。
妙牧法師介紹華嚴寺的成立因緣與弘法歷程。寺院以「華嚴」為名,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親題「佛光山華嚴寺」與「不忘初心」一筆字匾額;大殿背後華嚴世界的意象中,融入非華裔信眾身影,體現人間佛教在北美的本土化願行。說明大殿木雕「佛陀成道八相圖」及極具北美特色的彩繪玻璃「轉法輪」,讓學生驚嘆於「一轉一石皆在說法」的深意。二樓大殿與一樓滴水坊的設計,也延續大師「法輪未轉,食輪先轉」的慈悲精神。
隨後,一行在法師帶領下觀課佛光山滿地可普門中文學校,近距離感受道場教育弘法的另一面向。
在「生活即修行」的課程中,妙牧法師以輕鬆提問開啟思考:「生活是什麼?生下來後,如何好好地活下去?」法師引導學生兩人一組討論,以六根如何轉煩惱為菩提為題,現場充滿互動與法喜。
課程後,中文學校學生以童真笑臉與精采表演歡迎遠道而來的佛光人,溫暖了室外的寒意,大殿內充滿笑聲與掌聲。
在滴水坊午餐後,書院學生分享此次參訪的收穫:「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有人感受到滿地可佛光人的本土弘法,有人驚喜於「四海之內皆有佛光人」的親切感,更有人讚歎世界各地都有家人的幸福,感恩大師長遠的耕耘。
「台灣見!」離情依依中,知竺法師與道場佛光人相約來年佛光山再續善緣。跨海的交流不僅深化了佛光情誼,也讓人間佛教的溫度在北美的冬日裡持續蔓延。
妙牧法師介紹華嚴寺的成立因緣與弘法歷程。寺院以「華嚴」為名,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親題「佛光山華嚴寺」與「不忘初心」一筆字匾額;大殿背後華嚴世界的意象中,融入非華裔信眾身影,體現人間佛教在北美的本土化願行。說明大殿木雕「佛陀成道八相圖」及極具北美特色的彩繪玻璃「轉法輪」,讓學生驚嘆於「一轉一石皆在說法」的深意。二樓大殿與一樓滴水坊的設計,也延續大師「法輪未轉,食輪先轉」的慈悲精神。
隨後,一行在法師帶領下觀課佛光山滿地可普門中文學校,近距離感受道場教育弘法的另一面向。
在「生活即修行」的課程中,妙牧法師以輕鬆提問開啟思考:「生活是什麼?生下來後,如何好好地活下去?」法師引導學生兩人一組討論,以六根如何轉煩惱為菩提為題,現場充滿互動與法喜。
課程後,中文學校學生以童真笑臉與精采表演歡迎遠道而來的佛光人,溫暖了室外的寒意,大殿內充滿笑聲與掌聲。
在滴水坊午餐後,書院學生分享此次參訪的收穫:「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有人感受到滿地可佛光人的本土弘法,有人驚喜於「四海之內皆有佛光人」的親切感,更有人讚歎世界各地都有家人的幸福,感恩大師長遠的耕耘。
「台灣見!」離情依依中,知竺法師與道場佛光人相約來年佛光山再續善緣。跨海的交流不僅深化了佛光情誼,也讓人間佛教的溫度在北美的冬日裡持續蔓延。
最新消息
東禪寺社教多元佛學教育 助孩子建立積極人生觀
2025-11-26南方寺周日佛學班結業典禮 三好同行慈悲種子啟航
2025-11-26走進復興區慢讀之旅 凝聚惠中佛光家庭情誼
2025-11-26侯友宜贈匾一炁玉皇宮 中華傳統宗教總會觀禮
2025-11-26雪州瓜冷土地局官員東禪寺體驗抄經 跨宗教文化交流開創新頁
2025-11-26曼城佛光中文學校燈籠彩繪比賽 傳遞光明六十載
2025-11-26港澳深信眾回佛光山接心 發願齊心弘揚佛法
2025-11-26滑鐵盧英語茶話人生 從因緣觀創造積極生命
2025-11-26員林講堂三好親子彩繪燈籠 創意點亮願力之燈
2025-11-26昆士蘭佛光童軍團2025年度報告發表會圓滿 共創佳績
2025-11-26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