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與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中區執行長陳碧月在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展場與談。 圖/惠中寺提供
圖說: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主持惠中寺雲講堂「星雲大師如是說」第25集特別篇「廣行慈悲,困難自解」。 圖/惠中寺提供
圖說:佛光山惠中寺雲講堂「星雲大師如是說」特別篇,邀請陳碧月與談「廣行慈悲,困難自解」。
圖/惠中寺提供惠中寺「雲講堂如是說」特別篇 陳碧月談廣行慈悲困難自解
2023-05-15
佛光山惠中寺「雲講堂星雲大師如是說」第25集,5月13日由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主持,邀請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中區執行長陳碧月,與談奉行星雲大師《智慧法語》:「廣行慈悲.困難自解」的教導而走出困境,轉而服務社會的心路歷程Facebook、YouTobe線上觀看人次近2,400人。
覺居法師提起星雲大師雖已圓寂,但大師的生命故事與開示,仍然如同明亮的燈塔,指引大家走向光明大道。法師指出,「慈悲為懷」一詞大家耳熟能詳,但「真正的慈悲不僅是理念上的了解,更應是行動的實踐」。
惠中寺的前身是佛光山東海道場,陳碧月指出,1997年常住顧念遠道前來共修的老菩薩辛苦,想擇一合適地點設立佈教所,剛好自家公司有場地,經勘察能夠適用,正在商量改善燈光之際突然跳電;經水電師傅檢查,竟只要啟動已設定的小開關,問題即迎刃而解;受到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垂護,讓大家歡喜又安心,工廠能成為佈教所,帶給自己更堅定的信仰及安定力量。
陳碧月說,剛結婚時也曾窮困潦倒多年,夫妻兩人同心協力才度過難關;1980年在負債情況下創業,以代工賺取微薄收入,一面要還債,一面要溫飽一家10人,數度被逼得走投無路,就到住家附近寺院,哭訴跪求觀世音菩薩:「祈請觀世音菩薩庇祐,有朝一日能有所成,自己一定要幫助別人,並且護持佛教。」因為苦過、痛過、窮過,更能以同理心去理解,所需要幫助者的心聲。
陳碧月提起,921地震翌晨就積極投入救災工作,腦海中浮現大師法語:「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於是廣邀商界好友,一起到現場關懷受災戶。
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於1989年設立,為方便作業2012年成立中區辦公室,覺居法師推薦陳碧月擔任中區執行長,在覺居法師帶領及常住協助下,從921關懷受災戶,到現在每年在中部五縣市發放逾2,000戶福田戶,並且秉持全力以赴理念,舉行社區活動、急難救助、偏鄉義診、三好助學金等慈善事業。
陳碧月表示,要從對人說好話幫點忙,開始落實慈悲,看似微小,影響卻不可限量。大師說:「慈悲在大家的內心就有了,凡事想到大眾廣行慈悲,效果一定很好,幫助別人解決困難,自己也沒有了困難。」投入義工行列30餘年,感受到大師所言真實不虛,從願行中啟發了千萬佛子,慶幸自己是其中一員。
覺居法師勉眾說,陳碧月以師志為己志,用行動落實大師人間佛教廣行慈悲的精神,相信藉由他的行佛故事,讓我們學習到:「只要能以慈悲心利人也能利己,就會發現生命中蘊含著巨大的力量和意義」。
覺居法師提起星雲大師雖已圓寂,但大師的生命故事與開示,仍然如同明亮的燈塔,指引大家走向光明大道。法師指出,「慈悲為懷」一詞大家耳熟能詳,但「真正的慈悲不僅是理念上的了解,更應是行動的實踐」。
惠中寺的前身是佛光山東海道場,陳碧月指出,1997年常住顧念遠道前來共修的老菩薩辛苦,想擇一合適地點設立佈教所,剛好自家公司有場地,經勘察能夠適用,正在商量改善燈光之際突然跳電;經水電師傅檢查,竟只要啟動已設定的小開關,問題即迎刃而解;受到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垂護,讓大家歡喜又安心,工廠能成為佈教所,帶給自己更堅定的信仰及安定力量。
陳碧月說,剛結婚時也曾窮困潦倒多年,夫妻兩人同心協力才度過難關;1980年在負債情況下創業,以代工賺取微薄收入,一面要還債,一面要溫飽一家10人,數度被逼得走投無路,就到住家附近寺院,哭訴跪求觀世音菩薩:「祈請觀世音菩薩庇祐,有朝一日能有所成,自己一定要幫助別人,並且護持佛教。」因為苦過、痛過、窮過,更能以同理心去理解,所需要幫助者的心聲。
陳碧月提起,921地震翌晨就積極投入救災工作,腦海中浮現大師法語:「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於是廣邀商界好友,一起到現場關懷受災戶。
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於1989年設立,為方便作業2012年成立中區辦公室,覺居法師推薦陳碧月擔任中區執行長,在覺居法師帶領及常住協助下,從921關懷受災戶,到現在每年在中部五縣市發放逾2,000戶福田戶,並且秉持全力以赴理念,舉行社區活動、急難救助、偏鄉義診、三好助學金等慈善事業。
陳碧月表示,要從對人說好話幫點忙,開始落實慈悲,看似微小,影響卻不可限量。大師說:「慈悲在大家的內心就有了,凡事想到大眾廣行慈悲,效果一定很好,幫助別人解決困難,自己也沒有了困難。」投入義工行列30餘年,感受到大師所言真實不虛,從願行中啟發了千萬佛子,慶幸自己是其中一員。
覺居法師勉眾說,陳碧月以師志為己志,用行動落實大師人間佛教廣行慈悲的精神,相信藉由他的行佛故事,讓我們學習到:「只要能以慈悲心利人也能利己,就會發現生命中蘊含著巨大的力量和意義」。
最新消息
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參訪佛館 讚歎佛光山行善「有影」
2025-11-27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母親──徒眾們口中的老奶奶4-3
2025-11-27松信分會彩繪燈籠 社區里民歡喜豐收
2025-11-262025年《綠・蔬食評鑑指南》 65家星級餐廳獲表揚
2025-11-26紐西蘭全國天主教學校宗教教師 南島佛光山交流研習
2025-11-26牛津劍橋佛學社參訪倫敦佛光山 青年展開人間佛教文化與禪修之旅
2025-11-26小手寫溫暖 西方寺為安寧病患送上節日關懷
2025-11-26勝鬘書院紐約參學 看亞裔美國人挑戰與機遇
2025-11-26晚唐宮廷服飾文化 法門寺地宮的紡織考古發現與研究
2025-11-26佛光青年圓夢 掌握人生選擇
2025-11-26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