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中秋朝山,柏林協會的長輩們以問訊方式參與。 人間社記者毘念攝
圖說:中秋詩詞、歌曲聯誼。 人間社記者名嫻攝
圖說:因新冠疫情已許久未來寺的長者參加朝山。 人間社記者毘念攝
圖說:每月一素再登場,陳玉華分會長為大家示範「菌菇豆腐煲」。 人間社記者名嫻攝
圖說:妙祥、永超法師帶領大眾朝山。 人間社記者毘念攝
圖說:柏林佛光山及柏林協會以各式中秋月餅供養大眾。 人間社記者名嫻攝
圖說:柏林協會副會長劉冬翠現場製作冰皮月餅。 人間社記者毘念攝
圖說:柏林青年虔誠參與朝山。 人間社記者名嫻攝
圖說:柏林青年參與朝山。 人間社記者名嫻攝
圖說:第二分會委員王小麗主持「中秋接龍」競賽。 人間社記者毘念攝柏林佛光人中秋朝山 詩歌素食聯誼樂融融
2022-09-23
柏林佛光山9月11日舉行年度朝山活動,有7歲善童至80多歲的長輩,共45位中德人士熱情參與,朝山後,更歡喜展開「中秋詩歌接龍、每月一素、月餅品嚐」等活動,佛光人共聚一堂,其樂融融,彌補了因烏雲密佈,未見秋月的小遺憾。
為了讓大眾在戶外跪拜安心,第一次參加朝山的中國留學生王可欣、王安妮、鄧緣融、屈怡陽與佛光人劉育銓,一早即發心來寺打掃,將碎石、沙子、鐵釘等障礙物一一掃除;佛光人周小晴也帶著兒子與寵物狗加入清掃行列。
因道場仍在重建中,朝山路線從工地門口開始,法師帶領大眾三步一拜至大雄寶殿。監寺永超法師,在朝山前說明禮拜方法及排班次第等注意事項,長青長者壓軸,以問訊方式表達誠心。住持妙祥法師帶領大眾朝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號聲聲入耳,工地路面雖崎嶇不平,但陽光自雲端鑽出遍灑,大眾降伏自心、虔誠禮拜,如在佛光大道中。
朝山圓滿後,柏林協會承擔中秋聯誼活動,第二分會委員王小麗講解「中秋接龍」規則後,大殿東西單的青年們成了主力軍,「平分秋色一輪滿 長伴雲衢千里明」,「西北望鄉何處是 東南間月幾回圓」,一時中秋詩詞、歌曲此起彼唱,彼此不相上下。西單雖有黄家羚會長美妙歌喉壓陣,但最後東單終以一曲險勝,妙祥法師贈與東單佛光人代表一鳴驚人的「名聲天曉」吊飾,西單被「賞」抽法語,由林蔡梅卿老菩薩以台語念誦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在掌聲與笑聲中,大家開心圓滿此次中秋聯誼,期待下次的挑戰。
接下來的「每月一素」由第一分會分會長陳玉華為大家示範烹煮「菌菇豆腐煲」,不但色香味俱足、更是簡便易行,引得大家躍躍欲試。午齋時,除了協會副會長劉冬翠現場製作的冰皮月餅外,法師們特別為與會大眾送上從台灣帶來的「冠軍綠豆椪」及「五星級月餅」,感謝遠在台灣的南屏別院與柏林佛光人結緣的極品月餅,大家吃在嘴裡,感謝在心裡。
伍李淑貞、范氏嬌雖已耄耋之年,但仍堅持朝山不斷,小善童趙吉甫隨著父親一同禮拜,從小培養善根福德因緣,雖長褲被磨出破洞,仍開心地說「喜歡朝山!」自由攝影師徐小嫻也感言難忘,作為攝錄者的他感受到每個人的虔誠,以及信仰對每個人的鼓舞,因為一步一拜是需要體力的,尤其是被老菩薩們的毅力所感動。首次參加朝山的青年們,表示朝山和法會不太相同,很特別、也非常歡喜,坦言明年一定要再參加,並期待2023年道場落成聚首。
為了讓大眾在戶外跪拜安心,第一次參加朝山的中國留學生王可欣、王安妮、鄧緣融、屈怡陽與佛光人劉育銓,一早即發心來寺打掃,將碎石、沙子、鐵釘等障礙物一一掃除;佛光人周小晴也帶著兒子與寵物狗加入清掃行列。
因道場仍在重建中,朝山路線從工地門口開始,法師帶領大眾三步一拜至大雄寶殿。監寺永超法師,在朝山前說明禮拜方法及排班次第等注意事項,長青長者壓軸,以問訊方式表達誠心。住持妙祥法師帶領大眾朝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號聲聲入耳,工地路面雖崎嶇不平,但陽光自雲端鑽出遍灑,大眾降伏自心、虔誠禮拜,如在佛光大道中。
朝山圓滿後,柏林協會承擔中秋聯誼活動,第二分會委員王小麗講解「中秋接龍」規則後,大殿東西單的青年們成了主力軍,「平分秋色一輪滿 長伴雲衢千里明」,「西北望鄉何處是 東南間月幾回圓」,一時中秋詩詞、歌曲此起彼唱,彼此不相上下。西單雖有黄家羚會長美妙歌喉壓陣,但最後東單終以一曲險勝,妙祥法師贈與東單佛光人代表一鳴驚人的「名聲天曉」吊飾,西單被「賞」抽法語,由林蔡梅卿老菩薩以台語念誦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在掌聲與笑聲中,大家開心圓滿此次中秋聯誼,期待下次的挑戰。
接下來的「每月一素」由第一分會分會長陳玉華為大家示範烹煮「菌菇豆腐煲」,不但色香味俱足、更是簡便易行,引得大家躍躍欲試。午齋時,除了協會副會長劉冬翠現場製作的冰皮月餅外,法師們特別為與會大眾送上從台灣帶來的「冠軍綠豆椪」及「五星級月餅」,感謝遠在台灣的南屏別院與柏林佛光人結緣的極品月餅,大家吃在嘴裡,感謝在心裡。
伍李淑貞、范氏嬌雖已耄耋之年,但仍堅持朝山不斷,小善童趙吉甫隨著父親一同禮拜,從小培養善根福德因緣,雖長褲被磨出破洞,仍開心地說「喜歡朝山!」自由攝影師徐小嫻也感言難忘,作為攝錄者的他感受到每個人的虔誠,以及信仰對每個人的鼓舞,因為一步一拜是需要體力的,尤其是被老菩薩們的毅力所感動。首次參加朝山的青年們,表示朝山和法會不太相同,很特別、也非常歡喜,坦言明年一定要再參加,並期待2023年道場落成聚首。
最新消息
大學校長論壇締約創新高 58校攜手共創教育新願景
2025-11-06佛光山大學校長論 探討AI的應用與反思
2025-11-06杜克大學師生參訪北卡佛光山 體驗佛教文化與禪意生活
2025-11-06我要做觀音 多倫多佛光兒童學習慈悲信仰
2025-11-06人間佛教聯合總會 推動人間佛教國際化
2025-11-06曼城佛光山重陽敬老傳溫情 善童親手製作鏈珠送長者
2025-11-06中華大學生命教育 舉辦禪繞畫體驗課程
2025-11-06佛光新加坡青年書院第15期結業 帶心學習深入佛法
2025-11-06心定和尚勉勵沙彌 行三好修四成就
2025-11-06佛大海外實習生與多倫多佛光山交流 以科技與創意深化國際交流
2025-11-06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