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匠心具足-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7月22日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大堂開幕。 人間社記者劉畇昀攝
圖說:心保和尚說,藝術點亮生命中的光彩及價值,和每個人心中的光明與智慧。 人間社記者劉畇昀攝
圖說:文化部次長李連權表示,台灣的傳統工藝是最寶貴的無形資產,是傳統工藝之美,更是生活之美學。 人間社記者劉畇昀攝
圖說:策展人莊伯和說,展覽是文化是一個公共的事務,,必須要有公眾參與,所以以「親近」兩個字來命名台灣傳統工藝特展。 人間社記者劉畇昀攝「匠心具足-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開幕
2020-07-23
「匠心具足-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為傳遞傳統工藝之藝術價值、生活美學、及保存者技藝特色、傳承精神,看見臺灣傳統工藝豐富與多元。7月22日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開幕,活動由盛祥門龍獅戰鼓團帶來精采鼓藝表演,為活動拉開序幕。
展覽由45位工藝師為特展共同展155件作品,與會有貴賓有文化部次長李連權、文化資產局局長施國隆、策展人莊伯和、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還有來自全台各地的傳統工藝保存者等,共350人參與盛會。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表示,台灣的傳統工藝是最寶貴的無形資產,是傳統工藝之美,更是生活之美學,代表文化部的三個感謝一個承諾,感謝佛光山佛陀紀念提供美好的場地展出、感謝策展人莊伯和集合多名工藝師參展,其中15位國寶級工藝師的作品很值得大家細細品味,期間12位工藝老師,將提供傳統技藝的講解與實作,值得了解。
心保和尚說,藝術如同點亮生命中的光彩及價值,每個人心中的光明與智慧。文化、傳承、傳統三者緊密相連,特展每件作品真的很特別,作品裡可看見傳統的價值與精神,認識傳統之後結合傳承現在,望眼未來,拓展未來能發光發熱。
策展人莊伯和說,展覽是文化是一個公共的事務,,必須要有公眾參與,所以以「親近」兩個字來命名台灣傳統工藝特展。「入門看交椅茶几,桌上看花瓶五賽」表達對臺灣民間工藝的一種欣賞,也代表著萬事俱備、圓滿。展覽四個面向「民生・器用」、「粧佛・傳承」、「藝術・審美」、「宗教・禮俗」,扣緊文化資產保存法,傳統工藝是一種無形文化資產,目的就是希望民眾親近傳統工藝。
傳統工藝師吳文進分享作品「神龍」說,神龍見首不見尾,意表深藏不露。「朝天吼」是觀音菩薩的坐騎,作品有三腳鼎力,意表方低姿勢,謙卑。傳統工藝師陳火三分享作品「聖殤」聖殤是一趟歐洲旅行,所眼見米開朗基羅作品聖母働子像,表現耶穌的犧牲。
展覽由45位工藝師為特展共同展155件作品,與會有貴賓有文化部次長李連權、文化資產局局長施國隆、策展人莊伯和、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還有來自全台各地的傳統工藝保存者等,共350人參與盛會。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表示,台灣的傳統工藝是最寶貴的無形資產,是傳統工藝之美,更是生活之美學,代表文化部的三個感謝一個承諾,感謝佛光山佛陀紀念提供美好的場地展出、感謝策展人莊伯和集合多名工藝師參展,其中15位國寶級工藝師的作品很值得大家細細品味,期間12位工藝老師,將提供傳統技藝的講解與實作,值得了解。
心保和尚說,藝術如同點亮生命中的光彩及價值,每個人心中的光明與智慧。文化、傳承、傳統三者緊密相連,特展每件作品真的很特別,作品裡可看見傳統的價值與精神,認識傳統之後結合傳承現在,望眼未來,拓展未來能發光發熱。
策展人莊伯和說,展覽是文化是一個公共的事務,,必須要有公眾參與,所以以「親近」兩個字來命名台灣傳統工藝特展。「入門看交椅茶几,桌上看花瓶五賽」表達對臺灣民間工藝的一種欣賞,也代表著萬事俱備、圓滿。展覽四個面向「民生・器用」、「粧佛・傳承」、「藝術・審美」、「宗教・禮俗」,扣緊文化資產保存法,傳統工藝是一種無形文化資產,目的就是希望民眾親近傳統工藝。
傳統工藝師吳文進分享作品「神龍」說,神龍見首不見尾,意表深藏不露。「朝天吼」是觀音菩薩的坐騎,作品有三腳鼎力,意表方低姿勢,謙卑。傳統工藝師陳火三分享作品「聖殤」聖殤是一趟歐洲旅行,所眼見米開朗基羅作品聖母働子像,表現耶穌的犧牲。
最新消息
東山分會以慈善福利社會 響應零飢餓稻米捐贈
2025-11-17〔三好校園〕寫扇揚善助弱勢 培養童真善知識
2025-11-17菲律賓三皈五戒 修行更上一層樓
2025-11-17喬克托族部落文化節 丹佛佛光人交流與會
2025-11-17新化國小校園講座 行三好創造幸福人生
2025-11-17萬華二會偕汐止二會 號召捐血暨蔬食A計畫聯署
2025-11-17新加坡佛光山佛學慧考 實踐佛光精神
2025-11-17同心之旅開營啟航 三好兒童齊聚學佛
2025-11-17新營講堂佛光家庭慢活閱讀暨VEGRUN公益 走讀花都佛教藝術
2025-11-17緣起至朝聖之路攝影展 引領多倫多佛光人看見信仰
2025-11-17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