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3年12月10日 星期日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社會萬象> 普門寺佛學講座 慧開法師主講「未來生命的展望」

社會萬象

字級

普門寺佛學講座 慧開法師主講「未來生命的展望」

【人間社記者 吳仕英 台北報導】 2016-07-24
「千萬要及早成立個人的『往生後援會』及『往生互助會』。」佛光山普門寺佛學講座,7月22日禮請佛光山寺副住持慧開法師主講「未來生命的展望、規劃與永續經營」。在贈送三千萬之後又加碼一千萬給現場500位聽眾,以確保大家的善終與往生權益。

慧開法師說:「生命本來就是一種連續函數,生與死原本就是緊密相連。」人生的方程式「生老病死、生離死別、悲歡離合、恩怨情仇」這16個字,可以用來解釋輪迴是一種永續的概念。要如何面對臨終的那一刻?慧開法師送給大家3千萬:「千萬不要拖過人生賞味期、千萬不要成為生命的延畢生、千萬要保留精神與體力。」法師強調,想要如願往生淨土或天堂,千萬不能有醫療的不當干預,而且千萬要保留精神與體力作為往生之用,因為「真正的往生」並不是一種消極的狀態,而是一種積極自主的行動,必須有足夠的動力支持才能完成。

法師鼓勵大家要設法成立個人的「往生」後援會及「往生」互助會。因為如果只是簽署了「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還是不夠的,這只能應付行政制度與法規所需,因為「徒法不足以自行」。一定要有家人願意出面「捍衛」病人的死亡尊嚴,病人的安寧意願才能獲得實質的保障。

慧開法師以雙親臨終的經驗為例說,在往生之前,醫師不斷要求為他們插鼻胃管,但家人嚴詞拒絕,不但捍衛了雙親的死亡尊嚴,也維護了他們的死亡品質。最後,雙親都在兒孫的陪伴及佛號聲中,意識清晰地含笑捨報往生,這是他們兄弟畢生最大的安慰。

法師提出,如願往生也要預做準備的「心法秘笈」,首先要培養及建立「十方三世」的宇宙觀與積極、正向、健康的生死觀。並且預作規劃及安排個人的生死大事:預立遺囑。然後就自己平日的宗教信仰或獨特心願,發願往生淨土或乘願再來。當世壽圓滿時,能夠預知時至,從容歡喜地迎接往生時辰的到來,瀟灑走一回。

法師也提醒大家,要往生佛國也要具備「信、願、行」三資糧。而且當壽盡往生時,要心懷感恩,萬緣放下,告別今生,邁向來生。

法師最後祝福大家「活得充實而精采,老得成熟而睿智;病得深思而豁達,走得瀟灑而無憾。」

講座開始前由長者學苑的同學帶動唱「那魯灣」、「寶島漫波」。普門合唱團演唱「祈求」、「讚佛歌」。精彩表演帶動全場熱鬧的氣氛。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普門寺兒童夏令營12位優秀的小朋友,在講座前擔任小小茶師,奉茶給來賓。另外擔任禮儀接待的小朋友,熟練的用手勢及微笑「吉祥、請」歡迎貴賓們入場聽講座。
12345678910第6 / 2560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