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文化部文化資產局9月11日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舉行「2025年中元節孝道月普度與祈福法會」,禮請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主持祈福法會及園區灑淨儀式。 人間社記者廖珈蔓攝
圖說:文化部文化資產局9月11日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舉行「2025年中元節孝道月普度與祈福法會」,禮請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主持祈福法會及園區灑淨儀式。 人間社記者廖珈蔓攝
圖說:文化部文化資產局9月11日舉行「2025年中元節孝道月普度與祈福法會」,禮請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帶領大眾誦經祈福。 人間社記者廖珈蔓攝文資局中元普度 佛光山惠中寺祈福灑淨
2025-09-12
中元普度是規模最大的民間信仰儀式之一,是深具文化性和地方性的年節民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9月11日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舉行「2025年中元節孝道月普度與祈福法會」,禮請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主持祈福法會及園區灑淨儀式。局長陳濟民、副局長粘振裕、林尚瑛率領文資局全體同仁及園區內駐點廠商共同參與,場面莊嚴殊勝。
大眾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時,覺居法師帶領分2條路線為園區灑淨;儀式中恭誦《金剛經》及《阿彌陀經》,透過誦經拜佛及普度,祈願冥陽兩利,與會大眾身心淨化,智慧增長。
覺居法師開示指出,佛教認為7月是僧信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報恩月」、「孝道月」。普度源自佛教的「盂蘭盆法會」,釋迦牟尼佛弘法時期「目犍連救母」的故事,旨在宣揚「孝道」與「慈悲」的觀念。覺居法師表示,星雲大師曾說過,真正的「慈悲」是照顧最有需要照顧的人。
覺居法師說明,《金剛經》的核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期勉與會大眾面對生活、工作時,不要執著於外在的順境或逆境,盡責並努力做事,同時保持內心的平靜和不執著,從生活中實踐佛法,才能真正享有自在、安樂的人生。
陳濟民致詞表示,感謝覺居法師及諸位法師,多年來對文資局「中元普度與祈福活動」的協助,凝聚同仁的向心力。值得一提的是,陳濟民表示,惠中寺在每年5、6月舉辦「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內容涵蓋人文藝術、健康養生、佛法、科學與教育、傳統戲曲、音樂、文學等多元題材,這也正是文資局所積極推動文化資產保存與重要傳統工藝傳承的工作核心,他期待未來與惠中寺能有更多的請益。
法會圓滿,覺居法師致贈星雲大師「向前有路」及六字大明咒結緣品給每一位參與人員,並祝福大家闔家平安,向前有路,光明在望。
大眾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時,覺居法師帶領分2條路線為園區灑淨;儀式中恭誦《金剛經》及《阿彌陀經》,透過誦經拜佛及普度,祈願冥陽兩利,與會大眾身心淨化,智慧增長。
覺居法師開示指出,佛教認為7月是僧信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報恩月」、「孝道月」。普度源自佛教的「盂蘭盆法會」,釋迦牟尼佛弘法時期「目犍連救母」的故事,旨在宣揚「孝道」與「慈悲」的觀念。覺居法師表示,星雲大師曾說過,真正的「慈悲」是照顧最有需要照顧的人。
覺居法師說明,《金剛經》的核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期勉與會大眾面對生活、工作時,不要執著於外在的順境或逆境,盡責並努力做事,同時保持內心的平靜和不執著,從生活中實踐佛法,才能真正享有自在、安樂的人生。
陳濟民致詞表示,感謝覺居法師及諸位法師,多年來對文資局「中元普度與祈福活動」的協助,凝聚同仁的向心力。值得一提的是,陳濟民表示,惠中寺在每年5、6月舉辦「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內容涵蓋人文藝術、健康養生、佛法、科學與教育、傳統戲曲、音樂、文學等多元題材,這也正是文資局所積極推動文化資產保存與重要傳統工藝傳承的工作核心,他期待未來與惠中寺能有更多的請益。
法會圓滿,覺居法師致贈星雲大師「向前有路」及六字大明咒結緣品給每一位參與人員,並祝福大家闔家平安,向前有路,光明在望。
最新消息
中區三皈五戒 600位佛子安頓身心
2025-11-03中區三皈五戒 佛光家庭信仰傳承
2025-11-03中區三皈五戒 佛光家庭共植法緣
2025-11-03把握殊勝因緣 從皈依佛法到受持五戒
2025-11-03惠中寺三皈五戒典禮 誓願成為更好的自己
2025-11-03極樂寺護國祈安修持 百萬大悲咒共祈國泰民安
2025-11-03新馬寺重陽節 170長者找回昔日青春
2025-11-03國際少兒環保公益繪畫大賽 萬年寺頒獎典禮暨作品聯展
2025-11-03童軍當關主迎戰102歲玩家 惠中佛光重陽敬老樂翻英士公園
2025-11-03人間佛教第九堂課 段玉明教授談「人間佛教需要自己的戒律規範」
2025-11-03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