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大林講堂佛學講座 開心不難–人間佛教經證
2024-12-31
佛光山大林講堂於12月29日舉辦佛學講座,禮請佛光山福山寺住持妙宥法師,講演「開心不難—人間佛教經證」。逾百位信眾熱情參與,法師以深入淺出的開示與生動的互動活動,帶領大眾探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現內心的快樂。
妙宥法師開宗明義指出,開心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潛能,關鍵在於如何突破內心障礙來激發這份能量。引用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話:「人是為了歡喜而來人間,不是為了苦惱而來。」強調快樂源於心態的調整與認知的轉化。真正的快樂並非來自於外在的追逐,而是內心力量的增長。鼓勵大眾運用般若智慧,提升見解、思想、心理與感情的力量,面對人生困境,進而豁達自在。
妙宥法師進一步剖析開心的持續之道,分為三大面向:首先是「煩惱斷捨離」,引用《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闡釋要清理內心的煩惱,從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執著中解脫出來。並以「突破煩惱的氣球」實作活動,引導信眾將自身的煩惱寫在紙卡上後,貼在氣球上刺破,象徵「破除煩惱」,寓意釋放壓力與解開糾結。
接著提出五個「智慧小撇步」的具體實踐方法:「覺察煩惱的起源」、「改變觀念,培養正念」、「練習放下執著」、「活在當下,正念生活禪」、「多行善,轉換心境」,帶領大眾進行「善行菩提葉」實作活動:先回顧自己印象深刻的善行,再將善行寫在菩提葉看板上,從中體悟多行善能與他人產生情感連結,進而獲得真正的滿足與快樂。
第三面向是「捨得就開心」,法師引用《金剛經》「因無所住,行於布施」說明「無相布施」的功德,並分享佛光山推動「給」的精神:「給人信心」即是多鼓舞別人、「給人方便」即是凡事相助不推諉。給既是捨得也是行善,同時也是慈悲,能獲得福報與智慧。透過遊戲「快樂傳遞大挑戰」,讓大眾在「傳遞好話」交流中印證「開心不難」,相信做好事,用好心念祝福世界,必能見證幸福。
妙宥法師最後以「人生的狀態是由自己心靈的溫度決定」、「開心不難」期勉大眾學習慈悲與智慧,打開心靈,擴大格局,才能擁有開闊的天空,迎向自在快樂人生。整場活動氣氛熱烈,大眾歡喜聞法,心開意解,深感受益匪淺。
妙宥法師開宗明義指出,開心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潛能,關鍵在於如何突破內心障礙來激發這份能量。引用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話:「人是為了歡喜而來人間,不是為了苦惱而來。」強調快樂源於心態的調整與認知的轉化。真正的快樂並非來自於外在的追逐,而是內心力量的增長。鼓勵大眾運用般若智慧,提升見解、思想、心理與感情的力量,面對人生困境,進而豁達自在。
妙宥法師進一步剖析開心的持續之道,分為三大面向:首先是「煩惱斷捨離」,引用《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闡釋要清理內心的煩惱,從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執著中解脫出來。並以「突破煩惱的氣球」實作活動,引導信眾將自身的煩惱寫在紙卡上後,貼在氣球上刺破,象徵「破除煩惱」,寓意釋放壓力與解開糾結。
接著提出五個「智慧小撇步」的具體實踐方法:「覺察煩惱的起源」、「改變觀念,培養正念」、「練習放下執著」、「活在當下,正念生活禪」、「多行善,轉換心境」,帶領大眾進行「善行菩提葉」實作活動:先回顧自己印象深刻的善行,再將善行寫在菩提葉看板上,從中體悟多行善能與他人產生情感連結,進而獲得真正的滿足與快樂。
第三面向是「捨得就開心」,法師引用《金剛經》「因無所住,行於布施」說明「無相布施」的功德,並分享佛光山推動「給」的精神:「給人信心」即是多鼓舞別人、「給人方便」即是凡事相助不推諉。給既是捨得也是行善,同時也是慈悲,能獲得福報與智慧。透過遊戲「快樂傳遞大挑戰」,讓大眾在「傳遞好話」交流中印證「開心不難」,相信做好事,用好心念祝福世界,必能見證幸福。
妙宥法師最後以「人生的狀態是由自己心靈的溫度決定」、「開心不難」期勉大眾學習慈悲與智慧,打開心靈,擴大格局,才能擁有開闊的天空,迎向自在快樂人生。整場活動氣氛熱烈,大眾歡喜聞法,心開意解,深感受益匪淺。
最新消息
中秋草地音樂會 月光、音樂、蔬食交織
2025-10-05法寶寺攜手新竹市府VEGRUN 三代喜同堂推進城市健康
2025-10-052025亞太區童軍訓練人員訓練班 陽明山開跑
2025-10-05慈恩寺暨佛光會員投入救災 發揮大愛助災民應急
2025-10-05北卡佛光山迎布拉格堡軍人 文化體驗佛教人文精神
2025-10-05覺青社自發性加入鏟子超人行列 實踐三好精神
2025-10-05金光明寺健康講座 以自覺力觀照身心
2025-10-05紐約道場與中道學院交流 共話佛教未來發展
2025-10-05【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叢林的管理法④
2025-10-05逾1萬5千位佛光人齊聚 國際佛光會世界大會展現「四海一家」精神
2025-10-04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