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南屏別院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 提升信仰層次
2024-07-23
佛光山南屏別院7月21日舉行莊嚴隆重的「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法證盟授戒。來自南屏別院、普賢寺、高雄佛教堂、小港講堂的655位佛光人同來求受三皈五戒。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戒會說明,為戒子們解說四弘願誓、四聖諦、四無量心、四攝法的具體實踐。
「皈依是進入佛門的第一步,再進一步就是受戒,受持戒法後要付諸行動,培養福德智慧,在菩薩道上精進」。慈容法師說,因為心念難以掌控,因此要不斷學習,慢慢讓心熟悉善法。四弘誓願、四聖諦、四無量心、四攝法是菩薩道的基礎。修行四弘誓願,就是修行「苦集滅道」四聖諦。如何實踐「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多苦,干擾內心,因此不能安心辦道,度化眾生就是教他們觀因緣法,認識苦諦,就能夠安心。再談到「煩惱無盡誓願斷」,「集」是苦的因,斷煩惱就要滅苦的因,如何斷呢?煩惱自身口意來,有各種法門來對治,也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也就完成了道諦。
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能去除塵垢,端正身心。就像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幼年特別用心照顧一隻嘴喙受損的小雞,直到雞隻長大能生蛋。所以慈悲不是一時的,也是要長期培養的。四攝法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能以四攝法待人,就能讓對方歡喜,善緣會愈結愈廣。
心保和尚恭喜戒子在三寶座前受持三皈五戒,殊勝難得。以三寶為依歸,在煩擾的塵世就有了依靠。「佛」是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佛陀在金剛座上悟緣起法,了知緣起性空,煩惱來自執著。懂得該努力時努力,該放下時放下,就能得到自在。每人都有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機緣,要肯定自己與佛平等,肯定自己是佛,給自己信心希望。
心保和尚接著說明,「法」是通向解脫的道路,佛陀傳下三藏十二部聖典,佛弟子依法修行,身體力行,不起貪瞋痴煩惱,就能到達解脫的彼岸。「僧」就是正信正見的僧團,要經常回到道場發心做義工,做佛教不請之友。能自願發心,內心就有力量,能持續精進。
心保和尚進而說明戒有在家、出家之分。「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吸毒,並一一解說。五戒是提醒與保護,而非束縛,透過戒了解如何修行,讓身心找到正確依靠。
本次戒會有40位青年皈依受戒,13位青年義工一起護持。心保和尚在會後特別與青年見面接心,勉勵他們不忘初心。
正授之前,南屏別院住持妙樂法師講授認識戒常住,說明戒常住的重要、「常住」的意義、「受戒常住」、佛光山創建因緣等重要觀念。戒會後,妙樂法師提醒戒子,這場戒會是聚集很多因緣、善知識等互相成就的,這只是一個開始,還有很多歷程,要把感動化為行佛行動力。要持續發菩提心,向佛道前進,一起共成佛道。
本次戒會有不少全家福,盧德龍、洪靖喬伉儷帶著10歲與5歲的孩子,一家四口歡喜來受戒。全家一起受戒是洪靖喬的心願,因為全家一起受戒,就有共同的目標,共同的話題,共同在生活中踐行佛法。
林永和、蔡佩芬、林宸牟一家三口都來受戒。他們因為散步走到南屏別院,受到邀請成為義工,因緣成熟來受戒。他們希望有更多人來受戒,讓社會更穩定,更安和樂利。
正逢暑假,孩子有時間,蔡緹湄和2個女兒一起受戒。蔡緹湄分享在戒壇的感動:「當楊枝甘露灑在身上時,感覺身心靈都被淨化了」。
「皈依是進入佛門的第一步,再進一步就是受戒,受持戒法後要付諸行動,培養福德智慧,在菩薩道上精進」。慈容法師說,因為心念難以掌控,因此要不斷學習,慢慢讓心熟悉善法。四弘誓願、四聖諦、四無量心、四攝法是菩薩道的基礎。修行四弘誓願,就是修行「苦集滅道」四聖諦。如何實踐「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多苦,干擾內心,因此不能安心辦道,度化眾生就是教他們觀因緣法,認識苦諦,就能夠安心。再談到「煩惱無盡誓願斷」,「集」是苦的因,斷煩惱就要滅苦的因,如何斷呢?煩惱自身口意來,有各種法門來對治,也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也就完成了道諦。
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能去除塵垢,端正身心。就像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幼年特別用心照顧一隻嘴喙受損的小雞,直到雞隻長大能生蛋。所以慈悲不是一時的,也是要長期培養的。四攝法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能以四攝法待人,就能讓對方歡喜,善緣會愈結愈廣。
心保和尚恭喜戒子在三寶座前受持三皈五戒,殊勝難得。以三寶為依歸,在煩擾的塵世就有了依靠。「佛」是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佛陀在金剛座上悟緣起法,了知緣起性空,煩惱來自執著。懂得該努力時努力,該放下時放下,就能得到自在。每人都有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機緣,要肯定自己與佛平等,肯定自己是佛,給自己信心希望。
心保和尚接著說明,「法」是通向解脫的道路,佛陀傳下三藏十二部聖典,佛弟子依法修行,身體力行,不起貪瞋痴煩惱,就能到達解脫的彼岸。「僧」就是正信正見的僧團,要經常回到道場發心做義工,做佛教不請之友。能自願發心,內心就有力量,能持續精進。
心保和尚進而說明戒有在家、出家之分。「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吸毒,並一一解說。五戒是提醒與保護,而非束縛,透過戒了解如何修行,讓身心找到正確依靠。
本次戒會有40位青年皈依受戒,13位青年義工一起護持。心保和尚在會後特別與青年見面接心,勉勵他們不忘初心。
正授之前,南屏別院住持妙樂法師講授認識戒常住,說明戒常住的重要、「常住」的意義、「受戒常住」、佛光山創建因緣等重要觀念。戒會後,妙樂法師提醒戒子,這場戒會是聚集很多因緣、善知識等互相成就的,這只是一個開始,還有很多歷程,要把感動化為行佛行動力。要持續發菩提心,向佛道前進,一起共成佛道。
本次戒會有不少全家福,盧德龍、洪靖喬伉儷帶著10歲與5歲的孩子,一家四口歡喜來受戒。全家一起受戒是洪靖喬的心願,因為全家一起受戒,就有共同的目標,共同的話題,共同在生活中踐行佛法。
林永和、蔡佩芬、林宸牟一家三口都來受戒。他們因為散步走到南屏別院,受到邀請成為義工,因緣成熟來受戒。他們希望有更多人來受戒,讓社會更穩定,更安和樂利。
正逢暑假,孩子有時間,蔡緹湄和2個女兒一起受戒。蔡緹湄分享在戒壇的感動:「當楊枝甘露灑在身上時,感覺身心靈都被淨化了」。
最新消息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修持8-2
2025-09-17緬懷星雲大師 多倫多佛光山人間佛教主題座談
2025-09-16普門寺讀報教育迎新 共讀《人間福報》遇見幸福
2025-09-16北卡協會參與羅利警局社區同樂日 促進警民交流
2025-09-16教育部USR EXPO展 佛大展現地方創生與永續新風貌
2025-09-16月光寺知賓分隊儀態研習 展現佛光品牌優質服務素養
2025-09-1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修持 8-1
2025-09-16東京佛光會幹部研討聯誼 人間佛教道上攜手前行
2025-09-15西來大學攜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 共譜佛教教育新篇章
2025-09-15昆士蘭警務處參訪佛光山 歡喜與澳洲歷任住持相會
2025-09-15
相
關
消
息
〔佛光山2024年禪淨共修獻燈祈福法會〕 周聰發:行解並重推動人間佛教 2024-03-02
〔佛光山2024年禪淨共修獻燈祈福法會〕 趙怡尋回內心寧靜 2024-03-02
〔佛光山2024年禪淨共修獻燈祈福法會〕林依潔:禪淨共修開啟人間佛教的善門 2024-03-02
巴西516佛光童軍團成為巴西國家童軍宗教委員的佛教代表 2024-03-02
心保和尚法駕金剛寺 為藝文中心雲筑苑題字祝福 2024-03-02
佛光山聘任陳登翔博士為人間佛教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2024-03-01
紀念星雲大師圓寂週年 倫敦佛光人以音聲緬懷恩師 2024-02-26
星燈師語憶師恩 邁阿密佛光人緬懷星雲大師 202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