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生活休閒 > 醫療保健> 金光明寺健康講座 以自覺力觀照身心

醫療保健

字級

金光明寺健康講座 以自覺力觀照身心

【人間社 呂清月 新北報導】 2025-10-05
佛光山金光明寺與香海文化合作,為了讓大眾認識心理層面與情緒變化,10月3日於三樓法輪堂舉辦身心健康講座,邀請美國哈佛大學健康與社會行為學博士,和對佛學心理學、中醫心學深刻理解的楊明仁博士,主講「自我覺察與身心接納及自信」,與《人醫 成為身心科醫師》新書發表,近300人於現場及線上聆聽學習。

香海文化執行長妙蘊法師引言表示,學佛者就是學習自覺覺他,自己知道道理也讓別人知道道理。但大部分的人都很難自我覺察。楊明仁說,不要要求自己做圓滿的人,要做完整的人。妙蘊法師分享,天生即是左撇子,卻因老一輩的說法,認用左手不吉利,感謝母親的正思惟,覺得無論使用左手、右手都很好,因此對現今能左、右手運用自如很滿意,所以接受自己非常重要。

《人醫 成為身心科醫師》一書結合中西醫心理治癒的理論與技術,推陳出新、發展成一門新的心理治療學派。身心的健康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複雜系統中的動態平衡。治療疾病不能僅關注局部症狀,更需從整體出發,調節身心互動。這也呼應了傳統醫學強調的「形神合一」,重視情緒、生活方式等對健康的影響。

楊明仁指出,精神狀態與遺傳有微妙的關係,也就是佛教所說的「業力」。人生而苦難,許多因壓力大或小時候受創的經驗,造成日後精神疾病的發生。他以多個病患個案簡述,有些人神經系統因成長過程的種種苦難、挫折,或恐怖的記憶深藏潛意識(阿賴耶識)中,因而被過往的不好記憶影響情緒,使得精神狀態不穩定,對自己沒有信心,也無法接受不圓滿的自己。無論是身體或心理病了,除了找專業醫師治療,有時也可經由禪坐靜心,每天用10到15分鐘的正念自我覺察,內觀心理變化,抽絲剝繭,找出心裡的結或陰影,慢慢淡化、消解情緒困擾。

楊明仁於現場並為聽講者解答各種身心問題,如:生活中的壓力要如何面對;如何協助身心創傷者調整心理;如何與不易入睡吃安眠藥,但又擔心自己睡了醒不來的長者做溝通;宗教與身心靈關係為何;面對沒有宗教信仰的人,要怎樣引導、開解;如何透過季節變化調整身心;自閉症病患要如何照護等提問做解答。

金光明寺住持有果法師表示,聽了講座有了深刻的啟發,也看到楊明仁的慈悲與仁愛。一般人是哪裡痛就看哪一科,對身心科則只有較少的認識,也很少去探討事情發生的本源。在社會快速變遷的時代,大家身邊或多或少會遇到面對外在壓力、無常示現,無法調適自處的人。佛法講「自覺」,「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佛陀從「緣起性空」而悟道,很多事的發生都有其緣由,明因識果,懂得從心念化解身體的障礙與困難,從而得到身心的舒緩與自信。

金光明佛光青年古政倫表示,楊明仁建議大家要看到每件事情的背後因緣,然後學著接納、包容,在與人互動中,化解創傷後內心的自責及難過,進而修復創傷。因此,當察覺沒有信心和力量時,可以常回法身慧命之家的道場充電,加滿油再出發。
12345678910第5 / 37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