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佛光山法寶堂法寶講座「邂逅善知識」系列,5月26日「等待一朵蓮─挺水而出」。 人間社記者李易峻攝
圖說:慧合法師。 人間社記者李易峻攝
圖說:慧典法師。 人間社記者李易峻攝
圖說:慧申法師。 人間社記者李易峻攝
圖說:知名作家林少雯。 人間社記者李易峻攝
圖說:主持人楊麗華。 人間社記者李易峻攝
圖說:岡山講堂書法班易地教學,並和大眾結緣。 人間社記者李易峻攝
圖說:南台別院菩提心合唱團,於講座前演出。 人間社記者李易峻攝法寶講座 等待一朵蓮挺水而出
2024-05-27
佛光山法寶堂法寶講座「邂逅善知識」系列,5月26日「等待一朵蓮─挺水而出」,主講人知名作家林少雯,主持人楊麗華,來自佛光山印度沙彌學園、現就讀佛光大學的慧典法師、慧合法師、慧申法師與談。法寶堂堂主慧屏法師200人聆聽。
以香海文化出版《等待一朵蓮挺水而出‧沙彌日記7》,內容以林少雯講學之旅和沙彌日記為主軸,分享教學、沙彌的成長。還有沙彌求法若渴、堅定的決心,矢志完成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復興印度佛教的心願。
林少雯教不太會說中文的小沙彌唱兒歌,中年級說故事、寫作文。佛光山印度沙彌學園主任慧顯法師告訴他,需加強沙彌的中文底蘊,因為他們肩負著要弘揚人間佛教的重任。於是有《護生畫集》、《詩經》、〈赤壁賦〉等。他竟然還成為美術老師,指導壓克力畫玫瑰。
林少雯參與「沙彌日記5」,即《隔離線外的風景:跋山涉水見證慈悲的腳印》,全面介紹沙彌學園,許多真實的生活,往往寫來就是熱淚盈眶。2023年大師圓寂後,林少雯再度前往沙彌學園,每天寫日記。當時是印度最熱的時候,攝氏41度、體感46度的高溫,他不以為苦,就像化悲憤為力量般。
慧合法師在沙彌學園。學習中文、英文、印地語、社會學、心理學、電腦、佛學,還有印度傳統音樂。喜歡攝影的他認為攝影可以與佛教結合,一張好的照片,可以吸引更多人前來認識道場。慧合法師感謝沙彌學園的老師,他在沙彌學園打下人格基礎,到了大學專注研究。期許自己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慧典法師也因親戚的一通電話到了沙彌學園,現在是佛大研究生。2022年得知常住啟建三壇大戒,但是戒期剛好逢學校期中考,為受三壇大戒也是一波三折。慧典法師說,能在大師座下出家,受具足戒,成為真正的比丘,難遭難遇。而且這是大師圓寂前的最後一次三壇大戒,意義重大。他們是大師最後一批正式的弟子,就像佛陀最後的弟子須跋陀羅。
慧申法師因一位南傳佛教法師邀請參加佛誕節遊行後,開始天天走路到離家3、4公里外的寺院。有次法師講沙彌十戒,跟他說這要出家才能受持,慧申法師一口答應。後來透過僧伽施的印度佛教青年會(YBS),到了沙彌學園。
為來台就讀佛光大學,慧申法師訂了5次機票,前4次因各種因素被取消,一度覺得人生黑暗。老師以鑑真大師六次東渡鼓勵他,終於在第5張機票抵達台灣。回望故鄉點點的燈,覺得他沒有離開,離開是為了回來,回來復興印度佛教。
楊麗華讀誦沙彌寫給師公的信,「師在世時我在印,師滅度後我回山,懺悔此生多業障,不見師公真法身」。沙彌們期許做好弘法利生的功課,將來一定有緣見到師公。
以香海文化出版《等待一朵蓮挺水而出‧沙彌日記7》,內容以林少雯講學之旅和沙彌日記為主軸,分享教學、沙彌的成長。還有沙彌求法若渴、堅定的決心,矢志完成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復興印度佛教的心願。
林少雯教不太會說中文的小沙彌唱兒歌,中年級說故事、寫作文。佛光山印度沙彌學園主任慧顯法師告訴他,需加強沙彌的中文底蘊,因為他們肩負著要弘揚人間佛教的重任。於是有《護生畫集》、《詩經》、〈赤壁賦〉等。他竟然還成為美術老師,指導壓克力畫玫瑰。
林少雯參與「沙彌日記5」,即《隔離線外的風景:跋山涉水見證慈悲的腳印》,全面介紹沙彌學園,許多真實的生活,往往寫來就是熱淚盈眶。2023年大師圓寂後,林少雯再度前往沙彌學園,每天寫日記。當時是印度最熱的時候,攝氏41度、體感46度的高溫,他不以為苦,就像化悲憤為力量般。
慧合法師在沙彌學園。學習中文、英文、印地語、社會學、心理學、電腦、佛學,還有印度傳統音樂。喜歡攝影的他認為攝影可以與佛教結合,一張好的照片,可以吸引更多人前來認識道場。慧合法師感謝沙彌學園的老師,他在沙彌學園打下人格基礎,到了大學專注研究。期許自己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慧典法師也因親戚的一通電話到了沙彌學園,現在是佛大研究生。2022年得知常住啟建三壇大戒,但是戒期剛好逢學校期中考,為受三壇大戒也是一波三折。慧典法師說,能在大師座下出家,受具足戒,成為真正的比丘,難遭難遇。而且這是大師圓寂前的最後一次三壇大戒,意義重大。他們是大師最後一批正式的弟子,就像佛陀最後的弟子須跋陀羅。
慧申法師因一位南傳佛教法師邀請參加佛誕節遊行後,開始天天走路到離家3、4公里外的寺院。有次法師講沙彌十戒,跟他說這要出家才能受持,慧申法師一口答應。後來透過僧伽施的印度佛教青年會(YBS),到了沙彌學園。
為來台就讀佛光大學,慧申法師訂了5次機票,前4次因各種因素被取消,一度覺得人生黑暗。老師以鑑真大師六次東渡鼓勵他,終於在第5張機票抵達台灣。回望故鄉點點的燈,覺得他沒有離開,離開是為了回來,回來復興印度佛教。
楊麗華讀誦沙彌寫給師公的信,「師在世時我在印,師滅度後我回山,懺悔此生多業障,不見師公真法身」。沙彌們期許做好弘法利生的功課,將來一定有緣見到師公。
最新消息
柏林佛光山大腦與人生講座 洪蘭巧答生命智慧
2025-11-15勝鬘書院參學多倫多佛光山 探索人間佛教本土化歷程
2025-11-15攜手社區行善 達拉斯佛光人關懷家庭暴力受害者
2025-11-15第四屆礁溪鄉鄉長盃拉密大賽 熱鬧展開
2025-11-15佛光紐西蘭南島書院課程圓滿 《壇經》智慧開啟學員心靈之窗
2025-11-15社區講座談「做最好的自己」 蓮花朵朵開出智慧
2025-11-15中天寺佛光寶寶祝福禮 延續20年前善因好緣
2025-11-15新芽萌發舊幹滋榮 共譜監獄弘法成長之章
2025-11-15西勢國小反霸凌 校園自在行
2025-11-15【星雲大師全集20】佛教管理學.禪門的管理法⑨
2025-11-15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