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前排中左)與法師及佛光人歡喜合影。 人間社記者許炳全攝
圖說:心保和尚勉眾不忘初心。 人間社記者許炳全攝
圖說:佛光人歡喜聽聞開示。 人間社記者許炳全攝
圖說:佛光人恭聞佛法。 人間社記者許炳全攝心保和尚與大馬佛光人接心 勉眾不忘初心
2024-04-12
欣逢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法駕佛光山東禪寺,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聯合會中馬協會4月10日禮請心保和尚與逾百位佛光會幹部接心。心保和尚在開示時引用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不忘初心」的法語作為勉勵,若能善用其心則可成就無量功德,特別對於佛法之難遭難遇和人身難得,能夠聽聞佛法是非常殊勝的因緣。
心保和尚以佛光會信條的「現證法喜安樂」為主軸,為佛光人講解何謂「法喜」:人之所以不能快樂是始於煩惱妄想,而妄想的生起是源於眾生的「我執」,破除「我執」的辦法就是「無我」。所以佛光人立志奉行菩薩道利益有情,是「無我」的體現,當中也要顧及本身所做、所想和所說的是否有幫助到眾生,然後從服務奉獻中可以獲得法喜。
「眾生是菩薩的道場」,在修行上難免要面對人我是非,所以與人相處應當講求和諧、包容與忍辱。《金剛經》中「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和「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文說明了菩薩修持忍辱乃至六度波羅蜜「以無我為究竟」的正確方法。
菩薩道修行的次第以「五戒十善」為基礎,續以「六度四攝」饒益有情。菩薩行者須知「世間正見」就是因緣果報,「出世間正見」就是無常無我,要斷除貪、瞋、痴,唯有憑藉「無我」漸進學習,方能證得解脫涅槃。勉勵佛光人行菩薩道須以「正見」去除「妄想」,放下執著才能與真理相應。
心保和尚以佛光會信條的「現證法喜安樂」為主軸,為佛光人講解何謂「法喜」:人之所以不能快樂是始於煩惱妄想,而妄想的生起是源於眾生的「我執」,破除「我執」的辦法就是「無我」。所以佛光人立志奉行菩薩道利益有情,是「無我」的體現,當中也要顧及本身所做、所想和所說的是否有幫助到眾生,然後從服務奉獻中可以獲得法喜。
「眾生是菩薩的道場」,在修行上難免要面對人我是非,所以與人相處應當講求和諧、包容與忍辱。《金剛經》中「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和「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文說明了菩薩修持忍辱乃至六度波羅蜜「以無我為究竟」的正確方法。
菩薩道修行的次第以「五戒十善」為基礎,續以「六度四攝」饒益有情。菩薩行者須知「世間正見」就是因緣果報,「出世間正見」就是無常無我,要斷除貪、瞋、痴,唯有憑藉「無我」漸進學習,方能證得解脫涅槃。勉勵佛光人行菩薩道須以「正見」去除「妄想」,放下執著才能與真理相應。
最新消息
南華大學文創系畢業展 12月邀您共賞辦桌文化
2025-11-13《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苦樂童玩記4-3
2025-11-13員林講堂佛光家庭慢活閱讀VEGRUN公益健行 花蓮共學增法喜
2025-11-12學習生死智慧 殯葬學系師生首訪西來寺
2025-11-12美國海軍陸戰隊250周年 西來寺出席致敬
2025-11-12三寶寺感恩季送暖 慰問警消守護社區安全
2025-11-12《台灣超人》紐約放映最終場 傳遞台灣溫暖力量
2025-11-12佛光人齊心行善 三寶寺冬季玩具捐贈開跑
2025-11-12響應電子廢品回收日 多倫多佛光童軍團守護地球
2025-11-12波士頓有你真好 歲末感恩溫暖滿滿
2025-11-12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