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如何創造一畢業就退休的世界?
2021-11-03
**當你退休時,要做些什麼事情?**
文章開始前,想邀請你想一個問題:「退休之後想幹嘛?」
想好了嗎?很多人的答案會是「旅行、種田、做慈善等等」,基本上就是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接下來我再邀請你想第二個問題:「那這件事為什麼你現在不做呢?」
大部分的人會回答「阿,這不是很正常?畢業之後不是就是要先工作個二、三十年再退休嗎?」「阿我就沒有錢做這些事情啊!」沒錯,大部分的人都會希望先賺到錢養活自己,再來考慮退休的事情。
**從社工到社會創新創業家**
至於我退休後想做什麼呢? 我喜歡玩,喜歡透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如果我可以把這件事情變成一個工作模式,變成營隊、課程、活動,這樣我每天上班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又養活自己,那其實我不就是已經退休了嗎?所以成立玩轉學校,就是我最後得到的答案。很多人說玩轉學校是一間教育新創,這也是我們的身份,但我認為玩轉學校這段創業旅程,更像是一個社會實驗!如果我能夠證明「這樣活著」能夠養活自己的話,那是不是就會有更多想要「現在馬上退休」的夥伴,開始思考如何創造新的價值,用自己喜歡的樣子活下去?
過去我曾經擔任四年多的社工,即使我是如此的熱愛我的工作,我仍然發現了一些限制,那就是無法讓弱勢的孩子有機會翻身,我發現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要懂得如何**「創造價值」**。
因此,我從社工變成社會創新創業家,為的就是能夠學習到這樣的方法。因為如果我能夠拿到「創造價值」的鑰匙時,我就能夠將鑰匙交給下一個年輕人。
三年前離職創業時,很多朋友對於我的選擇有許多的困惑:「哲宇,你是一個非營利組織的工作者,你怎麼會跑去商業圈去勒?那個很『資本主義』誒!」我的回答是:「Why not?」如果出現一件事情,你的心臟會噗通噗通的跳,每天一覺醒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件事情,那為什麼不全心全意去做這件事情,而是用閒暇時間去做呢?我以前當社工的時候每天也都很開心,但後來遇到了議題式遊戲,我至今都還清楚的記得,當時正在籌備一個志工訓練課程,我要帶一群志工使用桌遊到部落陪伴孩子學習,我看到一段介紹議題式遊戲的影片,當場淚流不止,感覺就像有一道光照在我的身上,心裡面想:「這就是我的天命!」,後來遇到我的創業夥伴,踏上美國學習議題式遊戲,並且引進台灣。
成立玩轉學校之後,每天醒來還是會有很多狗屁倒灶的事情等著處理,記帳啊、客服啊、回Email等等,一想到那時候我每兩個月就要拿發票報稅就覺得很痛苦,現在我還搞不懂進項跟銷項(苦笑),但每次我只要一看到孩子參加我們的活動,開始對世界有感,並試著想像自己的能力可以怎麼用在社會上。我就會興奮的睡不著覺。現在當然已經不像以前一樣興奮了,但是每天一早醒來看見鏡子中的自己,我都是自豪而且開心的。然後拍拍肩膀告訴自己:「好險27歲時,我做了這個決定!」
過了六年,直到今天,玩轉慢慢走出台灣自己的模式,甚至今年和國際知名的樂施會共同推出讓老師們自由使用的教材套。這一切都從「創造價值」的思維開始。
**如果你現在就開始做你喜歡的事情,不就退休了?**
聽完我的例子,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大部分人不能馬上退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必須要先賺錢工作養活自己,因為我們沒有辦法為想做的事情「創造價值」。想像一下,如果從現在開始,你可以每天旅行、種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也能養活自己的話,你不是也就退休了嗎? 社會上有一群人就正是這樣子,他們透過旅行賺錢,他們寫書、開發行程,讓旅行社支付他們薪水,也有不少青年返鄉種田,結合行銷將家鄉的農產品賣出去。或是剛剛玩轉學校的例子也是這樣。
**如何教會孩子「創造價值」?**
但你現在頭上會有一個大問號,那我要怎麼做才能這樣呢?一樣,關鍵在於學會怎麼「創造價值」。接下來聊聊我創業的初衷,也就是教會孩子「創造價值」的鑰匙。
玩轉的其中一個營隊《創新創業營》,每個孩子一開始都要掏出一千塊,而且必須是他自己的零用錢,經營一間販售社企商品的公司。在過程中他所有創業的成本都需要花錢,辦公室場租(坐比較前面租金比較貴)、在玩轉粉絲頁上發業配文要行銷費用、而且孩子必須要發給自己和員工固定薪水,孩子就會說:「蛤,為什麼我要發薪水?」「不然你吃什麼XD」,可以說從成立公司開始,就一直在燒錢。
燒真錢,才有感。你玩真的,孩子就會跟著認真起來。
冬令營結束之後不是所有公司都會賺錢,事實上,冬令營只有一間公司賺錢,其他四間公司都是賠錢的,零用錢因此蒸發了。賺錢那間公司,最後每個人賺回2000多塊,幾乎是翻倍賺錢,拍大合照的時候硬是要把鈔票拿出來,其他幾間則是賠得慘兮兮,因為沒有算好損益兩平點,不小心進太多人生百味的香氛片,最後只拿回200多塊和一堆進貨的商品。冬令營結束之後媽媽還打電話跟我說:「阿屁,我現在全家都是那個玫瑰香氛片的味道,我兒子把它掛在浴室、廚房、房間,所有他看得見的地方。」(笑)
**經歷失敗就是在「練習成功」**
結束後我們和幾位家長通話,特別關心那些創業失敗孩子們的狀態,媽媽們不約而同的提到一件事情:「這次的失敗,讓孩子學到了很多。」我常常在想如果做一件事情,註定要失敗五次才能成功的話,為什麼不在機會成本很低的時候趕緊「經歷失敗」呢?其實經歷失敗就是在「練習成功」。而這些孩子練習的正是:如何成功創造價值!
我們不會避諱讓孩子面對失敗,因此在這個充滿挑戰的營隊裡,我們會讓他們面對最殘酷的市場。他們必須用心訴說「商品價值」,並且不斷地向市場、消費者闡述公司成立的理念。當一切以「創造價值」的角度來面對自己的商品時,就不會用賣愛心筆的方式,來央求顧客同情的支持。
如果孩子懂得如何訴諸商品的價值、理念,那他一定得先清楚自己的價值,並學會如何創造新的價值提供給別人,然後得到合理的報酬養活自己。這不正是自我覺察跟表達力嗎?你不一定要創業、你爸媽可能也不希望你創業,坦白講,我也不建議你輕易出來創業,因為很累(哈哈),但如果你具備了幾種重要的創業精神:承擔責任、解決問題、策略規劃、結合工作與興趣、快速修正、團隊合作。如果再加上市場洞察、財務管理跟社會創新的精神,用在你自己喜歡的事情上面,你不覺得就離退休越來越近了嗎?上述的這些,就是我們在創新創業營隊當中教會孩子的事情!
**放下課堂的習慣,才能找到自己想過的生活!**
最後,我想用冬令營當中我們跟孩子說的一句話當作結尾:「請你放下在教室裡面的所有習慣,創業過程,也就是**創造價值**的過程中,沒有人可以告訴你正確答案!」這句話不是要大家都去創業,而是在反覆思考如何為自己喜歡的事情「創造價值」的歷程中,就會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最後,期待大家都能夠一畢業就馬上退休,度過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
文章開始前,想邀請你想一個問題:「退休之後想幹嘛?」
想好了嗎?很多人的答案會是「旅行、種田、做慈善等等」,基本上就是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接下來我再邀請你想第二個問題:「那這件事為什麼你現在不做呢?」
大部分的人會回答「阿,這不是很正常?畢業之後不是就是要先工作個二、三十年再退休嗎?」「阿我就沒有錢做這些事情啊!」沒錯,大部分的人都會希望先賺到錢養活自己,再來考慮退休的事情。
**從社工到社會創新創業家**
至於我退休後想做什麼呢? 我喜歡玩,喜歡透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如果我可以把這件事情變成一個工作模式,變成營隊、課程、活動,這樣我每天上班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又養活自己,那其實我不就是已經退休了嗎?所以成立玩轉學校,就是我最後得到的答案。很多人說玩轉學校是一間教育新創,這也是我們的身份,但我認為玩轉學校這段創業旅程,更像是一個社會實驗!如果我能夠證明「這樣活著」能夠養活自己的話,那是不是就會有更多想要「現在馬上退休」的夥伴,開始思考如何創造新的價值,用自己喜歡的樣子活下去?
過去我曾經擔任四年多的社工,即使我是如此的熱愛我的工作,我仍然發現了一些限制,那就是無法讓弱勢的孩子有機會翻身,我發現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要懂得如何**「創造價值」**。
因此,我從社工變成社會創新創業家,為的就是能夠學習到這樣的方法。因為如果我能夠拿到「創造價值」的鑰匙時,我就能夠將鑰匙交給下一個年輕人。
三年前離職創業時,很多朋友對於我的選擇有許多的困惑:「哲宇,你是一個非營利組織的工作者,你怎麼會跑去商業圈去勒?那個很『資本主義』誒!」我的回答是:「Why not?」如果出現一件事情,你的心臟會噗通噗通的跳,每天一覺醒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件事情,那為什麼不全心全意去做這件事情,而是用閒暇時間去做呢?我以前當社工的時候每天也都很開心,但後來遇到了議題式遊戲,我至今都還清楚的記得,當時正在籌備一個志工訓練課程,我要帶一群志工使用桌遊到部落陪伴孩子學習,我看到一段介紹議題式遊戲的影片,當場淚流不止,感覺就像有一道光照在我的身上,心裡面想:「這就是我的天命!」,後來遇到我的創業夥伴,踏上美國學習議題式遊戲,並且引進台灣。
成立玩轉學校之後,每天醒來還是會有很多狗屁倒灶的事情等著處理,記帳啊、客服啊、回Email等等,一想到那時候我每兩個月就要拿發票報稅就覺得很痛苦,現在我還搞不懂進項跟銷項(苦笑),但每次我只要一看到孩子參加我們的活動,開始對世界有感,並試著想像自己的能力可以怎麼用在社會上。我就會興奮的睡不著覺。現在當然已經不像以前一樣興奮了,但是每天一早醒來看見鏡子中的自己,我都是自豪而且開心的。然後拍拍肩膀告訴自己:「好險27歲時,我做了這個決定!」
過了六年,直到今天,玩轉慢慢走出台灣自己的模式,甚至今年和國際知名的樂施會共同推出讓老師們自由使用的教材套。這一切都從「創造價值」的思維開始。
**如果你現在就開始做你喜歡的事情,不就退休了?**
聽完我的例子,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大部分人不能馬上退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必須要先賺錢工作養活自己,因為我們沒有辦法為想做的事情「創造價值」。想像一下,如果從現在開始,你可以每天旅行、種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也能養活自己的話,你不是也就退休了嗎? 社會上有一群人就正是這樣子,他們透過旅行賺錢,他們寫書、開發行程,讓旅行社支付他們薪水,也有不少青年返鄉種田,結合行銷將家鄉的農產品賣出去。或是剛剛玩轉學校的例子也是這樣。
**如何教會孩子「創造價值」?**
但你現在頭上會有一個大問號,那我要怎麼做才能這樣呢?一樣,關鍵在於學會怎麼「創造價值」。接下來聊聊我創業的初衷,也就是教會孩子「創造價值」的鑰匙。
玩轉的其中一個營隊《創新創業營》,每個孩子一開始都要掏出一千塊,而且必須是他自己的零用錢,經營一間販售社企商品的公司。在過程中他所有創業的成本都需要花錢,辦公室場租(坐比較前面租金比較貴)、在玩轉粉絲頁上發業配文要行銷費用、而且孩子必須要發給自己和員工固定薪水,孩子就會說:「蛤,為什麼我要發薪水?」「不然你吃什麼XD」,可以說從成立公司開始,就一直在燒錢。
燒真錢,才有感。你玩真的,孩子就會跟著認真起來。
冬令營結束之後不是所有公司都會賺錢,事實上,冬令營只有一間公司賺錢,其他四間公司都是賠錢的,零用錢因此蒸發了。賺錢那間公司,最後每個人賺回2000多塊,幾乎是翻倍賺錢,拍大合照的時候硬是要把鈔票拿出來,其他幾間則是賠得慘兮兮,因為沒有算好損益兩平點,不小心進太多人生百味的香氛片,最後只拿回200多塊和一堆進貨的商品。冬令營結束之後媽媽還打電話跟我說:「阿屁,我現在全家都是那個玫瑰香氛片的味道,我兒子把它掛在浴室、廚房、房間,所有他看得見的地方。」(笑)
**經歷失敗就是在「練習成功」**
結束後我們和幾位家長通話,特別關心那些創業失敗孩子們的狀態,媽媽們不約而同的提到一件事情:「這次的失敗,讓孩子學到了很多。」我常常在想如果做一件事情,註定要失敗五次才能成功的話,為什麼不在機會成本很低的時候趕緊「經歷失敗」呢?其實經歷失敗就是在「練習成功」。而這些孩子練習的正是:如何成功創造價值!
我們不會避諱讓孩子面對失敗,因此在這個充滿挑戰的營隊裡,我們會讓他們面對最殘酷的市場。他們必須用心訴說「商品價值」,並且不斷地向市場、消費者闡述公司成立的理念。當一切以「創造價值」的角度來面對自己的商品時,就不會用賣愛心筆的方式,來央求顧客同情的支持。
如果孩子懂得如何訴諸商品的價值、理念,那他一定得先清楚自己的價值,並學會如何創造新的價值提供給別人,然後得到合理的報酬養活自己。這不正是自我覺察跟表達力嗎?你不一定要創業、你爸媽可能也不希望你創業,坦白講,我也不建議你輕易出來創業,因為很累(哈哈),但如果你具備了幾種重要的創業精神:承擔責任、解決問題、策略規劃、結合工作與興趣、快速修正、團隊合作。如果再加上市場洞察、財務管理跟社會創新的精神,用在你自己喜歡的事情上面,你不覺得就離退休越來越近了嗎?上述的這些,就是我們在創新創業營隊當中教會孩子的事情!
**放下課堂的習慣,才能找到自己想過的生活!**
最後,我想用冬令營當中我們跟孩子說的一句話當作結尾:「請你放下在教室裡面的所有習慣,創業過程,也就是**創造價值**的過程中,沒有人可以告訴你正確答案!」這句話不是要大家都去創業,而是在反覆思考如何為自己喜歡的事情「創造價值」的歷程中,就會逐漸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最後,期待大家都能夠一畢業就馬上退休,度過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
最新消息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