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心保和尚開示如何與心對談
2022-06-07
佛光山惠中寺年度「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6月5日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講「與心對談」。心保和尚強調,心念就是你的世界,能夠體會心無常、無我,就能發揮心的力量去除煩惱,找到心的主人,就可以自己作主,其中,專注與修行是最佳解方。
心保和尚表示,所謂心,就是思想、念頭、觀念、心境、理智、感受、記憶及辨別能力等等的累積,假名為心。所以,心是緣起、無自性,既能生煩惱也能造業,但也能修行與體悟。星雲大師教我們要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透過實踐三好展現正能量,進而擺脫煩惱。
心保和尚指出,心念是微細相續,仁王護國般若經描述「一念為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念念不住,要透過禪定與專注的訓練,才能體會心的無常變化。體會心的無常,就不會「以假作真」,就能免去諸多煩惱。並舉佛陀藉觀照與解脫的智慧相印,來提醒大眾正確修行之道。
心保和尚說,如果能從觀照、體驗,確實了解世間就是夢幻泡影,才能踏上解脫之路。經云:「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很多人被貪欲毀掉一生,如果能少欲無為,身心就能自在。並以印度老翁被蛇咬為例,因一時起瞋心,以致延誤保貴的就醫時間在捉蛇並將它咬死上,進而身亡,說明貪瞋為害之甚。
心保和尚表示,我們要常觀照自己的心,要清楚心的狀態,心是總合、會生煩惱、會造業,雖然如此,心亦可修行、可以覺悟,心與真理實相等無差別,心的本來面目等同於世間,因為世間一直在變化、世間無常、世間生滅,我們若能從中體悟到空性的智慧,身心就會自在,不會被煩惱影響。
心保和尚勉勵大眾,心與佛等無差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他說,修行最主要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在日常生活中以正念、正見行三好,滴水雖微可以穿石,不要小看自己的念頭,每一個正念都是將來成佛的因緣,並期許大眾「不忘初心,成佛有餘」。
心保和尚表示,所謂心,就是思想、念頭、觀念、心境、理智、感受、記憶及辨別能力等等的累積,假名為心。所以,心是緣起、無自性,既能生煩惱也能造業,但也能修行與體悟。星雲大師教我們要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透過實踐三好展現正能量,進而擺脫煩惱。
心保和尚指出,心念是微細相續,仁王護國般若經描述「一念為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念念不住,要透過禪定與專注的訓練,才能體會心的無常變化。體會心的無常,就不會「以假作真」,就能免去諸多煩惱。並舉佛陀藉觀照與解脫的智慧相印,來提醒大眾正確修行之道。
心保和尚說,如果能從觀照、體驗,確實了解世間就是夢幻泡影,才能踏上解脫之路。經云:「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很多人被貪欲毀掉一生,如果能少欲無為,身心就能自在。並以印度老翁被蛇咬為例,因一時起瞋心,以致延誤保貴的就醫時間在捉蛇並將它咬死上,進而身亡,說明貪瞋為害之甚。
心保和尚表示,我們要常觀照自己的心,要清楚心的狀態,心是總合、會生煩惱、會造業,雖然如此,心亦可修行、可以覺悟,心與真理實相等無差別,心的本來面目等同於世間,因為世間一直在變化、世間無常、世間生滅,我們若能從中體悟到空性的智慧,身心就會自在,不會被煩惱影響。
心保和尚勉勵大眾,心與佛等無差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他說,修行最主要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在日常生活中以正念、正見行三好,滴水雖微可以穿石,不要小看自己的念頭,每一個正念都是將來成佛的因緣,並期許大眾「不忘初心,成佛有餘」。
最新消息
佛光童軍服務員木章訓開營 培育三好童軍領袖
2025-10-11人間佛教與藝術心心相連 光明大學講座與靜坐體驗
2025-10-11茶和天下・中秋雅集 萬年寺代表應邀出席
2025-10-11休士頓協會中秋聯歡會 月圓人圓法喜盈門
2025-10-11育華中學考生祈福會 600位應考生迎向光明
2025-10-11多倫多大學三一學院講座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
2025-10-11香港義工中秋聯誼會 無私奉獻結善緣
2025-10-11三好燈塔學校 雙園國小學生愛讀《人間福報》
2025-10-11佛光山走入瑞典校園 以禪修啟發青年心靈
2025-10-11月圓人和 中天佛光人歡慶中秋
2025-10-11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