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心靈補給 > 佛學講座> 心保和尚談禪的智慧 小港佛光人領略禪意

佛學講座

字級

心保和尚談禪的智慧 小港佛光人領略禪意

【人間社 邱雅芳、邱錦清 高雄報導】 2024-11-11
佛光山小港講堂11月9日於大雄寶殿舉辦「禪的智慧」佛學講座,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講,深入剖析禪修智慧及其在現代生活中的實踐價值,現場超過500位信眾,還有外地的信徒專程前來聆聽,共同感受禪意法益。

講座由小港講堂及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主辦,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小港區督導委員會及小港區各分會承辦。

「你曾想過成為禪師嗎?想過開悟嗎?若是,為什麼?是否為了成佛?」心保和尚首先引導信眾思考自身對開悟的期待與渴望,這些提問帶領大眾深入內心理解開悟的真正意義。心保和尚解釋,禪的核心並非語言所能傳達,而是靠「悟」來感知體會。禪宗有句名言:「言語道斷,不立文字」,因為一旦用言語描述,就會生出分別心,失去禪的本質。並以《維摩詰經》中維摩詰居士為了啟發眾生智慧,假裝生病引人探訪,這象徵慈悲修行,也展現「病」只是表象,實為度化眾生的契機。

心保和尚講述維摩詰居士與文殊師利菩薩的對話,兩位菩薩藉由言辭與沉默,展現禪的智慧。維摩詰的沉默讓在場的人頓時領悟,正如他所說:「默然不語」,這無言的智慧如雷擊般震撼人心,讓眾人直指本心。心保和尚進一步解析《心經》中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些看似矛盾的字句其實是一種高妙的境界:世界萬物無增無減,無生無滅,真正的禪智慧即在此「無二無別」之中。

心保和尚講述了達摩祖師與慧可的求法故事,藉此強調「心」了不可得。達摩面壁9年,慧可為求法而在雪地中站立三天三夜,達摩說:「你將心拿來,我為你安。」慧可因而頓悟,明白這顆「心」本是虛幻,無法捕捉,心念無常不可執著。心保和尚引用《金剛經》說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人心如夢幻泡影,正是在於其難以把握。

在禪宗傳承中,佛陀「拈花微笑」的故事,為聽眾帶來深刻的啟發。心保和尚提到,佛陀當眾拈花,僅大迦葉會心微笑,由此成為禪的傳人,獲得「正法眼藏」。這段經典故事象徵著禪的智慧無需言語,唯有真正體悟才能領會其中奧義。心保和尚再以惠能大師與弟子的禪宗故事,以及南嶽懷讓詰問馬祖道一「磚磨能成鏡嗎?」的公案,說明禪的智慧不在形式,而是自在的心境。

講座最後,心保和尚鼓勵聽眾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禪的智慧,體會當下的重要性。心保和尚指出,人生雖短暫如煙火,但真正的意義不在時間長短,在於對世間的深刻領悟。禪的智慧提醒我們不必刻意追尋,而應以「不生不滅」的心,接納世間無常、珍惜當下。講座內容為信眾帶來了智慧啟發,透過禪的智慧開展新的體悟之境。
12345678910第4 / 201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