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東禪雲講堂 醫學遇見佛學 以智慧擊破慢性疾病的迷思
2021-06-25
馬來西亞佛光山東禪寺於6月19日舉辦「東禪雲講堂2021專題講座」,第三場邀請到仁嘉隆政府綜合診所主任陳欣怡主講「當醫學遇見佛學之用智慧擊破慢性疾病的迷思」;主持人是《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曾毓林。有「美女醫生」之稱的陳醫師以輕鬆的方式探討慢性疾病。從慢性疾病下的底層邏輯及智慧,面對慢性疾病不慌不焦慮;淺白易懂的講說技巧讓線上觀眾都收獲滿滿。
陳醫師解說,慢性疾病的英文醫學名稱為Non-communicable disease,慢性疾病是非傳染性疾病,而是生活習慣或其他因素造成。因此很多人都誤解慢性疾病,是慢慢老了才會患上的疾病。擁有10多年行醫經驗的她,認為慢性疾病趨向年輕化,不等同於「老人病」。慢性疾病不能稱為病,可稱為進階性的病因。一般不會提供訊號,就如溫水煮青蛙。一旦錯失窗口期,就無法回轉。基本上進階至病發的階段,即為時已晚而錯失了治療。
一般的病患產生恐懼,這是把雙刃劍。用的妥當,對治療有很大的幫助;反之會產生消極思想。但大部分的病患都會患上抑鬱症。所謂「生死由命」,以人生如一本書為例,內容及結局是否精彩完美,要看個人的造化。人類還是能掌控自己死的質量,一切還是要回到個人的生活品質。陳醫師認為在藥物及改變生活品質下,慢性疾病是可以控制的,一旦恢復原本的生活和飲食方式,就有復發的可能。她強調慢性疾病是靠病患在家觀察自身的病情,而不是完全交給醫生。
病患的精神部分無法由科學填補,必須靠宗教慰藉,也會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陳醫師在講座中讚歎馬來西亞佛光山在疫情中提供義工,物資及其他方面的援助,仁嘉隆村民也成立特別委員會為患新冠肺炎的病人送上食物,以及到公共場所進行消毒等。
陳醫師解說,慢性疾病的英文醫學名稱為Non-communicable disease,慢性疾病是非傳染性疾病,而是生活習慣或其他因素造成。因此很多人都誤解慢性疾病,是慢慢老了才會患上的疾病。擁有10多年行醫經驗的她,認為慢性疾病趨向年輕化,不等同於「老人病」。慢性疾病不能稱為病,可稱為進階性的病因。一般不會提供訊號,就如溫水煮青蛙。一旦錯失窗口期,就無法回轉。基本上進階至病發的階段,即為時已晚而錯失了治療。
一般的病患產生恐懼,這是把雙刃劍。用的妥當,對治療有很大的幫助;反之會產生消極思想。但大部分的病患都會患上抑鬱症。所謂「生死由命」,以人生如一本書為例,內容及結局是否精彩完美,要看個人的造化。人類還是能掌控自己死的質量,一切還是要回到個人的生活品質。陳醫師認為在藥物及改變生活品質下,慢性疾病是可以控制的,一旦恢復原本的生活和飲食方式,就有復發的可能。她強調慢性疾病是靠病患在家觀察自身的病情,而不是完全交給醫生。
病患的精神部分無法由科學填補,必須靠宗教慰藉,也會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陳醫師在講座中讚歎馬來西亞佛光山在疫情中提供義工,物資及其他方面的援助,仁嘉隆村民也成立特別委員會為患新冠肺炎的病人送上食物,以及到公共場所進行消毒等。
最新消息
Sagay教育局28週年慶頒獎典禮 表揚佛光山推動三好校園貢獻
2025-10-15不丹駐澳大使團副團長參訪南天寺 攜手推動佛教教育合作
2025-10-15藝遊芳華彩墨展開幕 交織藝術與信仰
2025-10-15金光明寺讀報教育 開啟中園國小學生閱讀新思維
2025-10-15智利太極團隊參訪佛光山 一日修持叩響佛法大門
2025-10-15丹佛佛光人社區維護 實踐環保與心保
2025-10-15「泥巴到嘴巴的食物旅程」 大豆食農教育活動惠中寺熱鬧登場
2025-10-15佛光西來學校三好師資培訓 從正念體驗教育的力量
2025-10-15心轉命轉開富足 命運與財富講座啟發幸福人生
2025-10-15峇株佛光辦考生祈福會 150考生赴會
2025-10-15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