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國際佛光會舊金山協會副會長Gladys Cheng(右)分享星雲大師的法語。
人間社記者彭秋琳攝
圖說:團員Carol Ho(右)詢問與談人如何提升信仰。 人間社記者彭秋琳攝
圖說:舊金山佛光青年分團11月17日在佛光山三寶寺舉辦第四場《我不是「呷教」的和尚》閲讀分享會。 人間社記者彭秋琳攝《我不是「呷教」的和尚》 舊金山佛青閲讀分享會
2019-11-17
舊金山佛光青年分團11月17日在佛光山三寶寺舉辦第四場《我不是「呷教」的和尚》閲讀分享會,邀請佛青幹部Katrina Chak主持,國際佛光會舊金山協會副會長Gladys Cheng、舊金山青年團幹部Amanda Ong和Yen Ting Low與談,英文佛學班學員、佛青及信眾近20位參與,線上、現場同步以英語進行閲讀分享會。
三位與談人就書中第四章〈我的信仰歷程〉内容,結合個人生活和工作經驗,探討信仰的意義,信仰如何幫助個人成長,和受到挫折之後如何在信仰裡重拾信心。
叢林學院就讀過三年的Amanda分享,信仰給生活帶來了光明和正能量,並且更加了解自己;在入世的生活裡,信仰像一盞明燈;父親忽然往生後,更加了解無常和無明的意義。
Yenting表示,希望把在佛光山大家庭中感受到的照顧和感動,繼續傳遞給年輕世代,思考道場的需要及自己的興趣,最後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修行方式,就是中英翻譯和帶領兒童班;透過參加道場各種活動和佛光人積極反饋,找到了在播音方面的天賦與熱情。
「從小生長在有信仰薰陶的家庭,來到美國後把佛光山道場當成第二個家」,Gladys指出,信仰長養了慈悲,以同理心化解工作上的難題,當在信仰上遇到挫折時,會靜下來誦經與佛陀接心,從而獲取更多能量。
三位與談人就書中第四章〈我的信仰歷程〉内容,結合個人生活和工作經驗,探討信仰的意義,信仰如何幫助個人成長,和受到挫折之後如何在信仰裡重拾信心。
叢林學院就讀過三年的Amanda分享,信仰給生活帶來了光明和正能量,並且更加了解自己;在入世的生活裡,信仰像一盞明燈;父親忽然往生後,更加了解無常和無明的意義。
Yenting表示,希望把在佛光山大家庭中感受到的照顧和感動,繼續傳遞給年輕世代,思考道場的需要及自己的興趣,最後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修行方式,就是中英翻譯和帶領兒童班;透過參加道場各種活動和佛光人積極反饋,找到了在播音方面的天賦與熱情。
「從小生長在有信仰薰陶的家庭,來到美國後把佛光山道場當成第二個家」,Gladys指出,信仰長養了慈悲,以同理心化解工作上的難題,當在信仰上遇到挫折時,會靜下來誦經與佛陀接心,從而獲取更多能量。
最新消息
西方寺參與藝術美食節 以文化結緣傳遞佛法之美
2025-11-13親子彩繪燈籠 創意綻放法華禪寺
2025-11-13佛光山金光明童軍團淨灘行動 以行動守護永續環境
2025-11-13心保和尚與菲國佛光人接心 共祈行菩薩道發菩提心
2025-11-13逢甲大學參訪惠中寺 體悟娑婆的「妙法蓮華」
2025-11-13曼城佛光會和童軍齊赴英國國殤周日 與在地居民同祈世界和平
2025-11-13四海都有佛光人 光明寺喜迎郵輪旅行團
2025-11-13從心出發共育菩提 台北道場愛心媽媽培訓啟發新視野
2025-11-13屏東講堂知賓培訓 樹立佛光人專業形象
2025-11-13香雲寺關懷社區 參與奧斯汀退伍軍人節遊行觀摩學習
2025-11-13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