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34期菩薩義工研習營 人間菩薩服務即修行
2025-10-03
佛光山第34期菩薩義工研習營於9月27-28日舉行,課程教室跨越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藏經樓進行,來自各地200餘位學員齊聚一堂,透過豐富多元的課程與活動,深化義工精神與佛法修持。
開營典禮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持,開示時勉勵義工以慈悲心及智慧心服務大眾,發揮菩薩行者的精神。心保和尚期許義工要學習觀音慈悲、地藏大願、普賢的實踐,並引用《八大人覺經》提醒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從無常體悟無我,累積忍辱、禪定與智慧的力量。心保和尚説:「有方向與目標就不會迷失」,勉勵大眾把握因緣發心立願,在生活中實踐菩薩精神。
報到期間,佛光山義工會策進委員李耀斌以「三好智慧拼圖」讓大家動腦又動心。隨後,義工會副會長滿醍法師課程說明,為學員介紹研習營整體精神與學習目標。還有團體動力活動,藉由互動與合作增進團隊默契與凝聚力。義工會主任慧毅法師透過影片與動作示範,傳授過堂禮儀及佛門用語,讓學員快速融入道場氛圍。
「向四大菩薩學當義工」團體動力課程,由佛光山義工會策進委員郭託有以「如是我聞」「信受奉行」引導義工體驗佛法智慧,探索生命價值。在「四給」與菩薩精神的啟發下,義工彼此互助合作,於生活中落實人間佛教的精神理念,並學習接引更多有緣人。
義工會會長慧屏法師、主任慧毅法師共同主持「認識佛光山及義工會」,讓學員更了解佛光山的宗旨與義工會的運作,並一一回應學員提出的問題。
佛光山工程監院室監院慧鳴法師主講淨土洞窟常設展「看傳統與現代藝術融合」,帶領大眾欣賞傳統與現代藝術的融合,深入探討中西建築差異,從帝國建築的發展到形式開拓,並比較唐宋帝國與歐洲中世紀洞窟的特色。講座兼具學術性與啟發性,讓學員體悟建築承載的歷史智慧與佛教精神。
「點燈祈福」中,慧毅法師帶領大眾於佛前獻燈,象徵點亮心燈啟發智慧與慈悲,藉由光明與善念凝聚,大家共同實踐人間佛教的精神,推動正向與和諧的力量。期許義工在法與行中相互成就,趣向菩薩道。
第二天禮拜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慧屏法師提醒大家,在人生道路上難免會遇上煩惱與困境,只要有佛法智慧指引、不忘初心,便能轉煩惱為菩提。
在法寶堂舉行「我在眾中」講座由臨床心理學家王紹穎主持,主題探討如何在眾中找到自己。強調以正念利他取代自我執著,以包容心取代苛責,學習在委屈情緒中保有覺知,將智慧與慈悲具體實踐在人際互動中。他提醒義工,菩薩行是從「當下」開始,只要願意,生活即道場,服務即修行。兩位與談人的生命故事,也展現佛法帶來的正向、反思與轉念,正逐步影響著社會大眾。
隨後至大覺堂觀賞「詩畫草原-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義工們開心又感動,在研習中遇上這麼難能可貴的饗宴。
結營典禮於大覺堂舉行,禮請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致詞表示,來大覺堂欣賞表演,本身就是一種義工行,因為參與其中、莊嚴道場,便是布施與護持。接著提到花蓮的災難,佛光山即時送物資,佛光會啟動救災,9月27日已有佛光人、青年、童軍投入災區,「鏟子菩薩」幫忙清淤泥。
此次研習營不僅強化義工的佛法知識與實務技能,更促進彼此交流與成長,為佛光山義工團隊注入新的活力,展現集體智慧,創造生命價值,推動人間淨土,圓滿菩提。
開營典禮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持,開示時勉勵義工以慈悲心及智慧心服務大眾,發揮菩薩行者的精神。心保和尚期許義工要學習觀音慈悲、地藏大願、普賢的實踐,並引用《八大人覺經》提醒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從無常體悟無我,累積忍辱、禪定與智慧的力量。心保和尚説:「有方向與目標就不會迷失」,勉勵大眾把握因緣發心立願,在生活中實踐菩薩精神。
報到期間,佛光山義工會策進委員李耀斌以「三好智慧拼圖」讓大家動腦又動心。隨後,義工會副會長滿醍法師課程說明,為學員介紹研習營整體精神與學習目標。還有團體動力活動,藉由互動與合作增進團隊默契與凝聚力。義工會主任慧毅法師透過影片與動作示範,傳授過堂禮儀及佛門用語,讓學員快速融入道場氛圍。
「向四大菩薩學當義工」團體動力課程,由佛光山義工會策進委員郭託有以「如是我聞」「信受奉行」引導義工體驗佛法智慧,探索生命價值。在「四給」與菩薩精神的啟發下,義工彼此互助合作,於生活中落實人間佛教的精神理念,並學習接引更多有緣人。
義工會會長慧屏法師、主任慧毅法師共同主持「認識佛光山及義工會」,讓學員更了解佛光山的宗旨與義工會的運作,並一一回應學員提出的問題。
佛光山工程監院室監院慧鳴法師主講淨土洞窟常設展「看傳統與現代藝術融合」,帶領大眾欣賞傳統與現代藝術的融合,深入探討中西建築差異,從帝國建築的發展到形式開拓,並比較唐宋帝國與歐洲中世紀洞窟的特色。講座兼具學術性與啟發性,讓學員體悟建築承載的歷史智慧與佛教精神。
「點燈祈福」中,慧毅法師帶領大眾於佛前獻燈,象徵點亮心燈啟發智慧與慈悲,藉由光明與善念凝聚,大家共同實踐人間佛教的精神,推動正向與和諧的力量。期許義工在法與行中相互成就,趣向菩薩道。
第二天禮拜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慧屏法師提醒大家,在人生道路上難免會遇上煩惱與困境,只要有佛法智慧指引、不忘初心,便能轉煩惱為菩提。
在法寶堂舉行「我在眾中」講座由臨床心理學家王紹穎主持,主題探討如何在眾中找到自己。強調以正念利他取代自我執著,以包容心取代苛責,學習在委屈情緒中保有覺知,將智慧與慈悲具體實踐在人際互動中。他提醒義工,菩薩行是從「當下」開始,只要願意,生活即道場,服務即修行。兩位與談人的生命故事,也展現佛法帶來的正向、反思與轉念,正逐步影響著社會大眾。
隨後至大覺堂觀賞「詩畫草原-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義工們開心又感動,在研習中遇上這麼難能可貴的饗宴。
結營典禮於大覺堂舉行,禮請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致詞表示,來大覺堂欣賞表演,本身就是一種義工行,因為參與其中、莊嚴道場,便是布施與護持。接著提到花蓮的災難,佛光山即時送物資,佛光會啟動救災,9月27日已有佛光人、青年、童軍投入災區,「鏟子菩薩」幫忙清淤泥。
此次研習營不僅強化義工的佛法知識與實務技能,更促進彼此交流與成長,為佛光山義工團隊注入新的活力,展現集體智慧,創造生命價值,推動人間淨土,圓滿菩提。
最新消息
禪文化之旅踩線團 發揮實驗精神探索佛光山
2025-10-06明華園大戲開鑼 佛館上演《獅子王》
2025-10-06瓜冷七校200學子齊聚東禪寺 考生祈福會信心啟航迎考
2025-10-06新馬寺佛光普照 1500人慶中秋
2025-10-06愛丁堡大學典藏《圖典》 曼城佛光山促進文化交流
2025-10-06慈恩寺中秋朝山祈福 災後撫慰人心
2025-10-06松二分會幸福傳愛 恩典護理之家洋溢溫馨
2025-10-06中秋月圓.蓮花心香 童心手作蓮花燈實踐三好精神
2025-10-06香雲寺慶奧斯汀佛光日 音樂與文化交織
2025-10-06佛光人捐贈稻米 傳遞溫暖與祝福
2025-10-06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