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心靈補給 > 佛學講座> 從《阿含經》看人間佛教 佛法的生活實踐與解脫智慧

佛學講座

字級

從《阿含經》看人間佛教 佛法的生活實踐與解脫智慧

【人間社 黃惠雯 苗栗報導】 2025-08-10
8月9日宏法社舉辦美化人生佛學講座,禮請佛光山修持監院室女眾禪學堂副堂主永中法師,以「閱讀《阿含》—人間佛陀‧眾生的光明」為題,追溯人間佛教的思想源頭,並探討佛陀的教法如何為世間帶來光明與解脫,超過70位的信眾到場聆聽。

永中法師指出,佛陀初證悟時所宣講的《華嚴經》境界高深,眾生難以領會。佛陀觀察到眾生根機不同,為使教法普遍,慈悲選擇從最根本、貼近生活的教法入手,旨在幫助眾生解決實際問題,追求幸福安樂、離苦得樂。

《阿含經》意為「傳承」,是佛陀人間教化、修行的真實記錄,其核心為「四聖諦:苦、集、滅、道」。法師強調,世間充滿無量苦,現代社會尤其複雜,若無智慧難辨實相。佛陀教導我們需認知苦的本質,並尋求滅苦之道,截斷輪迴關鍵在於覺察因「觸」而生的「受」,若能認知感受無常、變化,不執著,便能破除煩惱,脫離輪迴。

法師談到「三法印」的無常、無我,為理解生命實相的基石,唯「中道」通往解脫。中道不是折衷,而是能容納、轉化的智慧,要理解「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緣起法則,洞察萬物剎那變化,安住當下。

人間佛教的核心為「行佛」,將佛陀慈悲智慧教法應用於日常。這不是理論,更是佛陀自身實修實證、可行可證的解脫之道。法師說到「自心和悅」是開端,自身歡喜方能利他,修行重「聞、思、修」,需「內正思惟」,以「正念」貫穿行住坐臥,覺察呼吸,是回歸當下最簡便法門。

永中法師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墨寶「向前有路,光明在望」為總結,勉勵大眾面對困難不必畏懼,只要秉持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勇敢地向前邁進,不可思議的力量,與光明便會隨之湧現。提到佛陀與星雲大師是眾生最大的依靠,應當對自己有大信心,在人間實踐佛法,共同為世間帶來光明與希望。

興華高中老師張智欣分享,講座內容最讓他印象深刻,是佛陀的「習慣修行」不是一時的熱忱,而是日復一日的實踐,不是高談闊論,而是在生活細節的用心。「向前有路,光明在望」像是一盞燈,提醒自己無論遇到什麼境況,都要往前走,因為希望往往就在不遠處。很多人學佛,是為了離苦得樂,卻容易忽略了「當下」的價值,忘了快樂不在遙不可及的未來,而是在每一個用心地覺察和踏實生活的此刻。
12345678910第3 / 200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