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培訓為一線教師提供實用教學資源,以期更好地弘揚佛法,利益學子。 人間社記者Nina攝
圖說:雪梨大學教育與社會工作學院講師Remy Low博士(中)以「佛教教學法」為題,闡述佛陀運用善巧方便的智慧。 人間社記者Nina攝
圖說:資深SRE教師Vivien Wong(中)分享教學資源的運用心得,示範如何善用南天寺SRE教學平台。 人間社記者趙聞暄攝
圖說:課程中教師們積極互動。 人間社記者趙聞暄攝
圖說:眾人於丹墀歡喜合影。 人間社記者趙聞暄攝善巧方便傳菩提 南天寺特殊宗教教育教師研習營圓滿
2024-11-28
為提升特殊宗教教育(SRE)教師的專業素養,佛光山南天寺於11月24日舉辦教師研習營,共17人參加,探討佛教教學方法在現代教育中的運用。透過專業講座與工作坊形式,深入探討教學技巧與教材研發,為一線教師提供實用教學資源,以期更好地弘揚佛法,利益學子。
雪梨大學教育與社會工作學院高級講師Remy Low博士以「佛教教學法」為題,闡述佛陀運用善巧方便的智慧,指出教學應依據學習者背景、身分及處境,靈活調適教學內容與模式。他援引《中部尼柯耶》及《相應部尼柯耶》經典,說明佛陀如何藉由對話、重複及譬喻,將深奧義理轉為淺顯易懂的教授。
博士特別讚歎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推動佛教現代化的智慧,大師以文化、教育、慈善、共修等多元面向推動全球弘法事業,充分展現大乘佛教善巧方便的精神。觀察南天寺對人間佛教的實踐,他以醫療為喻,形容道場宛如設備齊全的藥房,不僅從佛教教義中汲取智慧,更能因應現代人需求,靈活運用各種方便法門,讓佛法契理契機地走入人群。
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覺舫法師主講「教導正法的價值」。法師以三個核心問題引領學員省思:弘法育才的價值為何?如何確保正法傳承?六度波羅蜜如何指導教學實踐?覺舫法師強調,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不僅是修行的指南,更是教學的重要準則。法師並介紹《菩提心燈》系列故事,展示如何將佛法真諦化為生動教材,引導學子培植正信價值觀。
南天寺SRE專案負責人知理法師以清晰且生活化的方式,詮釋「四聖諦」及「八正道」的核心教理。四聖諦作為根本佛法,是所有佛教SRE教師應深入了解並掌握的內容。同時,南天寺小學課程大綱《行佛》的第四學期重點正是圍繞四聖諦展開,為學生提供學習佛法智慧的重要契機。在課程中,法師深入剖析「苦」的本質及來源,並講解如何透過「八正道」實踐來達至解脫。在互動環節中,探索如何將抽象的理論具體化,融入有趣且實用的課堂活動,為學生提供啟發與實踐的契機。
資深SRE教師Vivien Wong分享教學資源的運用心得,示範如何善用南天寺SRE教學平台,將教材轉化為學生易於吸收的單元,並結合多媒體資源,提升課程吸引力。他特別指出,現代教學應善用科技,但核心仍在於傳達佛法的慈悲與智慧。
課程引發教師熱烈迴響。來自北雪梨道場的Eva老師表示:「教學相長,每次備課都是重新學習的機會。透過教學,不僅能傳遞善法予學子,自己更在過程中獲得成長。」執教三年的Sandy老師則分享,此次研習讓她對引導叛逆期青少年認識佛法有了新的體會,即使學生對信仰抱持疑惑,教師仍可從生活實例切入,展現佛法智慧。
雪梨大學教育與社會工作學院高級講師Remy Low博士以「佛教教學法」為題,闡述佛陀運用善巧方便的智慧,指出教學應依據學習者背景、身分及處境,靈活調適教學內容與模式。他援引《中部尼柯耶》及《相應部尼柯耶》經典,說明佛陀如何藉由對話、重複及譬喻,將深奧義理轉為淺顯易懂的教授。
博士特別讚歎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推動佛教現代化的智慧,大師以文化、教育、慈善、共修等多元面向推動全球弘法事業,充分展現大乘佛教善巧方便的精神。觀察南天寺對人間佛教的實踐,他以醫療為喻,形容道場宛如設備齊全的藥房,不僅從佛教教義中汲取智慧,更能因應現代人需求,靈活運用各種方便法門,讓佛法契理契機地走入人群。
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覺舫法師主講「教導正法的價值」。法師以三個核心問題引領學員省思:弘法育才的價值為何?如何確保正法傳承?六度波羅蜜如何指導教學實踐?覺舫法師強調,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不僅是修行的指南,更是教學的重要準則。法師並介紹《菩提心燈》系列故事,展示如何將佛法真諦化為生動教材,引導學子培植正信價值觀。
南天寺SRE專案負責人知理法師以清晰且生活化的方式,詮釋「四聖諦」及「八正道」的核心教理。四聖諦作為根本佛法,是所有佛教SRE教師應深入了解並掌握的內容。同時,南天寺小學課程大綱《行佛》的第四學期重點正是圍繞四聖諦展開,為學生提供學習佛法智慧的重要契機。在課程中,法師深入剖析「苦」的本質及來源,並講解如何透過「八正道」實踐來達至解脫。在互動環節中,探索如何將抽象的理論具體化,融入有趣且實用的課堂活動,為學生提供啟發與實踐的契機。
資深SRE教師Vivien Wong分享教學資源的運用心得,示範如何善用南天寺SRE教學平台,將教材轉化為學生易於吸收的單元,並結合多媒體資源,提升課程吸引力。他特別指出,現代教學應善用科技,但核心仍在於傳達佛法的慈悲與智慧。
課程引發教師熱烈迴響。來自北雪梨道場的Eva老師表示:「教學相長,每次備課都是重新學習的機會。透過教學,不僅能傳遞善法予學子,自己更在過程中獲得成長。」執教三年的Sandy老師則分享,此次研習讓她對引導叛逆期青少年認識佛法有了新的體會,即使學生對信仰抱持疑惑,教師仍可從生活實例切入,展現佛法智慧。
最新消息
台灣永續大學獎 佛大榮獲ESG環境管理領袖獎
2025-11-10亞庇民眾為地球復蔬公益路跑 跑出健康跑出愛
2025-11-10人間佛教生死達觀 慧開法師傳授生命永續經營心法
2025-11-10三好咖啡交流之旅 寓教於樂感受咖啡文化
2025-11-10曼谷佛光人一日修持 淨化提升身心靈
2025-11-10《台灣超人》紐約放映 家長與孩童讚生命力量
2025-11-10香雲寺皈依典禮 佛子展開修行新頁
2025-11-10佛光人舉辦論壇 分享自利利他的妙方
2025-11-10《星雲大師全集》專題講座 彰化教師齊聲發願
2025-11-10澳門歌聲遊戲傳三好 長者感受生命價值
2025-11-10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