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心保和尚開示如何與心對談
2022-06-07
佛光山惠中寺年度「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6月5日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講「與心對談」。心保和尚強調,心念就是你的世界,能夠體會心無常、無我,就能發揮心的力量去除煩惱,找到心的主人,就可以自己作主,其中,專注與修行是最佳解方。
心保和尚表示,所謂心,就是思想、念頭、觀念、心境、理智、感受、記憶及辨別能力等等的累積,假名為心。所以,心是緣起、無自性,既能生煩惱也能造業,但也能修行與體悟。星雲大師教我們要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透過實踐三好展現正能量,進而擺脫煩惱。
心保和尚指出,心念是微細相續,仁王護國般若經描述「一念為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念念不住,要透過禪定與專注的訓練,才能體會心的無常變化。體會心的無常,就不會「以假作真」,就能免去諸多煩惱。並舉佛陀藉觀照與解脫的智慧相印,來提醒大眾正確修行之道。
心保和尚說,如果能從觀照、體驗,確實了解世間就是夢幻泡影,才能踏上解脫之路。經云:「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很多人被貪欲毀掉一生,如果能少欲無為,身心就能自在。並以印度老翁被蛇咬為例,因一時起瞋心,以致延誤保貴的就醫時間在捉蛇並將它咬死上,進而身亡,說明貪瞋為害之甚。
心保和尚表示,我們要常觀照自己的心,要清楚心的狀態,心是總合、會生煩惱、會造業,雖然如此,心亦可修行、可以覺悟,心與真理實相等無差別,心的本來面目等同於世間,因為世間一直在變化、世間無常、世間生滅,我們若能從中體悟到空性的智慧,身心就會自在,不會被煩惱影響。
心保和尚勉勵大眾,心與佛等無差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他說,修行最主要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在日常生活中以正念、正見行三好,滴水雖微可以穿石,不要小看自己的念頭,每一個正念都是將來成佛的因緣,並期許大眾「不忘初心,成佛有餘」。
心保和尚表示,所謂心,就是思想、念頭、觀念、心境、理智、感受、記憶及辨別能力等等的累積,假名為心。所以,心是緣起、無自性,既能生煩惱也能造業,但也能修行與體悟。星雲大師教我們要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透過實踐三好展現正能量,進而擺脫煩惱。
心保和尚指出,心念是微細相續,仁王護國般若經描述「一念為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念念不住,要透過禪定與專注的訓練,才能體會心的無常變化。體會心的無常,就不會「以假作真」,就能免去諸多煩惱。並舉佛陀藉觀照與解脫的智慧相印,來提醒大眾正確修行之道。
心保和尚說,如果能從觀照、體驗,確實了解世間就是夢幻泡影,才能踏上解脫之路。經云:「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很多人被貪欲毀掉一生,如果能少欲無為,身心就能自在。並以印度老翁被蛇咬為例,因一時起瞋心,以致延誤保貴的就醫時間在捉蛇並將它咬死上,進而身亡,說明貪瞋為害之甚。
心保和尚表示,我們要常觀照自己的心,要清楚心的狀態,心是總合、會生煩惱、會造業,雖然如此,心亦可修行、可以覺悟,心與真理實相等無差別,心的本來面目等同於世間,因為世間一直在變化、世間無常、世間生滅,我們若能從中體悟到空性的智慧,身心就會自在,不會被煩惱影響。
心保和尚勉勵大眾,心與佛等無差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他說,修行最主要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在日常生活中以正念、正見行三好,滴水雖微可以穿石,不要小看自己的念頭,每一個正念都是將來成佛的因緣,並期許大眾「不忘初心,成佛有餘」。
最新消息
2025北區供僧道糧總回向 僧信同心共建佛國
2025-09-21南區供僧道糧總回向 感念護持功德殊勝
2025-09-21北區供僧道糧總回向 深植出世菩提善因
2025-09-21自然永續專員培訓 玉里林地實習淨心護生態
2025-09-21越南拜頂寺參訪南天寺 見證教育培養人才成果
2025-09-21岡山講堂健康講座 探討運動對巴金森病的好處
2025-09-21台南北區分會校園講座 慈輝班學習拒毒守護健康人生
2025-09-21南天大學十四載深耕培育英才 畢業生學有所成
2025-09-21【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佛法的管理法㉒
2025-09-21法寶寺「陳俊吉膠彩佛畫個展」 展演全露法王身意境
2025-09-21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