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心靈補給 > 佛學講座> 台北道場講座 郝樂為談身心更新

佛學講座

字級

台北道場講座 郝樂為談身心更新

【人間社 黃令蕙 台北報導】 2025-08-07
「人間佛教如何改變一位美國教授的人生程式呢?」佛光山台北道場於8月6日舉辦「身心更新不是神話」講座,邀請美國佛羅里達州大西洋大學教授暨國際佛光會檀講師郝樂為主講,透過自身經歷,闡述佛光山人間佛教理念有助於身心更新,吸引近120人參與。

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表示,大家歡喜聆聽郝樂為分享人生經歷,來自美國的他,中文相當流利,尤其是他學習人間佛教改變人生,值得學習。

郝樂為表示,有了佛法就可以更新自我。他從事古文研究的壓力非常大,與大家的情況應該相似,因為生活中充滿各種壓力,需要去道場修行。感謝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在美國建立邁阿密道場,參加佛光山的共修法會有助於提升抗壓能力,至目前為止,他一直透過參加共修法會和拜懺維護健康。

郝樂為指出,智商(IQ)在11歲時已固定。賓州州立大學針對EQ所進行的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小朋友在幼稚園時已經懂得實踐「三好」,他大學畢業的機率將增加一倍以上。因此,只要孩子能學習「三好」與「四給」,其他方面自然會順利發展。最重要的是教導他們大師所提倡的人間佛教理念。

如何改變自己呢?郝樂為說,科學認為人是無法重新開始,他於2023年出版的著作《Buddhism and the Body》指出,打坐不僅對身心有益,更擴大對打坐的認知,不僅是盤腿,而是參與日常生活的一種心態。短期正念打坐培訓對大腦和免疫功能有可論證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冥想可能以積極的方式改變大腦和免疫功能。

有人提問:教授作為西方人成為佛教徒,是否曾信仰過其他宗教?郝樂為表示,生長於天主教家庭,由於他從小就吃素,5歲時有人拿雞肉給他吃,竟哭得非常傷心。1992年開始學佛後,發現佛教是最適合他的宗教;走進佛光山後,才真正明白如何將佛法運用於生活中。

林靜玉回饋說,從青銅器上的圖騰中,可以看見古人藉由祭拜祖先、尋求信仰力量來面對生命挑戰的智慧,與現代人在信仰中尋求心靈安定的力量如出一轍。這場跨越考古、歷史與宗教的對話,不僅深化對佛教在中國發展歷史的理解,也肯定佛光人對弘法「四大宗旨」與「三好四給」理念的現代意義。「信仰」不僅是心靈的寄託;「佛法」更是身心安住的不二法門。

鄭婉齡回饋表示,青銅器的出土文獻,讓人明白古人對天地、祖先、神明的敬畏與信仰,也是挑戰困難的力量來源。從郝樂為的生命體證,感受到青銅器的紋飾不再只是古董,禮佛拜懺也不是形式上的儀式,而是將外在的文化、象徵與價值觀,深刻內化的過程。
2021222324252627282930第20 / 200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