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加拿大安大略省公民與多元文化部舉辦「義工服務獎,8位多倫多佛光人、佛光童軍共享榮耀,知觀法師代表常住前往祝福。 人間社記者闕曉菁攝
圖說:加拿大安大略省公民與多元文化部舉辦「義工服務獎,表揚來自教育、醫院、童軍、宗教社團、弱勢團體等各領域義工近300人與會。 人間社記者闕曉菁攝
圖說:作者Colin A. McClean表示,他曾在義工的幫助下走出低潮,獲得重新再站起來的力量。 人間社記者闕曉菁攝
圖說:20年來在滴水坊與佛光書局服務的黃慧卿(中),總是笑臉迎接每一位來寺大眾,她從議員手上接下義工勳章。 人間社記者闕曉菁攝
圖說:從小在龍獅團長大的George Chen(左),與Jada Chau(右)一樣都是佛光童軍,透過身體力行展現年輕一代的三好精神。 人間社記者闕曉菁攝
圖說:左一起:George Chen、黃慧卿、李妙珠、劉勵鈞、趙愛蓮;黃煜強(右4)、衛廕雄(右3)、Jada Chau(右2)共享榮耀,知觀法師代表常住前往祝福,並感謝義工菩薩發心。 人間社記者闕曉菁攝加拿大安省義工服務獎 多倫多八位佛光人獲表揚
2025-09-13
加拿大安大略省公民與多元文化部舉辦「義工服務獎(Ontario Volunteer Service Awards)」,表揚來自教育、醫院、童軍、宗教社團、弱勢團體等各領域義工,9月10日齊聚密西沙加會議中心(Mississauga Convention Centre),近300人與會,8位多倫多佛光人、佛光童軍共享榮耀,多倫多佛光山監院知觀法師代表常住前往祝福,並感謝義工菩薩發心。
今年共有1132個組織、759名青年與4623名成人獲表揚,共分40個場次舉行,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義工總服務時長高達2674年,年紀層從9歲到80歲,服務年資從2年到60年以上,部分來自多元族裔與信仰,展現加拿大多元文化背景特色。
頒獎典禮上,邀請過去曾獲幫助的一位作者Colin A. McClean致詞表示,「你們不只是義工,你們是讓這個世界更好。」他曾在義工的幫助下走出低潮,獲得重新再站起來的力量;許多省議員紛紛表達,因為義工的奉獻,讓社會更加安定、友善而強大。
今年共有8位佛光人、童軍獲獎,擔任義工28年的衛廕雄、趙愛蓮夫妻,不論身在滿地可或多倫多,都護持佛光山,連同女兒承接列治文山分會會長,第三代都是佛光童軍,信仰傳承榜樣。
黃煜強在道場服務21年,從文宣攝影組捕捉每個活動紀錄,到交通組組長在大雪中確認行車安全和引導信眾,以及龍獅團的「大頭佛」與佛光會理事,全因常住需要就承擔什麼角色,對他而言,一切都是為了接引大眾親近佛法,「當義工讓我很開心!」
「進到佛光山,我知道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劉勵鈞是萬錦第二分會會長,同時身兼知賓組、大寮供菜組,17年來投身義工服務,她笑說雖然辛苦但也很幸福,付出奉獻的過程如同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說「忙就是營養」,也發現自己「越活越年輕」。
同樣是佛光會理事、20年來在滴水坊與佛光書局服務的黃慧卿,總是笑臉迎接每一位來寺大眾,本身是越南華僑的她,當有訪客需求,都是第一線服務大眾。承擔副會長的李妙珠,煮得一手好菜,是萬錦佛光緣滴水坊不可或缺的助手。再者是青少年組,從小在龍獅團長大的George Chen,現在已經是沈穩的助教團之一,另外一個身分與Jada Chau一樣都是佛光童軍,透過身體力行展現年輕一代的三好精神。
現場有許多安大略省政府代表人士參與,知觀法師也向旅遊暨文化部門代表Tiffenni Wilkinson交流,了解如何將多倫多佛光山作為旅遊景點推薦事宜,期盼透過更多管道宣傳人間佛教。
今年共有1132個組織、759名青年與4623名成人獲表揚,共分40個場次舉行,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義工總服務時長高達2674年,年紀層從9歲到80歲,服務年資從2年到60年以上,部分來自多元族裔與信仰,展現加拿大多元文化背景特色。
頒獎典禮上,邀請過去曾獲幫助的一位作者Colin A. McClean致詞表示,「你們不只是義工,你們是讓這個世界更好。」他曾在義工的幫助下走出低潮,獲得重新再站起來的力量;許多省議員紛紛表達,因為義工的奉獻,讓社會更加安定、友善而強大。
今年共有8位佛光人、童軍獲獎,擔任義工28年的衛廕雄、趙愛蓮夫妻,不論身在滿地可或多倫多,都護持佛光山,連同女兒承接列治文山分會會長,第三代都是佛光童軍,信仰傳承榜樣。
黃煜強在道場服務21年,從文宣攝影組捕捉每個活動紀錄,到交通組組長在大雪中確認行車安全和引導信眾,以及龍獅團的「大頭佛」與佛光會理事,全因常住需要就承擔什麼角色,對他而言,一切都是為了接引大眾親近佛法,「當義工讓我很開心!」
「進到佛光山,我知道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劉勵鈞是萬錦第二分會會長,同時身兼知賓組、大寮供菜組,17年來投身義工服務,她笑說雖然辛苦但也很幸福,付出奉獻的過程如同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說「忙就是營養」,也發現自己「越活越年輕」。
同樣是佛光會理事、20年來在滴水坊與佛光書局服務的黃慧卿,總是笑臉迎接每一位來寺大眾,本身是越南華僑的她,當有訪客需求,都是第一線服務大眾。承擔副會長的李妙珠,煮得一手好菜,是萬錦佛光緣滴水坊不可或缺的助手。再者是青少年組,從小在龍獅團長大的George Chen,現在已經是沈穩的助教團之一,另外一個身分與Jada Chau一樣都是佛光童軍,透過身體力行展現年輕一代的三好精神。
現場有許多安大略省政府代表人士參與,知觀法師也向旅遊暨文化部門代表Tiffenni Wilkinson交流,了解如何將多倫多佛光山作為旅遊景點推薦事宜,期盼透過更多管道宣傳人間佛教。
最新消息
印度沙彌學園出家典禮 沙彌發願復興印度佛教
2025-11-21紐西蘭北島攜手校園 為地球種植600棵樹
2025-11-21Avonside女子高中路跑 為環保植樹獻心力
2025-11-21冬季聲樂發表會 慈恩寺舉辦
2025-11-21法華禪寺迎來佛教文化探索團 肯定人間佛教魅力
2025-11-21松山第六分會敬老關懐 體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2025-11-21佛光大學圖資長陳麒元 出任EI索引國際期刊主編
2025-11-21鳳霞國小校園講座 從人際看和諧人間
2025-11-21南華大學棒球隊授旗祈福 蓄勢待發力拼大專盃
2025-11-21成福國小生命教育十堂課 學子打開世界的窗
2025-11-21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