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全體大合影。 人間社記者楚顏靜攝
圖說:慧東法師致詞,希望透過這部紀錄片,增進人們對漢傳佛教及「人間佛教」的理解。 人間社記者楚顏靜攝
圖說:主持人Daniel Veidlinger開場致詞。 人間社記者楚顏靜攝
圖說:Daniel Veidlinger與觀眾提問,由慧東法師及蘭卡斯特教授回答。 人間社記者楚顏靜攝
圖說:紀錄片提及,西來寺的獨特性在於空間設計完全以人為本、為人所用,致力於本土化,不僅是宗教場所,更是一個促進人們靜心、學習與互動的生活空間。 人間社記者楚顏靜攝
圖說:長約 30 分鐘的紀錄片,以打板及引罄聲緩緩揭開序幕,並搭配潺潺流水、鳥鳴與笛聲,帶領觀眾俯瞰或駐足細賞西來寺的建築。 人間社記者楚顏靜攝
圖說:現場交流熱絡。 人間社記者楚顏靜攝
圖說:30分鐘的紀錄片,以打板及引罄聲緩緩揭開序幕,並搭配潺潺流水、鳥鳴與笛聲,帶領觀眾俯瞰或駐足細賞西來寺的建築。 人間社記者楚顏靜攝西來寺紀錄片首映 超越建築凝聚人心
2025-09-10
「以建築凝聚人心。」非營利組織 Sharing Sacred Spaces致力於推動以宗教建築作為跨信仰交流的橋梁,促進理解與互信。佛光山西來寺被選為該系列首個宗教場所,並於9月7日在西來寺法堂舉行首映活動,播放英文紀錄片《信仰的建築:佛教——西來寺》(The Architecture of Faith: Buddhism—A Hsi Lai Temple Documentary Screening)。當日120人參與,並設有問答環節,讓觀眾得以更深入體會西來寺建築所蘊含的人文精神,以及人間佛教的內涵。
出席嘉賓包括導演Quinn Winchell、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終身榮譽教授路易斯·蘭卡斯特(Dr. Lewis R. Lancaster)、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加州州立大學奇科分校(CSU Chico)比較宗教與人文系主任Daniel Veidlinger、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會長蔡月琴、副會長許珍蓉、祕書長郭雯玲等。
Daniel Veidlinger擔任主持人,在開場致詞時介紹Sharing Sacred Spaces的獨特性,強調其透過不同宗教場所,讓來自不同信仰背景的人們交流互動,將誤解化為理解。他對西來寺同意拍攝及提供協助表示感謝,並讚揚蘭卡斯特教授在佛學研究上的精深。
慧東法師致詞時,對Sharing Sacred Spaces及導演Quinn Winchell表示感謝,西來寺作為北美最大的佛教道場,其弘法不限於美國,佛光山在北美亦設有分院與道場。希望透過這部紀錄片,增進人們對佛教不同宗派的理解,特別是西來寺所代表的漢傳佛教及「人間佛教」,藉由理解他人同時也更認識自己,從而促進世界和平。
30分鐘的紀錄片,以打板及引罄聲緩緩揭開序幕,並搭配潺潺流水、鳥鳴與笛聲,帶領觀眾俯瞰或駐足細賞西來寺的建築。影片穿插慧東法師、美國佛光出版社執行長妙西法師、西來寺社教組慧澤法師的訪談,以及導覽員Chris Richards、Robert Wang、Sacha DeNijs的解說,內容涵蓋佛塔、僧院的起源、四聖諦與八正道教義、浮雕蓮花、法輪圖案的意義、成佛大道福田的涵義、菩薩及佛像的象徵,以及西來寺整體輪廓類似菩提葉的內涵。
紀錄片提及,西來寺的獨特性在於展現人間佛教核心的「慈悲、包容、分享」大乘精神,其空間設計完全以人為本、為人所用,致力於本土化,不僅是宗教場所,更是一個促進人們靜心、學習與互動的生活空間。
在問答環節中Daniel Veidlinger與觀眾提問,由慧東法師及蘭卡斯特教授回答,內容涵蓋人間佛教的定位、佛像的象徵意義,以及人間佛教對現代人的啟發與幫助。
有觀眾表示,紀錄片內容精采,30分鐘讓人意猶未盡,同時關心下一部影片何時上映。也有觀眾詢問蘭卡斯特教授提及的三好學園細節。首次造訪西來寺的Jan Kristofer Z. Romillo對西來寺建築讚歎不已,他表示在塵囂中感受到難得的平靜,尤其對整體建築以菩提葉為輪廓的設計理念印象深刻。
出席嘉賓包括導演Quinn Winchell、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終身榮譽教授路易斯·蘭卡斯特(Dr. Lewis R. Lancaster)、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加州州立大學奇科分校(CSU Chico)比較宗教與人文系主任Daniel Veidlinger、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會長蔡月琴、副會長許珍蓉、祕書長郭雯玲等。
Daniel Veidlinger擔任主持人,在開場致詞時介紹Sharing Sacred Spaces的獨特性,強調其透過不同宗教場所,讓來自不同信仰背景的人們交流互動,將誤解化為理解。他對西來寺同意拍攝及提供協助表示感謝,並讚揚蘭卡斯特教授在佛學研究上的精深。
慧東法師致詞時,對Sharing Sacred Spaces及導演Quinn Winchell表示感謝,西來寺作為北美最大的佛教道場,其弘法不限於美國,佛光山在北美亦設有分院與道場。希望透過這部紀錄片,增進人們對佛教不同宗派的理解,特別是西來寺所代表的漢傳佛教及「人間佛教」,藉由理解他人同時也更認識自己,從而促進世界和平。
30分鐘的紀錄片,以打板及引罄聲緩緩揭開序幕,並搭配潺潺流水、鳥鳴與笛聲,帶領觀眾俯瞰或駐足細賞西來寺的建築。影片穿插慧東法師、美國佛光出版社執行長妙西法師、西來寺社教組慧澤法師的訪談,以及導覽員Chris Richards、Robert Wang、Sacha DeNijs的解說,內容涵蓋佛塔、僧院的起源、四聖諦與八正道教義、浮雕蓮花、法輪圖案的意義、成佛大道福田的涵義、菩薩及佛像的象徵,以及西來寺整體輪廓類似菩提葉的內涵。
紀錄片提及,西來寺的獨特性在於展現人間佛教核心的「慈悲、包容、分享」大乘精神,其空間設計完全以人為本、為人所用,致力於本土化,不僅是宗教場所,更是一個促進人們靜心、學習與互動的生活空間。
在問答環節中Daniel Veidlinger與觀眾提問,由慧東法師及蘭卡斯特教授回答,內容涵蓋人間佛教的定位、佛像的象徵意義,以及人間佛教對現代人的啟發與幫助。
有觀眾表示,紀錄片內容精采,30分鐘讓人意猶未盡,同時關心下一部影片何時上映。也有觀眾詢問蘭卡斯特教授提及的三好學園細節。首次造訪西來寺的Jan Kristofer Z. Romillo對西來寺建築讚歎不已,他表示在塵囂中感受到難得的平靜,尤其對整體建築以菩提葉為輪廓的設計理念印象深刻。
最新消息
佛光會南區年會 佛光人共聚和諧啟航
2025-11-01Nostra Aetate60周年 南天講堂出席宗教對話促進和諧
2025-11-01布袋戲響 慧慈幼兒園樂聚重陽
2025-11-01送暖旭日中心 三好歌聲傳祝福
2025-11-01居鑾佛光首辦考生祈福會 祈願考生順利應考
2025-11-01和興社區一社區一蓮花 傳遞信仰與佛法
2025-11-01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Oral History Journal》國際專欄
2025-11-01以藝術弘法、以創作育心 佛光山印度沙彌學園粉彩與黏土藝術成果發表
2025-11-01佛光人捐贈社福團體吉祥米 傳播真善美與溫暖
2025-11-01普賢寺「琇線造藝」楊琇文個展 文心妙造見禪機
2025-11-01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