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普門寺講座 慧昭法師主講菩提心修學要義
2018-06-16
「『時時刻刻活在當下,善護清淨心』不但是禪門的根本心法,亦可說是整個大乘佛法的精髓,也是整個佛教的根本究竟義。」佛光山普門寺幸福與安樂系列講座6月15日恭請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主講「菩提心的修學要義」。慧昭法師分享修行體悟,如何對治瞋恨心,提昇柔軟慈悲心。法師善用與自身有關的趣事,幽默的說明,與會350位信眾都能心神領會,多有裨益。
慧昭法師表示菩提心的修學要義,主要可分為願菩提、行菩提及勝義菩提。法師強調可於日常生活中廣行六波羅密,以強化願菩提與行菩提,才能漸漸契入勝義菩提。同時用《華嚴經.淨行品》之修行方式,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出坡作務、衣、食、及其他方面,隨時提起正念,用光明面正能量思維,菩提心增長,煩惱自然減少。
至於發願迴向的方法,慧昭法師例舉如睡眠時可祈願祝禱,過堂時可觀想供養,用餐完畢後存感恩心迴向,由此啟發及強化願菩提。無論做什麼事,或遇到任何境界,都能夠時時刻刻提起菩提正念,念念想到一切眾生,而不會只想到自己,無明煩惱自然減少,菩提悲心自然增長,心量將愈來愈廣大,如諸佛菩薩的慈悲心量一般。
慧昭法師特別強調,修行最怕懈怠,一曝十寒,或覺得很煩、無聊而停頓。慧昭法師指出,這些都是負面的習氣,修行就是要「生處轉熟」「熟處轉生」,也就是「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凡事只要能夠持之以恆,並且養成習慣性,就是精進。
慧昭法師表示菩提心的修學要義,主要可分為願菩提、行菩提及勝義菩提。法師強調可於日常生活中廣行六波羅密,以強化願菩提與行菩提,才能漸漸契入勝義菩提。同時用《華嚴經.淨行品》之修行方式,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出坡作務、衣、食、及其他方面,隨時提起正念,用光明面正能量思維,菩提心增長,煩惱自然減少。
至於發願迴向的方法,慧昭法師例舉如睡眠時可祈願祝禱,過堂時可觀想供養,用餐完畢後存感恩心迴向,由此啟發及強化願菩提。無論做什麼事,或遇到任何境界,都能夠時時刻刻提起菩提正念,念念想到一切眾生,而不會只想到自己,無明煩惱自然減少,菩提悲心自然增長,心量將愈來愈廣大,如諸佛菩薩的慈悲心量一般。
慧昭法師特別強調,修行最怕懈怠,一曝十寒,或覺得很煩、無聊而停頓。慧昭法師指出,這些都是負面的習氣,修行就是要「生處轉熟」「熟處轉生」,也就是「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凡事只要能夠持之以恆,並且養成習慣性,就是精進。
最新消息
新馬寺吉祥素宴 千人祈求國泰民安
2023-02-06佛光山光明燈上燈法會 心保和尚開示讓佛法成為心中的明燈
2023-02-06走出疫情邁向光明 佛光山圓福寺500人熱情提燈慶元宵
2023-02-05雲林講堂新春義賣 接引度眾歡喜當義工
2023-02-05均頭與作家有約 聽王文華叔叔說故事
2023-02-05大林講堂三好兒童冬令營 「環保心生活」共結善緣向前行
2023-02-05佛光山2023年燈籠創意彩繪比賽頒獎 畫下心中的美好與祝福
2023-02-05【星雲大師全集16】 佛法真義1/佛法義理㉒
2023-02-05〔三好校園〕永靖國中愛晨讀 真善美樂存感恩
2023-02-04菲佛光會葉建松經絡初階班 帶給社會大眾掌握健康禮物
2023-02-04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