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1月19日 星期三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教師生命教育研習營 AI帶來教育革新期點亮教育之光

教育人文

字級

教師生命教育研習營 AI帶來教育革新期點亮教育之光

【人間社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 2025-07-08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2025年教師生命教育研習營」7月7日結營典禮,主題聚焦「AI時代的教育革新與人文關懷」,與會近500名教師,對於AI實作有進一步了解,更肯定在科技時代中,那來自於人文關懷的溫度。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讚歎大家的發心,此次主席、教師總召吳欽杉透過AI協助擬致詞稿,展現與時俱進,期許一起點亮教育之光。

慈容法師提醒,大家都知道怎樣對學生才是好的,但往往受到自己想法的影響,所以當老師也要修行。每個人個性不同,如何引領學生走上正確的道路,這都需要老師有方法引導。

慈容法師、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世界觀學院創辦人暨首席講師李佳達等頒獎予教師總召、各區召集人北區李秀珍、桃竹苗區左蓓蓓、中區葉淑芬、南區邱照麟,以及各組小組長,感謝發心。中華總會副祕書長有容法師等出席。

連日課程禮請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佛光山女眾禪學堂副堂主永中法師授課。首堂課程中研院院士曾志朗「AI、BI、CI、DI:未來學習科學的展望」,從演化觀點探討人類智慧擴增的可能。30萬年前發展語言,6萬年前出現農耕,小腦開始發展。5萬年前大腦分成左右邊功能不對稱。從「計算」到有後設認知的「算計」能力,分別對應「智」與「慧」。以演化來看,人類智慧進展的動力,一是探索未知,另一是深耕累積的知識。AI如此進步,要能整合才能顯示擴增的智慧 。

靜宜大學校長林思伶「AI時代的人才培育─教與學的重構」,指出AI不只是工具,是一種新語言與文明。世界在改變,教育不能用舊邏輯應對新世界。我們正處於一個「人」與「智慧」在定義的時代。知識不再是儲存的對象,而是共創的過程。面對海量訊息真假難辨,要做責任的判斷者。老師需要行動轉化,成為引導者、啟發者、共創者。

「AI時代思考指南─教育者的下一步」,講師李佳達從密涅瓦大學的思考習慣訓練法中,精選最佳AI應用的思考習慣,可幫助學生學以致用,發揮AI效能,並帶領實際演練。涵蓋結構性問題解決、批判思考、人際互動等。

實作方面,璞學智慧共同創辦人朱元楷透過各式AI工具,帶領操作影像生成,設計動畫角色、聲音,製做英文單字教學短片。數位教學創作者宋睿偉介紹「教師必學五類AI工具」,示範設計國小高年級雙語交通安全教案。

吳欽杉於結營典禮首先念一段致詞稿,內容為科技可以輔助,但只有老師可以真正啟發思考。讓科技成為工具,人文成為底蘊。表示運用AI協助擬3分鐘的致詞稿,原本有AI焦慮,經由此次研習,也有了新的嘗試。

綜合座談有來自澎湖科技大學、台南市省躬國小、讀報教育教師、佛光山佛光大學、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等教師分享,在科技的浪潮下,需要保持清淨心,真正的教育需要自覺。本身需有足夠知識強度,才能問對問題。和學生共學的過程很重要,相信教育的未來是有希望的。
12345678910第1 / 465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