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教師生命教育研習營 AI新時代的「心」力量
2025-07-07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2025年教師生命教育研習營」,近500位教育工作者探索走在時代前端的AI科技運用,也回歸到「心」的方向,7月6日禮拜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抽取法語和大師接心。在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佛光山女眾禪學堂副堂主永中法師引領下,從佛教觀點、創新視角,發現面對AI新時代的「心」力量。
慧傳法師擔任佛光山普門中學董事長,以同為教育工作者的立場,在6日的課程傳遞有溫度的人文關懷。以「老師就是菩薩」,闡述教育者的角色與使命,期勉老師以菩提心投身教化,發願做「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菩薩。教育的本質是引導與啟發,老師不僅傳授知識,更是照亮學生成長道路的明燈。正如泰戈爾所言:「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老師若具備菩薩的悲智願行,便能成為引領眾生離苦得樂的善知識。
慧傳法師以星雲大師年少出家、立願生生世世為僧的故事,強調教育者應明白自己的初心與使命。每個學生的因緣與性格皆不同,須耐心耕耘,即便一時無法轉化,也不應氣餒,因為教育的影響往往在日後悄然發酵。以「不忘初心」、「不請之友」、「不念舊惡」、「不變隨緣」,勉勵學習菩薩精神,轉隨緣為隨願,以願力與智慧成就眾生。
學生因用ChatGPT交作業被當時有所聞,AI與教育倫理間的擺盪真如洪水猛獸嗎?5日晚間,慧知法師從「如何扮演學生與AI之間的好老師」,探討教師如何成為學生與AI之間的善知識。慧知法師說明,ChatGPT給的答案來自大數據,是大部分人的看法,一旦接受,相同答案以後出現機率會更高。若沒有覺性,就會一頭栽進去,不斷被均化。強調AI是輔助工具,不是決策機制,真正的決策機制是有創意的人類。
AI有其優勢也帶來危機,且不可避免的讓傳統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備受挑戰,提升人類思想創意的獨特價值是未來可努力的方向。面對AI,要無相看待、無念思惟,以及「不忘初心」,記得最初解決問題的目的為何,最後自我決策,也就最重要的自我肯定。「AI的世界裡,懂修行才是王道」。
6日晚間暫時放下科技瞬息萬變的喧囂,找到心中片刻的寧靜。永中法師在「AI『新』力量&禪修『心』力量」中,說明AI的出現替人類帶來便利,最初也是為了服務眾生。但當科技愈發達時,不是把所有的東西外包給AI,與其未來依賴AI,更應在現在好好靠自己。如今大家太習慣快速的滑動,即時回應與片段資訊,讓人逐漸失去深刻理解與專注能力,難以真正靜下心做一件事。禪修就是在一切時一切處,讓心安住在當下,找回內在的穩定與清明。
播放大師開示「念清淨」,大師叮嚀,舉心動念都得清淨,那就最安樂、最歡喜的。永中法師引導大家調身、調息,體驗15分鐘的靜坐,感受禪修帶來的平靜。
慧傳法師擔任佛光山普門中學董事長,以同為教育工作者的立場,在6日的課程傳遞有溫度的人文關懷。以「老師就是菩薩」,闡述教育者的角色與使命,期勉老師以菩提心投身教化,發願做「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菩薩。教育的本質是引導與啟發,老師不僅傳授知識,更是照亮學生成長道路的明燈。正如泰戈爾所言:「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老師若具備菩薩的悲智願行,便能成為引領眾生離苦得樂的善知識。
慧傳法師以星雲大師年少出家、立願生生世世為僧的故事,強調教育者應明白自己的初心與使命。每個學生的因緣與性格皆不同,須耐心耕耘,即便一時無法轉化,也不應氣餒,因為教育的影響往往在日後悄然發酵。以「不忘初心」、「不請之友」、「不念舊惡」、「不變隨緣」,勉勵學習菩薩精神,轉隨緣為隨願,以願力與智慧成就眾生。
學生因用ChatGPT交作業被當時有所聞,AI與教育倫理間的擺盪真如洪水猛獸嗎?5日晚間,慧知法師從「如何扮演學生與AI之間的好老師」,探討教師如何成為學生與AI之間的善知識。慧知法師說明,ChatGPT給的答案來自大數據,是大部分人的看法,一旦接受,相同答案以後出現機率會更高。若沒有覺性,就會一頭栽進去,不斷被均化。強調AI是輔助工具,不是決策機制,真正的決策機制是有創意的人類。
AI有其優勢也帶來危機,且不可避免的讓傳統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備受挑戰,提升人類思想創意的獨特價值是未來可努力的方向。面對AI,要無相看待、無念思惟,以及「不忘初心」,記得最初解決問題的目的為何,最後自我決策,也就最重要的自我肯定。「AI的世界裡,懂修行才是王道」。
6日晚間暫時放下科技瞬息萬變的喧囂,找到心中片刻的寧靜。永中法師在「AI『新』力量&禪修『心』力量」中,說明AI的出現替人類帶來便利,最初也是為了服務眾生。但當科技愈發達時,不是把所有的東西外包給AI,與其未來依賴AI,更應在現在好好靠自己。如今大家太習慣快速的滑動,即時回應與片段資訊,讓人逐漸失去深刻理解與專注能力,難以真正靜下心做一件事。禪修就是在一切時一切處,讓心安住在當下,找回內在的穩定與清明。
播放大師開示「念清淨」,大師叮嚀,舉心動念都得清淨,那就最安樂、最歡喜的。永中法師引導大家調身、調息,體驗15分鐘的靜坐,感受禪修帶來的平靜。
最新消息
從健走到靜心 社區婦女團體西方寺體驗茶禪
2025-09-30九個太陽VS冰皮月餅 光明寺三好中文學校慶中秋
2025-09-30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視察交流團 訪問光明大學
2025-09-30波士頓響應蔬食A計劃 推廣素食環保愛地球
2025-09-30南天寺環保植樹 美化社區回饋大地
2025-09-30法寶寺佛學講座 心保和尚領眾邁向智慧
2025-09-30溫哥華佛光人 中秋把手做漂漆
2025-09-30台北道場響應救援機制 赴花蓮協助災區重建
2025-09-30慧慈寺佛學講座 導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
2025-09-30佛光大學蔬食系師生前進花蓮光復 義煮熱食暖心援災
2025-09-30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