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非佛教徒視角 看心懷度眾慈悲願的大師
2023-02-19
提到星雲大師,大眾所想到的是他畢生弘法利生的貢獻,除了這些已經廣為人知的,在2月19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讚頌會「話說星雲大師」第二場,從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濤、著名資深媒體人李艷秋、佛光山信徒代表趙辜懷箴,從信徒、非信徒,以及佛教徒、非佛教徒視角所看到的大師,不僅有著真誠的一面,更是心繫兩岸和平,為此夜不成眠,有著為天下蒼生的慈悲。
莫言暢談心中的星雲大師,初識大師是在香港中文大學的演講上,大師談笑風生讓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師以通俗易懂語言來啟迪聽眾,用博大透徹來闡述對佛教的理解,可說最有智慧的宗教家。」
莫言說他的心跟大師的心是相通,對大師的言論和行為深深能理解,願意仿效學習的。大師所提倡的人間佛教,以「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廣泛影響全世界,讓佛教深入大眾心靈,發揮巨大作用,落實在日常生活,給每個人心裡注入「以善待人」的本性,其貢獻無法言語表述。
身為基督教徒的李濤,以1990年《星雲日記》中,大師敘述當時應李濤之邀上《新聞廣場》節目,從高雄驅車直奔台北,只為準時赴約,不過大師也說:「但是公路違規,罰款不知要多少?」從此種種,看出大師的直率。
多年前,李濤在夜晚與大師通電話,得知大師為了兩岸和平,每夜輾轉難眠,總是在思考要怎麼救台灣。大師說,只要台灣人民平安,他可以忍受所有的詆毀,甚至連命都可以不要。後來李濤向大師提出「中華文化救台灣」,大師後來也說到就是要溝通、了解與包容。「無論受到多少詆毀,大師總是一肩承擔,為了人民的幸福平安,這就是星雲大師。」
身為天主教徒的李艷秋早年受星雲大師邀請,主持籌建佛光大學的義賣會,李艷秋認為他不會賣東西,而且又不是佛教徒,大師則跟他說辦教育不分宗教,學校辦起來最重要。義賣會上,大師捐出好友張大千的畫作墨荷,得標人立即捐回再拍,再得標者再捐回再拍,如此好幾次來回。他看到大師和現場大眾不停拭淚,當時那淚中有笑、笑中有淚的感動畫面,至今讓他深深難忘。
另外受邀錄製《星雲大師全集‧我不是「呷教」的和尚》有聲書,李艷秋形容既「痛苦」也「痛快」,痛苦的是不懂佛教專門用語,痛快的是大師對於佛教現況和徒眾的許多一針見血、當頭棒喝的教誨─「發心讓『佛教靠我』,我不靠佛教,不做『呷教』的和尚。」他形容大師就像老和尚內心永遠住著一個小和尚,永保初心,永遠都在為著追尋理想而努力。
趙辜懷箴憶起與星雲大師的從相識到多年跟隨的因緣,很歡喜能夠親近學習,感受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的平易近人與體恤大眾。從許多小細節中,可以看到大師是如何地愛護大家,總是滿人所願。
趙辜懷箴說,大師是最勇敢的人,他有情有義,永不退票。每當懷念他時,仰望星空就能見到大師法身遍虛空,身為佛光人要謹記大師的叮嚀,力行「三好、四給」,以身作則,將大師的精神永傳承,點亮心中的明燈,等著大師乘願再來。
主持人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趙翠慧總結表示,大師教導大家要慈悲喜捨,要感恩,要發大願。希望大家落實「三好」、「四給」,做好準備,期待大師乘願再來。
莫言暢談心中的星雲大師,初識大師是在香港中文大學的演講上,大師談笑風生讓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師以通俗易懂語言來啟迪聽眾,用博大透徹來闡述對佛教的理解,可說最有智慧的宗教家。」
莫言說他的心跟大師的心是相通,對大師的言論和行為深深能理解,願意仿效學習的。大師所提倡的人間佛教,以「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廣泛影響全世界,讓佛教深入大眾心靈,發揮巨大作用,落實在日常生活,給每個人心裡注入「以善待人」的本性,其貢獻無法言語表述。
身為基督教徒的李濤,以1990年《星雲日記》中,大師敘述當時應李濤之邀上《新聞廣場》節目,從高雄驅車直奔台北,只為準時赴約,不過大師也說:「但是公路違規,罰款不知要多少?」從此種種,看出大師的直率。
多年前,李濤在夜晚與大師通電話,得知大師為了兩岸和平,每夜輾轉難眠,總是在思考要怎麼救台灣。大師說,只要台灣人民平安,他可以忍受所有的詆毀,甚至連命都可以不要。後來李濤向大師提出「中華文化救台灣」,大師後來也說到就是要溝通、了解與包容。「無論受到多少詆毀,大師總是一肩承擔,為了人民的幸福平安,這就是星雲大師。」
身為天主教徒的李艷秋早年受星雲大師邀請,主持籌建佛光大學的義賣會,李艷秋認為他不會賣東西,而且又不是佛教徒,大師則跟他說辦教育不分宗教,學校辦起來最重要。義賣會上,大師捐出好友張大千的畫作墨荷,得標人立即捐回再拍,再得標者再捐回再拍,如此好幾次來回。他看到大師和現場大眾不停拭淚,當時那淚中有笑、笑中有淚的感動畫面,至今讓他深深難忘。
另外受邀錄製《星雲大師全集‧我不是「呷教」的和尚》有聲書,李艷秋形容既「痛苦」也「痛快」,痛苦的是不懂佛教專門用語,痛快的是大師對於佛教現況和徒眾的許多一針見血、當頭棒喝的教誨─「發心讓『佛教靠我』,我不靠佛教,不做『呷教』的和尚。」他形容大師就像老和尚內心永遠住著一個小和尚,永保初心,永遠都在為著追尋理想而努力。
趙辜懷箴憶起與星雲大師的從相識到多年跟隨的因緣,很歡喜能夠親近學習,感受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的平易近人與體恤大眾。從許多小細節中,可以看到大師是如何地愛護大家,總是滿人所願。
趙辜懷箴說,大師是最勇敢的人,他有情有義,永不退票。每當懷念他時,仰望星空就能見到大師法身遍虛空,身為佛光人要謹記大師的叮嚀,力行「三好、四給」,以身作則,將大師的精神永傳承,點亮心中的明燈,等著大師乘願再來。
主持人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趙翠慧總結表示,大師教導大家要慈悲喜捨,要感恩,要發大願。希望大家落實「三好」、「四給」,做好準備,期待大師乘願再來。
最新消息
雪蘭莪瓜拉益智小學校園講座 點燃學子希望燈塔
2025-08-30拉曼理工大學佛學會 引導青年慧點人生路
2025-08-30芝加哥夏日禪修班 百人體驗人間生活禪
2025-08-30加拿大OMNI TV電視台 專訪覺凡法師佛教傳統文化月
2025-08-30佛光人攜手公益團體 用米香串起愛與希望
2025-08-30讀報教育首度進入鳳西國小 激發教師閱讀新思維
2025-08-30法蘭克福佛光山舉辦月餅製作課程 喜迎中秋團圓
2025-08-30中庄發展協會祖孫同樂 歡慶祖父母節
2025-08-30三重禪淨中心小樹成長禮 為入學點燈祝福
2025-08-30一社區一蓮花 幸福快樂在東里
2025-08-30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