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佛光山普賢寺6月18日禮請佛光山佛光山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佛學講座。 圖/佛光山普賢寺提供
圖說:監寺知貫法師說明八關齋戒的意義。 圖/佛光山普賢寺提供
圖說:佛光山普賢寺6月18日為義工菩薩舉辦精進修持,受持八關齋戒,禮請佛光山都監院二單書記慧讓法師正授,為戒子求受戒法。 圖/佛光山普賢寺提供
圖說:佛光山普賢寺6月18日舉辦八關齋戒,誦經修持。 圖/佛光山普賢寺提供
圖說:普賢寺禮請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佛學講座。 圖/佛光山普賢寺提供
圖說:聽講者專心諦聽。 圖/佛光山普賢寺提供
圖說:佛光山普賢寺6月18日舉辦八關齋戒,抄經修持。 圖/佛光山普賢寺提供普賢寺義工精進修持 培植出世解脫的善根
2023-06-20
佛光山普賢寺義工菩薩250人,6月18日受持八關齋戒,精進修行,禮請佛光山都監院二單書記慧讓法師正授,帶領戒子求受戒法,透過一日一夜的學法持戒,修諸善業,趣向善道妙門。
課程內容涵蓋佛門生活儀軌、佛光三昧修持法、禪修、靜心抄經,同時禮請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佛學講座,講演主題為「星雲禪話」,藉此令戒子放下萬緣,體驗樸實、淡泊、簡單的修道日常,以及緬懷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禪機」教育,為自己的道業增加學分。
監寺知貫法師課程說明時指出,舉辦八關齋戒的用意,主要是讓皈依三寶的在家佛弟子,可到寺院學習出世的生活。在家眾以「有」為生活的條件;而出家眾是以「無」的出世思想入道。八關齋戒就是到寺院裡受「八戒一齋」,在「無」的生活中,真正的安住身心。尤其佛光三昧修持法,以聞、思、修三慧及戒、定、慧三學,來淨化身、口、意三業,從中實踐「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自度度人」。
慧知法師以「星雲禪話-星雲大師的禪門公案」,領眾認識「禪」及「空」。慧知法師闡述,「禪,是人間的一朵花,是人生的一道光明;禪是智慧,是幽默,是真心;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是人類共有的寶藏」。並以大師與弟子們互動,充滿道情法愛的情景,闡述大師心中有大眾的慈悲。
慧知法師以星雲大師禪的幽默點撥出大師的智慧,再以南宋無學祖元禪師「乾坤無地卓孤筇,且喜人空法亦空;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裡斬春風。」梳理出禪的根本認知「空」。「人空」是要大家勿過於執著想法與觀念,遇事不願改變;「法空」則為凡人事物皆非一成不變,當遇阻需懂得轉變,尤其在生命中遇到危險困難時,切勿驚惶失措,須了解關連性與變化性,明瞭緣起性空,善用智慧去解決。
世間沒有獨存的事物,所謂「一時千載,千載一時」,如何瞭解其中的關聯性,應為重要的課題;世間也沒有不變的現象,誰能掌握其中的變化性,及時掌握珍惜現有,由慧解世間所有的事物及現象,通透瞭解其關聯性與變化性,方能真正體證生命的意義。慧知法師結語道,從大師圓寂佛事圓滿後,隔天佛光山即刻恢復正常運作,這維繫綱常制度,才是真正的舍利子。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新興分會會長鄭寶惠分享,性空及法空才能真正看到真心,禪心是往內看而不是往外求的,講說中所列舉的公案讓自己增加了一些禪心。黃順娣談及透由來道場唱念「佛光三昧修持法」、禮拜菩薩、參加法會、抄寫《心經》、聆聽佛學講座等,使得煩惱愁苦放下,轉換為樂觀的心情,去面對未來的生活。陳米秀感謝常住慈悲,舉辦精進修持活動,為義工的法身慧命植下菩提善苗。
課程內容涵蓋佛門生活儀軌、佛光三昧修持法、禪修、靜心抄經,同時禮請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佛學講座,講演主題為「星雲禪話」,藉此令戒子放下萬緣,體驗樸實、淡泊、簡單的修道日常,以及緬懷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禪機」教育,為自己的道業增加學分。
監寺知貫法師課程說明時指出,舉辦八關齋戒的用意,主要是讓皈依三寶的在家佛弟子,可到寺院學習出世的生活。在家眾以「有」為生活的條件;而出家眾是以「無」的出世思想入道。八關齋戒就是到寺院裡受「八戒一齋」,在「無」的生活中,真正的安住身心。尤其佛光三昧修持法,以聞、思、修三慧及戒、定、慧三學,來淨化身、口、意三業,從中實踐「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自度度人」。
慧知法師以「星雲禪話-星雲大師的禪門公案」,領眾認識「禪」及「空」。慧知法師闡述,「禪,是人間的一朵花,是人生的一道光明;禪是智慧,是幽默,是真心;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是人類共有的寶藏」。並以大師與弟子們互動,充滿道情法愛的情景,闡述大師心中有大眾的慈悲。
慧知法師以星雲大師禪的幽默點撥出大師的智慧,再以南宋無學祖元禪師「乾坤無地卓孤筇,且喜人空法亦空;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裡斬春風。」梳理出禪的根本認知「空」。「人空」是要大家勿過於執著想法與觀念,遇事不願改變;「法空」則為凡人事物皆非一成不變,當遇阻需懂得轉變,尤其在生命中遇到危險困難時,切勿驚惶失措,須了解關連性與變化性,明瞭緣起性空,善用智慧去解決。
世間沒有獨存的事物,所謂「一時千載,千載一時」,如何瞭解其中的關聯性,應為重要的課題;世間也沒有不變的現象,誰能掌握其中的變化性,及時掌握珍惜現有,由慧解世間所有的事物及現象,通透瞭解其關聯性與變化性,方能真正體證生命的意義。慧知法師結語道,從大師圓寂佛事圓滿後,隔天佛光山即刻恢復正常運作,這維繫綱常制度,才是真正的舍利子。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新興分會會長鄭寶惠分享,性空及法空才能真正看到真心,禪心是往內看而不是往外求的,講說中所列舉的公案讓自己增加了一些禪心。黃順娣談及透由來道場唱念「佛光三昧修持法」、禮拜菩薩、參加法會、抄寫《心經》、聆聽佛學講座等,使得煩惱愁苦放下,轉換為樂觀的心情,去面對未來的生活。陳米秀感謝常住慈悲,舉辦精進修持活動,為義工的法身慧命植下菩提善苗。
最新消息
光明禪院暨光明大學附屬中小學揭牌 人間佛教增添璀璨新頁
2025-11-16《蓮華藏界》郭振坤、林玉鼎雙個展開幕 無盡光明照見清淨法界
2025-11-16高雄市世界旗袍文化藝術推展協會 參訪佛光山了解佛門文化
2025-11-16佛教與攝影的交織之美 感受光影中的佛法智慧
2025-11-16台北道場佛學講座 心培和尚教授身心安住之道
2025-11-16南華大學榮獲2025卓越經營品質獎「標竿獎」
2025-11-16力行國小校園講座 佛光人致力學童品格教育
2025-11-16福山寺微塵境特展開幕 生活元素化現佛的柔軟慈悲
2025-11-16【星雲大師全集20】佛教管理學.禪門的管理法⑩
2025-11-16紐約道場心靈講座 曲全立談創作與初心
2025-11-15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