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佛教天主教氣候變遷論壇 慈悲行動為眾生
2023-08-20
2023年世界宗教議會(Parliament of World’s Religion)8月14日至18日在芝加哥麥考密克中心召開,吸引數千位來自世界各宗教的代表前來出席。16日舉行佛教、天主教氣候變遷論壇「It’s Time to Talk」,由佛光山西來寺慧澤法師與天主教神父Father Alexei Smith共同主持,Michael Terrein及Chuck Hutchcraft參與討論,芝加哥佛光山監寺有恆法師帶領佛光幹部共襄盛舉。來自天主教、基督教及佛教各行各業的民眾聆聽並分享心得,其中包括學者、作家、科學家、神學教授及神職人員等逾60人。
此次論壇參考古代天主教「神聖閱讀」(Lectio Devina)的修持,修持方法分為4個步驟:朗讀((ectio)、靜坐(meditatio)、言說(oratio)、思惟(contemplatio),與人間佛教讀書會的「聞思修證」的四個步驟相類似。
論壇一開始,由主持人Michael歡迎所有前來出席的觀眾,並介紹今日論壇所使用方式與步驟。接著由Fr. Alexei分享佛教、天主教氣候變遷論壇的由來,及各項天主教與佛教長期合作的活動等。緊接著,慧澤法師與Fr. Alexei各別誦念佛教與天主教的經典文詞,總共重複四遍的朗讀與靜坐。最後一遍的朗讀後,大家靜坐5分鐘,主持人邀請大家分享聆聽經文的朗讀之後,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慧澤法師首先分享「為一切眾生」(For all living beings)這句話,寓意著環保的工作不只是為了人類的生存,而是為了保護生活在地球上成千上萬的生物永續性。佛教提倡「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我們更應該保護地球的山河大地、花草樹木等。基督教教友回應說,在會場中間布置一盆鮮花,把大自然帶入我們由鋼筋水泥所建造的環境裡,讓我們的思惟與心念,也重新投注在我們共同生活的大自然環境裡。
更有天主教教徒表示,由於許多論壇及講座都使用同一個大廳,在這個吵雜的環境當中,要能夠專心的聆聽經文的讀誦也不容易。但這個當下,讓他領悟到在美國這個政治大環境底下,要從各方媒體汲取具有誠信的觀點也不容易。因此在推動各項環保工作時,也應該跨越這許多思想上的雜訊,把目標設定在地球環境的保護人類文明的永續經營上。
一位從事科學研究者表示,在經文的朗讀當中,讓他最有印象的是「慈悲與行動」(Compassion and Action)。以往他都認為宗教人士只有關心人在命終後,是否會往生佛國淨土或上升天堂的問題。但這次來參加宗教議會了之後,感受到宗教人士是非常關心現世的議題,更認為關心地球、環境就是慈悲心的實踐。另外一位神學教授認為,對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結合」(Integration)。他表示,各宗教慈悲的教義,必須結合對於環保的關心與實踐,才能完成我們神聖的使命。
有恆法師向與會的各宗教領袖分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提倡「同體共生」的理念下,國際佛光會作為聯合國NGO組織,以Vege Plan-A、T-Earth、Vegrun等方式,實際行動愛護地球。他號召在座的所有宗教團體,將關愛地球的口號與理念,轉化為保護地球的實際行動,融合百家之所長成就千秋之大業。
論壇進行了逾一小時,大家在依依不捨的心情之下,在會場進行合影並交換名片,希望未來能結合各宗教的力量,讓保護地球的工作得以圓滿。
此次論壇參考古代天主教「神聖閱讀」(Lectio Devina)的修持,修持方法分為4個步驟:朗讀((ectio)、靜坐(meditatio)、言說(oratio)、思惟(contemplatio),與人間佛教讀書會的「聞思修證」的四個步驟相類似。
論壇一開始,由主持人Michael歡迎所有前來出席的觀眾,並介紹今日論壇所使用方式與步驟。接著由Fr. Alexei分享佛教、天主教氣候變遷論壇的由來,及各項天主教與佛教長期合作的活動等。緊接著,慧澤法師與Fr. Alexei各別誦念佛教與天主教的經典文詞,總共重複四遍的朗讀與靜坐。最後一遍的朗讀後,大家靜坐5分鐘,主持人邀請大家分享聆聽經文的朗讀之後,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慧澤法師首先分享「為一切眾生」(For all living beings)這句話,寓意著環保的工作不只是為了人類的生存,而是為了保護生活在地球上成千上萬的生物永續性。佛教提倡「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我們更應該保護地球的山河大地、花草樹木等。基督教教友回應說,在會場中間布置一盆鮮花,把大自然帶入我們由鋼筋水泥所建造的環境裡,讓我們的思惟與心念,也重新投注在我們共同生活的大自然環境裡。
更有天主教教徒表示,由於許多論壇及講座都使用同一個大廳,在這個吵雜的環境當中,要能夠專心的聆聽經文的讀誦也不容易。但這個當下,讓他領悟到在美國這個政治大環境底下,要從各方媒體汲取具有誠信的觀點也不容易。因此在推動各項環保工作時,也應該跨越這許多思想上的雜訊,把目標設定在地球環境的保護人類文明的永續經營上。
一位從事科學研究者表示,在經文的朗讀當中,讓他最有印象的是「慈悲與行動」(Compassion and Action)。以往他都認為宗教人士只有關心人在命終後,是否會往生佛國淨土或上升天堂的問題。但這次來參加宗教議會了之後,感受到宗教人士是非常關心現世的議題,更認為關心地球、環境就是慈悲心的實踐。另外一位神學教授認為,對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結合」(Integration)。他表示,各宗教慈悲的教義,必須結合對於環保的關心與實踐,才能完成我們神聖的使命。
有恆法師向與會的各宗教領袖分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提倡「同體共生」的理念下,國際佛光會作為聯合國NGO組織,以Vege Plan-A、T-Earth、Vegrun等方式,實際行動愛護地球。他號召在座的所有宗教團體,將關愛地球的口號與理念,轉化為保護地球的實際行動,融合百家之所長成就千秋之大業。
論壇進行了逾一小時,大家在依依不捨的心情之下,在會場進行合影並交換名片,希望未來能結合各宗教的力量,讓保護地球的工作得以圓滿。
最新消息
禪文化之旅踩線團 發揮實驗精神探索佛光山
2025-10-06明華園大戲開鑼 佛館上演《獅子王》
2025-10-06瓜冷七校200學子齊聚東禪寺 考生祈福會信心啟航迎考
2025-10-06新馬寺佛光普照 1500人慶中秋
2025-10-06愛丁堡大學典藏《圖典》 曼城佛光山促進文化交流
2025-10-06慈恩寺中秋朝山祈福 災後撫慰人心
2025-10-06松二分會幸福傳愛 恩典護理之家洋溢溫馨
2025-10-06中秋月圓.蓮花心香 童心手作蓮花燈實踐三好精神
2025-10-06香雲寺慶奧斯汀佛光日 音樂與文化交織
2025-10-06佛光人捐贈稻米 傳遞溫暖與祝福
2025-10-06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