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佛光山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6月8日邀請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獨立製作《名人書房》主持人詹慶齡,以「閱讀傳愛」為題,分享推展「鼓動閱讀,建築教育」理念及訪問名人深度閱讀的啟發和環島走讀台灣各具風格獨立書店的故事。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左)贈送結緣品給講師詹慶齡(右)。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獨立製作《名人書房》主持人詹慶齡,在講座中分享「閱讀傳愛」,現場觀眾聆聽。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佛光山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6月8日邀請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獨立製作《名人書房》主持人詹慶齡,以「閱讀傳愛」為題,分享推展「鼓動閱讀,建築教育」理念及訪問名人深度閱讀的啟發和環島走讀台灣各具風格獨立書店的故事。 人間社記者曾巨宏攝
圖說:觀眾專注聽講。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講師詹慶齡(右)與閨密王小姐(左)歡喜合影。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詹慶齡談閱讀傳愛
2023-06-09
佛光山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6月8日邀請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獨立製作《名人書房》主持人詹慶齡,以「閱讀傳愛」為題,分享推展「鼓動閱讀,建築教育」理念及訪問名人深度閱讀的啟發和環島走讀台灣各具風格獨立書店的故事,現場及線上同步聆聽人數計5297人。
曾為台灣有線電視新聞台第一代資深主播、製作人的詹慶齡表示,《名人書房》的前身是2015年《名人床頭書》,當時由39位名人在夜間以靜態方式,深度分享閱讀帶來的影響與美好,頗獲觀眾鼓勵。2018年《名人書房》帶領社會大眾走進名人的閱讀空間,藉由多屏媒體和實體活動,探索一本書帶給讀者「愛、知識、真理、想像力和思辨力」的能量。
「每個人都有啟蒙的床頭書,讓人生充滿想像。」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著作《悲慘世界》和《鐘樓怪人》就是自己的床頭書,從《悲慘世界》看見人性中存在很多的灰色地帶,世界並非黑與白、好人與壞人的二元思維;40多歲時參訪巴黎,終於爬上了巴黎聖母院《鐘樓怪人》的鐘樓,當穿越時空與經典文學相遇,也重新定義觀看世界的角度。
從與多位名人深度閱讀對談中,驚覺個人彷若從「無知」正起步走向「未知」;從曾寶儀介紹的《大地歡喜的感恩奇蹟》,學會對萬事萬物感恩;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的座右銘「萬事萬物都有缺口,缺口就是光照進來的地方」,看見一個不被體制所容的天才兒童拒學的遭遇,靠著自學積極地帶著問題,去找尋學習的對象,終在數位科技領域開創一片天。
現任安得烈食物銀行執行長的退役少將羅紹和,從年少飢餓的經驗中要讓弱勢的孩子吃飽吃好;公益平台基金會嚴長壽先生在花東從事原住民教育工作,把舞台還給原本就在舞台上發光發亮的原民。閱讀不僅是讀一本好書,也是讀取每個人的生命經驗,從名人的身上,看到生命的寬度與厚度,成為汲取的養分。
《島讀台灣》一書是詹慶齡延伸《名人書房》至全島走訪獨立書店的文化現場。他表示,受到嚴長壽將東海岸的文化串成一條閃亮珠鍊的鼓舞,感謝台中的文青閨密引路,拜訪從台中綠川搬到花蓮令他悵然若失的「一本書店」,但最令人驚豔的則是台東長濱「書粥」的老闆高耀威的「側面思維」,徵求店長「顧店換宿」,創造以書店基地為游牧者的部落。
回顧與送書人相遇的心情,每一間書店是主人內在的延伸,他們不忘閱讀可以讓心智越來越強壯的初心或因夢想而設店,也希望不經意地丟出一顆種子,串起人與書的連結,或用書香與美食飽足身心,甚至是發呆的好地方。詹慶齡鼓勵大家,旅行時不妨到書店邂逅一本書,讓閱讀增進視野安定身心,「一本好書,會增加人生的高度,一間好店,會拓展心靈的寬度」。
曾為台灣有線電視新聞台第一代資深主播、製作人的詹慶齡表示,《名人書房》的前身是2015年《名人床頭書》,當時由39位名人在夜間以靜態方式,深度分享閱讀帶來的影響與美好,頗獲觀眾鼓勵。2018年《名人書房》帶領社會大眾走進名人的閱讀空間,藉由多屏媒體和實體活動,探索一本書帶給讀者「愛、知識、真理、想像力和思辨力」的能量。
「每個人都有啟蒙的床頭書,讓人生充滿想像。」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著作《悲慘世界》和《鐘樓怪人》就是自己的床頭書,從《悲慘世界》看見人性中存在很多的灰色地帶,世界並非黑與白、好人與壞人的二元思維;40多歲時參訪巴黎,終於爬上了巴黎聖母院《鐘樓怪人》的鐘樓,當穿越時空與經典文學相遇,也重新定義觀看世界的角度。
從與多位名人深度閱讀對談中,驚覺個人彷若從「無知」正起步走向「未知」;從曾寶儀介紹的《大地歡喜的感恩奇蹟》,學會對萬事萬物感恩;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的座右銘「萬事萬物都有缺口,缺口就是光照進來的地方」,看見一個不被體制所容的天才兒童拒學的遭遇,靠著自學積極地帶著問題,去找尋學習的對象,終在數位科技領域開創一片天。
現任安得烈食物銀行執行長的退役少將羅紹和,從年少飢餓的經驗中要讓弱勢的孩子吃飽吃好;公益平台基金會嚴長壽先生在花東從事原住民教育工作,把舞台還給原本就在舞台上發光發亮的原民。閱讀不僅是讀一本好書,也是讀取每個人的生命經驗,從名人的身上,看到生命的寬度與厚度,成為汲取的養分。
《島讀台灣》一書是詹慶齡延伸《名人書房》至全島走訪獨立書店的文化現場。他表示,受到嚴長壽將東海岸的文化串成一條閃亮珠鍊的鼓舞,感謝台中的文青閨密引路,拜訪從台中綠川搬到花蓮令他悵然若失的「一本書店」,但最令人驚豔的則是台東長濱「書粥」的老闆高耀威的「側面思維」,徵求店長「顧店換宿」,創造以書店基地為游牧者的部落。
回顧與送書人相遇的心情,每一間書店是主人內在的延伸,他們不忘閱讀可以讓心智越來越強壯的初心或因夢想而設店,也希望不經意地丟出一顆種子,串起人與書的連結,或用書香與美食飽足身心,甚至是發呆的好地方。詹慶齡鼓勵大家,旅行時不妨到書店邂逅一本書,讓閱讀增進視野安定身心,「一本好書,會增加人生的高度,一間好店,會拓展心靈的寬度」。
最新消息
佛光山啟動宿霧第二次賑災行動 1500戶災民受惠
2025-11-22多倫多大學跨宗教論壇 覺凡法師分享因緣法
2025-11-22柏林佛光寶寶祝福禮 信仰傳承和樂融融
2025-11-22邁阿密佛光人走入社區慈悲關懷
2025-11-22多大佛光學社舉辦研討會 知觀法師講說佛教核心教義
2025-11-22安國寺佛光人捐血慈悲活動 行三好服務人群
2025-11-22多倫多佛青心連心 身體地圖探索7大身份
2025-11-22松山第六分會敬老關懷 體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2025-11-22【星雲大師全集20】佛教管理學.人間佛教的「治心十法」①
2025-11-22松山第六分會送愛關懷 廣結善緣
2025-11-21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