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24日 星期日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心靈補給> 南台別院安樂富有講座 吳庭安談春池玻璃透明的永續循環

心靈補給

字級

南台別院安樂富有講座 吳庭安談春池玻璃透明的永續循環

【人間社 劉妙秋 台南報導】 2023-05-04
佛光山南台別院5月星雲大師如是說生活講座第三場,於3日邀請春池玻璃主理人吳庭安分享,如何將廢棄玻璃回收再設計創造循環經濟,也舉例藉由各式貼近生活與五感激盪的展覽作為教育題材,喚起大眾提起對愛護大自然的資源的重視,現場近250人專心聆聽切身相關的環境議題,會後也踴躍發問。

佛光山台南區總住持滿舟法師引言提到,地球氣候兩極化,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是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多年前即關注地球面臨的問題,實際做指標性的森林護育活動,預計在2050年達成種植10億顆樹的目標,以期為愛護地球盡一份心力。

吳庭安說道,春池玻璃每年回收約10幾萬噸的玻璃,約可減少1億多公斤的碳排放量,等同約500座台北大安森林公園的大小,數量驚人。更說,自工業革命後,從大自然資源開創太多非必需的材料、物件,實則是耗損下一代人類大自然資源,換取現在的經濟成長。

吳庭安表示,環保是為了避免對環境造成傷害;循環經濟所做的事,是可對環境產生價值。以其曾經執行廢棄玻璃回收再利用的計畫為例,善用玻璃看似缺點之高熔點的特性,將其變成隔音隔熱且防火的材料,為顧客設計屋頂耐熱安全的隔熱設施,創造新價值。還有將飯店酒吧回收的空酒瓶,變成材料重新再利用,創造成有經濟價值的商品出售,都是循環經濟最佳實例。

吳庭安說,閱讀的定義不應只有書本實體,舉凡聽演講、看展覽、遊歷都像看書一樣可傳遞知識。春池創設的「春室」以展覽的理念,讓前往參觀的民眾可做DIY,可看到各式永續品牌重新創造的價值,可從實地遊歷中了解永續的善循環。

與會民眾提問,如何讓黑色醬油瓶重新打造變透明?吳庭安說明,玻璃只能愈打造愈深色,無法變透明,但可回收重製成有色玻璃、窗戶等,或做為鋪設馬路的材料之一。就讀小學的毛愷毅分享,從講座學到循環經濟與環保的不同及重要性,也知道了循環經濟有發展觀光的價值,自我期許今後更要為環保與愛惜大自然資源盡心力。
12345678910第1 / 52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