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2023安樂富有講座首場 慧傳法師從大時代背景談《六祖壇經》
2023-04-04
佛光山南台別院2023年度文化饗宴-安樂富有講座,4月1、2日首場開跑,禮請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暨都監院長慧傳法師主講,講題是「從大時代背景談《六祖壇經》」,2天共吸引千餘人次蒞臨現場聽講。慧傳法師就文化寶藏、經論、頓悟法門、人間佛教、現代人需要、歷史依據等6個面向解析《六祖壇經》。
佛光山台南區總住持滿舟法師引言,古人云,夜半挑燈讀《壇經》是人生一大樂事,慧傳法師點出人間佛教思想,如何將無住、無相、無念應用於生活修行。
「夜半挑燈讀《壇經》,象徵千年暗室一燈即明;經,梵語sutra,意譯為修多羅,原意為『線』有貫穿義,一般只有佛的言行才稱為經,唯一例外就是《六祖壇經》。元僧宗寶禪師稱六祖大師平昔所說之法,皆大乘圓頓之旨,故曰『經』。」慧傳法師並以英文light(名詞)發光體、lighten(動詞)使光明、enlighten(動詞)啟發、enlightment(名詞)覺悟,解說聽聞經典開悟見性的過程。一位11歲美國小朋友,協助佛光兒童夏令營,為佛光雲讀誦英文版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開示,當他讀到第14篇生老病死的的內容,告訴媽媽:「生命是生了又死、死了還會生,現在我不怕死了。」
如何做到無住、無念、無相?慧傳法師以惠能大師安住獵人堆與文遠禪師自比糞中蛆,說明隨緣不變的無住修行。〈般若品〉的無念修行法門說,無念並非百物不思,而是「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早年在北海道場開路,當地居民刁難時聽而不聽,不聽而聽的機智反應,詮釋無憎愛的無念修行。佛陀紀念館前十八羅漢中有3位比丘尼、國際佛光會進行會議時,會長坐在中間,法師坐在旁邊,展現僧信平等的無相修行。
慧傳法師回憶隨侍星雲大師身邊,大師總在許多細微處展現慈悲心量,佛光山協助88風災安置難民,大師就指示要讓災民安心,顧慮他們食衣住行,尊重宗教信仰,銜接學生課業;當夜半巡視活動中心,聽到安置災民的打呼聲,心中感到寬慰,表示佛光山的安排是讓他們接受的。就如《妙慧童女經》佛陀開示,一、應時行施;二、無輕慢心;三、歡喜而與;四、不希果報。基督教的牧師也說出「感謝佛陀讓我們完成上帝的工作」,後來許多那瑪夏鄉的學生也自動來就讀普門中學。
聽聞講座後,佛光青年林育寬分享心得法喜:「因為知深法師強力推薦而報名,講座中,慧傳法師講述六祖惠能大師生平,見性修行、處世的方法,讓我學習到無論遇到甚麼事情,都要讓自己先靜下來,心靜下來之後,才可以面對各種各樣的變化,以不變應萬變。」林育陞說道:「慧傳法師提到惠能大師的修行方法,讓我體會到無論是鈍根器、利根器,只要用對的方法,一樣能夠達到頓悟見性的成果。」
佛光山台南區總住持滿舟法師引言,古人云,夜半挑燈讀《壇經》是人生一大樂事,慧傳法師點出人間佛教思想,如何將無住、無相、無念應用於生活修行。
「夜半挑燈讀《壇經》,象徵千年暗室一燈即明;經,梵語sutra,意譯為修多羅,原意為『線』有貫穿義,一般只有佛的言行才稱為經,唯一例外就是《六祖壇經》。元僧宗寶禪師稱六祖大師平昔所說之法,皆大乘圓頓之旨,故曰『經』。」慧傳法師並以英文light(名詞)發光體、lighten(動詞)使光明、enlighten(動詞)啟發、enlightment(名詞)覺悟,解說聽聞經典開悟見性的過程。一位11歲美國小朋友,協助佛光兒童夏令營,為佛光雲讀誦英文版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開示,當他讀到第14篇生老病死的的內容,告訴媽媽:「生命是生了又死、死了還會生,現在我不怕死了。」
如何做到無住、無念、無相?慧傳法師以惠能大師安住獵人堆與文遠禪師自比糞中蛆,說明隨緣不變的無住修行。〈般若品〉的無念修行法門說,無念並非百物不思,而是「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早年在北海道場開路,當地居民刁難時聽而不聽,不聽而聽的機智反應,詮釋無憎愛的無念修行。佛陀紀念館前十八羅漢中有3位比丘尼、國際佛光會進行會議時,會長坐在中間,法師坐在旁邊,展現僧信平等的無相修行。
慧傳法師回憶隨侍星雲大師身邊,大師總在許多細微處展現慈悲心量,佛光山協助88風災安置難民,大師就指示要讓災民安心,顧慮他們食衣住行,尊重宗教信仰,銜接學生課業;當夜半巡視活動中心,聽到安置災民的打呼聲,心中感到寬慰,表示佛光山的安排是讓他們接受的。就如《妙慧童女經》佛陀開示,一、應時行施;二、無輕慢心;三、歡喜而與;四、不希果報。基督教的牧師也說出「感謝佛陀讓我們完成上帝的工作」,後來許多那瑪夏鄉的學生也自動來就讀普門中學。
聽聞講座後,佛光青年林育寬分享心得法喜:「因為知深法師強力推薦而報名,講座中,慧傳法師講述六祖惠能大師生平,見性修行、處世的方法,讓我學習到無論遇到甚麼事情,都要讓自己先靜下來,心靜下來之後,才可以面對各種各樣的變化,以不變應萬變。」林育陞說道:「慧傳法師提到惠能大師的修行方法,讓我體會到無論是鈍根器、利根器,只要用對的方法,一樣能夠達到頓悟見性的成果。」
最新消息
國立菲律賓大學副總校長 看見佛光山慈悲化世
2025-08-29怡保佛光山抄經修持 一筆一畫抄寫中安定身心
2025-08-29東京佛光山佛學講座 體會禪的智慧與修行
2025-08-2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入世的生活到出世的生活4-4
2025-08-29瑞典佛光人友寺交流 對話增進合作
2025-08-28Z世代走進寺院 用佛法找回專注與力量
2025-08-28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野呂靖解析華嚴日本本土化及影響
2025-08-28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柳幹康解讀永明延壽思想及影響
2025-08-28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伊吹敦談禪宗「南頓北漸」
2025-08-28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木村清孝展望東亞佛教研究未來方向
2025-08-28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