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22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心靈補給 > 佛學講座> 金剛經教會我們什麼 慧屏法師分享生命經驗

佛學講座

字級

金剛經教會我們什麼 慧屏法師分享生命經驗

【人間社 謝濬帆 台北報導】 2023-04-03
佛光山台北道場於連假首日4月1日舉辦人間佛教佛學講座,由都監院頭單書記慧屏法師主講:「金剛經教會我的生活態度」,現場與線上直播共800餘位信眾同步參與。法師以自身與台北道場因緣開場,並以不同故事、公案及譬喻來印證,期盼講座帶給今日參與者各自的法義與收穫。

《金剛經》可幫助我們解決什麼人生課題?人因為執著而產生煩惱並難以解脫,因為自私自利、無明或自己有限的認識而執著,慧屏法師以自己準備講座為例,從在意而產生壓力,轉而思索關照自我,再將心理感受以法供養形式與大眾分享。

面對執著可用般若的無我與空來解決。然而無我並非沒有我,而是因各種因緣而有現在的我,「無常」因此明天可能更好、「無我」因此未來可能更大;「空」就是沒有獨立存在主體而為因緣和合,慧屏法師舉例:佛光山信徒因不同因緣或願心而護持佛光世界,又以小故事揭示大師在不同場合隨機應變的智慧,其實金剛經使我們運用環境特質及個人價值而得成就,藉此活出自我而獨一無二。

如何不住於相而「無相布施」?慧屏法師舉例,同一張圖片看見不同事物,反映了我們生活的經驗進而形成主觀看法。《金剛經》中「佛說」什麼「即非」什麼「是名」什麼,就是用不同角度去看待及觀察生命,因僅透過語言文字難以理解實相全貌,透過布施了解自己在意什麼並受牽制,別讓外相所生分別心阻擾修行。

法師說,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曾提及,佛教徒除出錢出力外,透過隨喜讚歎、存善心、給予他人祝福也是布施。「無我度生」反映出發心就是要廣大且對眾生無差別,其並非替他承擔生命,而是給予人家因緣且協助對方。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究竟什麼是「無住生活」?慧屏法師說明,所謂的好、生命的優勢事在人為。法師以過去籌辦典禮為例,活動當下因設備問題導致流程進行不順暢,突如其來的幽默反應,反而產生額外的契機,無住的生命意義即為發現不同的可能性,重新理解內心與思想如何去觀察環境之美。

慧屏法師勉眾「無得而修」,每塊木頭都能成為一尊佛,關鍵在做自己生命的雕刻師。我是佛,讓自己所處地方都能成為淨土,以善緣、慈悲、喜捨、精進等觀念,使生命皆可自在。《金剛經》中雖無「空」字卻整部經典闡釋「空」的概念,「空」代表生命擁有不同面向的觀察角度,亦開拓生命發展的無限可能。
12345678910第1 / 204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