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共讀佛法真義 了解發心的次第
2022-10-31
10月25日宿霧慈恩寺線上英文讀書會禮請人間佛教研究院知桐法師導讀星雲大師著作《佛法真義.發心的次第》,共有20位精進學員一同參與。
知桐法師先問大家,什麼是志向?大家紛紛表達意見,有的說是要完成目標也有說是一種發願,也有說是一種計畫。接下來知桐法師問知不知道什麼是亞伯拉罕·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這是馬斯洛於1943年《心理學評論》的論文〈人類動機的理論〉中所提出的理論。馬斯洛隨後延伸了這個想法,包含他對人類天生好奇心的觀察。他的理論與其他人類發展心理學的理論可以並行,尤其是針對人類成長階段的描述。馬斯洛使用了「生理」、「安全」、「歸屬」與「愛」、「自尊」、「自我實現」與「自我超越」等術語,描述人類動機推移的脈絡。
法師又問了第二個問題,有三種類型的志向:第一種是自我提升就是人與天,第二種是超越型的,就是聲聞部以及辟支佛。第三種是發菩提心的就是菩薩。一般人追求財富、名聲或更好的未來,但是經由持守五戒、布施以及禪修可以進階到天人。或者可以更進階一步像聲聞部以及辟支佛的修行,放棄對欲望的追求、放下執著,脫離三界,斷離輪迴。
法師問大家第三個問題是,成為佛陀的弟子意味著什麼?希望所有眾生都能從痛苦中解脱出来,而不尋求個人的安寧和幸福。
知桐法師也勉勵大家,雖然行菩薩道是很困難的,但是我們只要一步步的去實踐,總有一天會達到菩薩的境界。
最後,法師問大家最後一個問題,要發哪一種心?Gerson説他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精神,特別是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因為娑婆世界有太多的苦,希望透過大悲心讓眾生都可以解脫。知桐法師勉勵他也要具足智慧才能夠真正了解到、聽到眾生的需求而去幫助他們。知桐法師以一個很口渴的人做比喻,但是所有的人提供給這個口渴的人麵包、米飯、披薩、餅乾等各式乾糧,結果這個口渴的人得不到水,結果就渴死了。
Daryl分享,當他2014年在光明大學讀書的時候學習到佛法、懂得開始禪修、認識星雲大師,從佛光山他學習到正念正向。所以不管發生什麼困難他都告訴自己樂觀面對。Sheila分享,他要多正向的思考,因為他的工作常常面臨到不同的人,他對這些第一次見到面的陌生人通常會產生一些想法,例如,他們靠近我是為了得到什麼利益嗎?他們會傷害我嗎?最後OJ 説,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更勤奮一點。因為他已經受了菩薩戒,所以宗教對他的生活是很重要的,他也一直在努力的實踐當初受戒所發的願。他這個月開始參與南天大學的課程,因為他希望在天主教的國家可以將佛法傳遍,特別是在宿霧,是一個受天主教影響很深的地方。
知桐法師先問大家,什麼是志向?大家紛紛表達意見,有的說是要完成目標也有說是一種發願,也有說是一種計畫。接下來知桐法師問知不知道什麼是亞伯拉罕·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這是馬斯洛於1943年《心理學評論》的論文〈人類動機的理論〉中所提出的理論。馬斯洛隨後延伸了這個想法,包含他對人類天生好奇心的觀察。他的理論與其他人類發展心理學的理論可以並行,尤其是針對人類成長階段的描述。馬斯洛使用了「生理」、「安全」、「歸屬」與「愛」、「自尊」、「自我實現」與「自我超越」等術語,描述人類動機推移的脈絡。
法師又問了第二個問題,有三種類型的志向:第一種是自我提升就是人與天,第二種是超越型的,就是聲聞部以及辟支佛。第三種是發菩提心的就是菩薩。一般人追求財富、名聲或更好的未來,但是經由持守五戒、布施以及禪修可以進階到天人。或者可以更進階一步像聲聞部以及辟支佛的修行,放棄對欲望的追求、放下執著,脫離三界,斷離輪迴。
法師問大家第三個問題是,成為佛陀的弟子意味著什麼?希望所有眾生都能從痛苦中解脱出来,而不尋求個人的安寧和幸福。
知桐法師也勉勵大家,雖然行菩薩道是很困難的,但是我們只要一步步的去實踐,總有一天會達到菩薩的境界。
最後,法師問大家最後一個問題,要發哪一種心?Gerson説他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精神,特別是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因為娑婆世界有太多的苦,希望透過大悲心讓眾生都可以解脫。知桐法師勉勵他也要具足智慧才能夠真正了解到、聽到眾生的需求而去幫助他們。知桐法師以一個很口渴的人做比喻,但是所有的人提供給這個口渴的人麵包、米飯、披薩、餅乾等各式乾糧,結果這個口渴的人得不到水,結果就渴死了。
Daryl分享,當他2014年在光明大學讀書的時候學習到佛法、懂得開始禪修、認識星雲大師,從佛光山他學習到正念正向。所以不管發生什麼困難他都告訴自己樂觀面對。Sheila分享,他要多正向的思考,因為他的工作常常面臨到不同的人,他對這些第一次見到面的陌生人通常會產生一些想法,例如,他們靠近我是為了得到什麼利益嗎?他們會傷害我嗎?最後OJ 説,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更勤奮一點。因為他已經受了菩薩戒,所以宗教對他的生活是很重要的,他也一直在努力的實踐當初受戒所發的願。他這個月開始參與南天大學的課程,因為他希望在天主教的國家可以將佛法傳遍,特別是在宿霧,是一個受天主教影響很深的地方。
最新消息
禪文化之旅踩線團 發揮實驗精神探索佛光山
2025-10-06明華園大戲開鑼 佛館上演《獅子王》
2025-10-06瓜冷七校200學子齊聚東禪寺 考生祈福會信心啟航迎考
2025-10-06新馬寺佛光普照 1500人慶中秋
2025-10-06愛丁堡大學典藏《圖典》 曼城佛光山促進文化交流
2025-10-06慈恩寺中秋朝山祈福 災後撫慰人心
2025-10-06松二分會幸福傳愛 恩典護理之家洋溢溫馨
2025-10-06中秋月圓.蓮花心香 童心手作蓮花燈實踐三好精神
2025-10-06香雲寺慶奧斯汀佛光日 音樂與文化交織
2025-10-06佛光人捐贈稻米 傳遞溫暖與祝福
2025-10-06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