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惠中寺雲講堂「星雲大師如是說」系列講座,第20集主題「從實踐中增加力量」,3月4日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主持,邀請曾經在美國紐約擔任佛光會青年團團長,曾到佛光山叢林學院就讀,擔任過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台中區西屯分會會長,現在是台中區西屯分會督導藍竫為擔任與談人,分享實踐增加力量的故事,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覺居法師指出,大師說:「求觀音,拜觀音,更要自己做觀音。」虔誠深信稱念禮拜觀世音菩薩,透過持續用功,思維經義,並深入了解經文涵義,實踐並且應用於工作及生活為人處事上,自能受用無窮。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星雲大師如是說,從實踐中增加力量,「對道理要用心體會、實踐,從中增加力量,慢慢地煩惱就會減少。」督導藍竫為分享,因為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因緣,從信佛、學佛、行佛中增加力量,生活工作上勇敢面對困難,煩惱漸漸減少。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惠中寺「雲講堂如是說」 藍竫為談從實踐中增加力量
2023-03-06
佛光山惠中寺雲講堂「星雲大師如是說」系列講座,第20集主題「從實踐中增加力量」,3月4日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主持,邀請曾經在美國紐約擔任佛光會青年團團長,也曾到佛光山叢林學院就讀,擔任過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台中區西屯分會會長,現在是西屯分會督導藍竫為,擔任與談人分享實踐增加力量的故事,Facebook、YouTobe線上觀看人次近2700人。
覺居法師提問,「美國紐約求學參加佛光山的活動,回佛光山就讀叢林學院,這樣經歷有深刻體驗嗎?」藍竫為娓娓道來。佛光山叢林學院讀書有五堂功課並隨眾作務,尤其當香燈更要早起,自己常常晚課開大靜後,進到大智殿禮拜文殊師利菩薩,靜靜跪著望著菩薩,訴說煩惱,後來心念一轉,與其抱怨不如誦經。
藍竫為說,選了《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讀誦,靜坐思惟經文中的智慧,觀想觀世音菩薩慈悲救度眾生的願力與實踐力,於是發願將普門品與大悲咒背下來,善用其心,漸漸領略到在學院讀書作務及參與付出的甘美滋味。他舉例,在2018年10月1日晚上,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於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白塔,與「第一期大覺禪文化之旅」來自中國大陸17個省市的57位青年釋疑。青年提問,如何讓熱情不退?大師說,「持續地加強、用功,久了以後,慢慢自然成為習慣,就不會退了。」
在佛學院的解行並重過程中,有什麼體悟?藍竫為說,2010年秋季讀佛學院參與出坡,正好是佛陀紀念館準備2011年開館,全山大眾都到佛館出坡,有次被分派到佛光大佛座前平台出坡,突然站起來一轉身,面對著佛館大門入口處,由上往下看的角度,是大佛俯視角度,整個佛館風景一覽無遺。他在當下想到,大師要大眾說「我是佛」,這句「我是佛」,就是鼓勵我們,要肯定自我並直下承擔。藍竫為體會到,勇敢承擔「我是佛」,就是打開自己的心,擴大自己的格局,靠自己的力量加強,最後一定能成功。
步入職場後,如何運用佛法度過困難與挫折?藍竫為分享,記得新冠疫情爆發時,因疫情嚴峻,不少人不幸染疫往生,當時公司正在研發「非接觸式」的監測生命徵象機器,與一家醫院進行研發合作,必須帶著工程師進到腦神經重症加護病房安裝機器,並實地測試。合作的醫院有收治療新冠患者,令他感覺到,工作與研發的裝置,是對病人有幫助的,沉著面對與承擔工作,與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站在第一線。
星雲大師曾開示,「對道理要用心體會、實踐,從中增加力量,慢慢地煩惱就會減少。」藍竫為分享,出社會工作後,一直有佛法的菩提種子,才能夠正向思考,度過每一次職場上的挑戰。就讀叢林學院因緣,找到自我人生的定位與價值,也因為這段因緣,知道生命的可貴,從信佛、學佛、行佛中增加力量,工作上勇敢面對困難,煩惱漸漸減少。
覺居法師提問,「美國紐約求學參加佛光山的活動,回佛光山就讀叢林學院,這樣經歷有深刻體驗嗎?」藍竫為娓娓道來。佛光山叢林學院讀書有五堂功課並隨眾作務,尤其當香燈更要早起,自己常常晚課開大靜後,進到大智殿禮拜文殊師利菩薩,靜靜跪著望著菩薩,訴說煩惱,後來心念一轉,與其抱怨不如誦經。
藍竫為說,選了《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讀誦,靜坐思惟經文中的智慧,觀想觀世音菩薩慈悲救度眾生的願力與實踐力,於是發願將普門品與大悲咒背下來,善用其心,漸漸領略到在學院讀書作務及參與付出的甘美滋味。他舉例,在2018年10月1日晚上,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於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白塔,與「第一期大覺禪文化之旅」來自中國大陸17個省市的57位青年釋疑。青年提問,如何讓熱情不退?大師說,「持續地加強、用功,久了以後,慢慢自然成為習慣,就不會退了。」
在佛學院的解行並重過程中,有什麼體悟?藍竫為說,2010年秋季讀佛學院參與出坡,正好是佛陀紀念館準備2011年開館,全山大眾都到佛館出坡,有次被分派到佛光大佛座前平台出坡,突然站起來一轉身,面對著佛館大門入口處,由上往下看的角度,是大佛俯視角度,整個佛館風景一覽無遺。他在當下想到,大師要大眾說「我是佛」,這句「我是佛」,就是鼓勵我們,要肯定自我並直下承擔。藍竫為體會到,勇敢承擔「我是佛」,就是打開自己的心,擴大自己的格局,靠自己的力量加強,最後一定能成功。
步入職場後,如何運用佛法度過困難與挫折?藍竫為分享,記得新冠疫情爆發時,因疫情嚴峻,不少人不幸染疫往生,當時公司正在研發「非接觸式」的監測生命徵象機器,與一家醫院進行研發合作,必須帶著工程師進到腦神經重症加護病房安裝機器,並實地測試。合作的醫院有收治療新冠患者,令他感覺到,工作與研發的裝置,是對病人有幫助的,沉著面對與承擔工作,與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站在第一線。
星雲大師曾開示,「對道理要用心體會、實踐,從中增加力量,慢慢地煩惱就會減少。」藍竫為分享,出社會工作後,一直有佛法的菩提種子,才能夠正向思考,度過每一次職場上的挑戰。就讀叢林學院因緣,找到自我人生的定位與價值,也因為這段因緣,知道生命的可貴,從信佛、學佛、行佛中增加力量,工作上勇敢面對困難,煩惱漸漸減少。
最新消息
周日佛學班結業 佛法在童心萌芽
2025-11-25佛教友誼獎學金學習營 深化理解佛教
2025-11-25佛光人以彩繪燈籠走入社區 報答師恩
2025-11-25冼都青年走入校園 推廣三好
2025-11-25佛光緣台中館江心靜創作展 超越冥想與感悟空間
2025-11-25均頭生命教育講座 反霸凌校園任我行
2025-11-25佛光山、星洲基金會送愛緬甸 贈濾水設備為貧童帶來希望
2025-11-25《獻給旅行者365日》贈興華中學 600師生獲智慧寶典
2025-11-25紐約感恩廚藝賽 逾200人歡聚佛光情
2025-11-25雲水日托站學期圓滿 「音你同行動出精彩」
2025-11-25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