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0月18日 星期六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心靈補給 > 其他> 台北醫學大學生命教育 從國際觀看生涯規畫

其他

字級

台北醫學大學生命教育 從國際觀看生涯規畫

【人間社 孫梅菁 台北報導】 2021-03-24
因應國際發展之快速成長,社會、人文價值觀的多變,由佛光山松山寺、國際佛光會中華青年總團及佛光會祥和分會承辦「生命教育十堂課」,3月16日於台北醫學大學誠樸廳舉辦,邀請世界佛光青年總團妙慧講師陳俗均主講「從國際觀看生涯規畫」。北醫學生100多人參與講座,落實三好理念,將「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帶入校園。

陳俗均引用國際知名趨勢大師大前研一,何謂國際觀?「知道世界發生什麼事,並且對這些事有提出觀點的能力」來說明,未來應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因應環境改變時,要如何提升能力;遇到困難,如何發現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核心精神,化為行動力。

「一個人若老是踏著別人的腳步前進,總有一天會迷路」,未來的學習,不是攸關你知道什麼,而是你如何運用所學,如熱血醫師楊斯棓自許是書的「引路人」,透過閱讀擴展視野,才能面對;也無法快轉的人生時鐘,成功轉換身分成為閱讀引路人,就像在雨中為需要的人撐起一把傘。

「當你下定決心替生命尋找意義時,你的生命就已經有了意義」,陳俗均如此表示,相信每一個生命故事的背後,都會對社會有不同的啟發。以朱為民醫師為例,透過醫病關係,分享生命自主的重要,以說明同理心及用愛為出發點的「利他主義」,運用「僧人心態」的論點,重新定義自己的未來與方向,找到生命的意義。

以《蔬食A計劃》的國際觀,說明「蔬食」不單只是宗教信仰或健康養生的理由,而是能有效減緩地球暖化,並解決糧食危機的重要議題。講座中邀請與會學生一同參與連署,獲得熱烈回響。

多位與會學生均表示,這場講座有深度,能提升信心勇敢面對國際化社會,對於探索自己未來生涯,更有方向及目標性;未來生活中,將學習保持同理及愛人的利他心態,願將所學貢獻服務社會。
12345678910第1 / 11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