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3年03月31日 星期五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芝加哥佛光山未來與希望生活講座 疫情與人生

教育人文

字級

芝加哥佛光山未來與希望生活講座 疫情與人生

【人間社記者 劉佳 芝加哥報導】 2020-07-06
芝加哥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芝加哥協會於6月26日共同舉辦線上「未來與希望」生活講座,主題為「疫情與人生」。近70位信眾在雲端聆聽,對抗疫情,增添信心。主講人是美國胃腸科科學院院士孫偉銘。在他從醫數十年間,曾發表超過十本專業書籍以及150餘篇學術論文,為大家帶來精彩的講座。

在美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奪走近13萬人的生命,而每日確診人數更破5萬創新高。孫醫師講述了當前醫學學術專刊中最新的研究成果,也將他這段時期在醫院臨床中的所見所感與大家分享。更通過實例討論與開放問答的形式回答與會者近15個疑問,讓大家對於新冠肺炎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疫情第二高峰是否會發生?夏天病毒活性是否會下降?在沒有疫苗的當下,病毒是否會自己消亡?」孫醫師表示:新冠肺炎比SARS死亡率高,比MERS傳染率高,目前美國甚至還沒到度過第一次高峰。

針對目前美國各個城市進行的城市重啟計畫,孫醫師的講解使大家對於如何做好預防措施,進行自我保護,有了更多可參考的經驗。孫醫師也談到,這次疫情讓人與社會的接觸有了新的規範,比如見面握手的習慣,改為合十;在公共場合不大聲講話避免飛沫傳播,養成戴口罩的習慣,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口罩五花八門分不清楚?」講座中,與會者紛紛踴躍提問。孫醫師談到,普通醫用口罩可以保護自己,但是還是有一部分病毒仍會穿過口罩,如果兩人面對面,只有一人戴口罩時,只有N95口罩可以同時保護雙方。他建議增加蛋白質、乳製品的攝入量,曬太陽則可吸收維他命D,而獼猴桃、百香果中有豐富的維他命C,都增強自體免疫力。

「醫護人員面對疫情是否會恐懼?」孫醫師說:「不忘初心,慈悲待人」,醫生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學習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精神:對於病人的救治,要用同理心、慈悲心、平等心。對於戰勝疫情,孫醫師用星雲大師的《為新冠肺炎疫情向觀世音菩薩祈願文》勉勵大眾:「以慈悲智慧面對,人人行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對治身口意,重視環保護生,必能轉危為安。」

住持覺麟法師感謝孫醫師以專業的角度講解新冠肺炎疫情,讓大家可以做好認知和充足的準備。同時感謝大家的熱烈參與,芝加哥佛光山也將在8月9日於線上開展「佛教生死學」的專題講座,今後在公共衛生與心理健康方面,都可以進行深入的討論。
12345678910第1 / 2269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