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王耿瑜曾偉禎與電影的善因好緣 從電影看見佛法
2021-12-20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由台灣資深策展人暨影視製片暨製作人王耿瑜及金馬影展國際影展策展暨副秘書長曾偉禎主講的「電影的善因好緣」專題講座,於12月19日在佛光山雲來集會議室舉行,逾百位職事及女眾學部師生出席聆聽。
兩位主講人將佛法與電影二合為一,透過電影的結構來進行深層的對話,用電影呈現人的生活。
王耿瑜表示,在接觸了不同層面的影片后,發現台灣的兒童影片甚少,於是開始反思大人們應為小孩留下具有意義的影視作品。
王耿瑜分享其從事影視的經驗,傳遞出電影對教育的意義和社會的功能。同時舉出許多能夠引發省思的劇本題材,更建議大家從鑒賞電影開始,再從電影架構的鋪陳和故事來傳達意念的轉化。
曾偉禎則以《金剛經》與五蘊和六識來詮釋電影的架構與修行層次,從奉獻、信、慈悲到行菩薩道的深層對話,并提出自己對於電影與宇宙消融的經驗,從電影的空間、時間不復存在中,體會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及「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之法義。
將佛法實踐於電影藝術的曾偉禎也表示,說法不一定要用言辭,一部好的電影也能將藝術化為正能量度化有緣無緣的眾生。
兩位主講人將佛法與電影二合為一,透過電影的結構來進行深層的對話,用電影呈現人的生活。
王耿瑜表示,在接觸了不同層面的影片后,發現台灣的兒童影片甚少,於是開始反思大人們應為小孩留下具有意義的影視作品。
王耿瑜分享其從事影視的經驗,傳遞出電影對教育的意義和社會的功能。同時舉出許多能夠引發省思的劇本題材,更建議大家從鑒賞電影開始,再從電影架構的鋪陳和故事來傳達意念的轉化。
曾偉禎則以《金剛經》與五蘊和六識來詮釋電影的架構與修行層次,從奉獻、信、慈悲到行菩薩道的深層對話,并提出自己對於電影與宇宙消融的經驗,從電影的空間、時間不復存在中,體會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及「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之法義。
將佛法實踐於電影藝術的曾偉禎也表示,說法不一定要用言辭,一部好的電影也能將藝術化為正能量度化有緣無緣的眾生。
最新消息
工研院佛學社講座 AI浪潮下的安心之道
2025-08-23孝道月佛光山僧眾功德回向 信眾共祈世界和平
2025-08-23鳳山二會贈公益吉祥米 關懷後庄弱勢家庭
2025-08-23溫哥華方廣分會參與公園清潔 維護城市綠意
2025-08-23西來大學宿舍翻新竣工 舉行灑淨祈福儀式
2025-08-23怡保自然療癒工作坊 啟動身心靈平衡
2025-08-23東京佛光人捐贈白米 支持社會福祉協議會
2025-08-23怡保押花藝術工作坊 領悟把握活在當下
2025-08-23【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佛法的管理法⑮
2025-08-23印尼佛教學院學生回到佛光山 心保和尚殷切勉勵
2025-08-22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