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3年09月23日 星期六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2019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 走進學術殿堂同霑法益

教育人文

字級

2019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 走進學術殿堂同霑法益

【人間社記者 戴慶華 花蓮縣壽豐鄉報導】 2019-05-26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由人間佛教讀書會、財團法人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及東華大學中文系聯合舉辦的《星雲大師全集》系列「2019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第九場,5月25日走進東部學術殿堂,在東華大學開展法筵。副校長林信鋒、副教務長蔡正雄、中文系系主任魏慈德,帶領30餘位教職員、學生與逾250位佛光愛書人一起徜徉《六祖壇經講話》,花蓮縣政府中區服務中心主任賴錦昌特別蒞臨參與研討會。

林信鋒致詞,身為科學人,這些年發現的很多宇宙人生大道理,其實早在2千多年前佛陀就已經印證了。非常高興人間佛教讀書會能在東華大學舉辦研討會,祝福研討會順利圓滿成功。

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為研討會引言,以「萬古晴空,一朝風月」談到如何在萬種人、萬種事的碰撞中,不要忘卻本來面目。佛光山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表示,非常高興看到很多年輕人一起來參學,感謝東華大學的協助與成就,並分享佛光山「吉祥」招呼語的用意。

首先由佛光山副住持暨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教授慧開法師導讀《六祖壇經講話》,從「人間佛教題解」進入,談及其在南華大學進行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以生命力帶動生命力」。引用數學方程式說明「十方三世宇宙生命觀」的宏觀開放思惟,能帶來無限的希望與願景。同時以「所有學問都離不開因果」,回應愛書人的提問。

下午先由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劉湘蘭帶領大家複習上午課程,不少愛書人呼應研討會內容,欣喜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故事,更感謝慧開法師的開示。

主題論壇由東華大學中文系李秀華教授主持,邀請慧開法師、妙南法師及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與談,交流《六祖壇經講話》的閱讀心得與生命體驗。

慧開法師針對「定慧修持」,談及修行是一種「減法」,透過《金剛經》中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呼應《六祖壇經》「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以自己國外求學遇到的「種族歧視」說明「眾生相」,提醒應當去除一切標籤,平等對待;「壽者相」就是對自己隨著年齡而累積的生命經驗,而產生的一種執著與傲慢,這也是修行平等需要放下的。

妙南法師則談到星雲大師以「口說心行」,指導他何謂「真般若」;並引用自己在擔任佛學院院長,從害怕到承擔,大師以「做就對了,不必多想」、「想就有了,只能發心」來勉勵他,要其學會「在老大的承擔中,學習老二的融和」及「在老二的融和中,學習老大的承擔」,在提起放下間,體現不二的真諦。

張亞中認為,《六祖壇經》中的〈無相頌〉,即是人間實踐修行的非常重要法門,能將真善美的精神發揚出來。並以梁武帝的福德公案,分享他協助佛光山月光寺建寺的因緣,鼓勵大家要多行布施積累功德外,更要多讀《六祖壇經》來增長般若智慧。

最後活動在熱烈掌聲及滿心歡喜的笑容中落幕,大眾都殷切地期待參加下次的研討會。
12345678910第1 / 2368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