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佛學講座 懺悔心是必備條件
2019-04-04
佛光山惠中寺3月30日舉辦八關齋戒佛學講座,由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副教授宗玉媺主講「懺悔心是學佛一開始就必備的條件」,從寂天菩薩《入菩薩行論》講懺悔心,現場約300人聆聽。
《入菩薩行論》是印度寂天菩薩所著,寂天菩薩是印度七、八世紀著名的論師,《入菩薩行論》共六品,〈懺悔罪業〉是其中一品。
學佛的必要條件有7個:禮敬、供養、懺悔、隨喜、請佛住世、請轉法輪、回向菩提。要讓「菩提心」從內心生出來,就必須清淨內心,因此要先去除貪瞋痴,才能發菩提心。
宗玉媺表示,懺悔是學佛修行很重要的功課,就像農夫下種前,須先除草、殺蟲、翻土、灌溉、施肥,才能使種子發芽、茁壯、成熟乃至結果。修行也要懺悔過去的錯誤,發願改過,清淨內心,才能裝進法水,長養善根。
懂得懺悔,是對自己的無明煩惱有警覺。如果心中充滿煩惱和過失,就發不起菩提心;若對自己的無明沒有警覺,一切所謂「善行」只是長養自己的煩惱和傲慢。
懺悔心是學佛的推動力,如何正思惟修行呢?宗玉媺列舉「思惟壽短,死神逼迫,對治放逸」;「思惟眷屬不可靠,對治貪戀」;「思惟造罪無義,生起懺悔心」,種種思惟增加修行力量。
利用講座時間,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江怡慧同學介紹系所特色和佛教學院的訊息,希望大家可以將佛教學系訊息分享出去讓周遭親朋好友認識。
《入菩薩行論》是印度寂天菩薩所著,寂天菩薩是印度七、八世紀著名的論師,《入菩薩行論》共六品,〈懺悔罪業〉是其中一品。
學佛的必要條件有7個:禮敬、供養、懺悔、隨喜、請佛住世、請轉法輪、回向菩提。要讓「菩提心」從內心生出來,就必須清淨內心,因此要先去除貪瞋痴,才能發菩提心。
宗玉媺表示,懺悔是學佛修行很重要的功課,就像農夫下種前,須先除草、殺蟲、翻土、灌溉、施肥,才能使種子發芽、茁壯、成熟乃至結果。修行也要懺悔過去的錯誤,發願改過,清淨內心,才能裝進法水,長養善根。
懂得懺悔,是對自己的無明煩惱有警覺。如果心中充滿煩惱和過失,就發不起菩提心;若對自己的無明沒有警覺,一切所謂「善行」只是長養自己的煩惱和傲慢。
懺悔心是學佛的推動力,如何正思惟修行呢?宗玉媺列舉「思惟壽短,死神逼迫,對治放逸」;「思惟眷屬不可靠,對治貪戀」;「思惟造罪無義,生起懺悔心」,種種思惟增加修行力量。
利用講座時間,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江怡慧同學介紹系所特色和佛教學院的訊息,希望大家可以將佛教學系訊息分享出去讓周遭親朋好友認識。
最新消息
【星雲大師全集16】佛法真義1/佛法義理⑳
2023-01-29台北道場新春團拜 喜迎榮譽總會長吳伯雄伉儷
2023-01-28〔佛光山2023年春節平安燈法會〕佛光山新春設立捐血站 讓愛傳遞十方
2023-01-28金光明寺新春闖關集印活動 充滿仁和安康富樂吉祥
2023-01-28圓通寺人間音緣歌唱比賽 開啟親近道場因緣
2023-01-28冼都中華中學考生祈福 找到安心的力量
2023-01-28〔佛光山2023年春節平安燈法會〕楊朝祥一行佛光山走春 肯定佛光山社會教育功能
2023-01-28風雨過後見彩虹 滿地可仁和安康慶新春
2023-01-28丹佛講堂跨年守歲 喜迎安康富樂
2023-01-28法國佛光山法華禪寺禮千佛迎春 貴賓雲集共祈福
2023-01-28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