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社會萬象> 一分願力 義工歡喜付出

社會萬象

字級

一分願力 義工歡喜付出

【人間社記者 邱雅芳 大樹報導】 2019-03-16
「佛光山2019年義工表揚大會」3月16日在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舉行,獎項分為八大類:金獎、銀獎、銅獎、菩提獎、自覺獎、行佛獎、特殊貢獻獎、發心菩薩獎;此外,頒發義工發心800小時的義工背心,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院長為大眾開示,來賓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南區協會會長林文輝區會長致詞,摸彩活動讓義工歡喜不已。

在佛陀紀念館樟樹林滴水坊擔任義工的蘇松齡表示,看見星雲大師為全球五大洲道場勞心勞力,那分難能可貴的用心,令他非常感動,從而選擇在樟樹林滴水坊長期發心。蘇松齡說,樟樹林滴水坊義工們就像是另一個家的家人,法師都會教導義工,把每位用餐客人當成貴賓,常帶歡喜心、學習慈悲去愛護每一人、事、物,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甘甜回饋。

蘇松齡娓娓說,先生往生後開始義工生活,曾在佛光山寶華寺、佛光山加州佛立門文教中心發心,3年前來到樟樹林滴水坊擔任義工,每天從左營搭公車到佛陀紀念館,全年無休。獲得苦行服務獎的她表示,擔任義工可以自利利他、鍛鍊身體,讓生活有目標,做義工是她最歡喜的事。

全家一起承擔環保組曾陳阿清表示,自己為追隨星雲大師腳步,做資源回收建大學,教育下一代。獲得發心菩薩獎的曾陳阿清說,自己做環保回收已有10年之久,風雨無阻。當初應會長邱月春的邀約,才承擔環保回收組,家人對她加入環保回收組起初持保留態度,淺移默化下,2個兒子及媳婦也加入行列,媳婦外出都會撿拾回收物,兒子承擔一個禮拜三趟的載運工作。

「愈有價值的回收物,愈想突破」,獲頒發心菩薩獎的台北道場環保組楊國模這麼說。環保回收是修行的一種,常常有些回收物,載運回來還需要清洗,才能變賣。某次,透過道場師姊介紹回收大樓「化糞管」,非常髒需要好好清洗一番,才能提升價值,就和一位師兄發心清理。

楊國模介紹台北道場環保組說,當初回收組都是金剛分會獨力承擔,因會務愈來愈龐大,91年法師決定成立一個回收團隊來承擔工作,他加入至今有17年之久,每次都以歡喜心來承擔,有心就可以突破回收上的難題。
12345678910第1 / 256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