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3年05月29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社會萬象> 2018中華佛光青年團員大會 慧傳法師談信仰與傳承

社會萬象

字級

2018中華佛光青年團員大會 慧傳法師談信仰與傳承

【人間社記者 許翌娟 高雄報導】 2018-12-30
2018中華佛光青年團員大會,12月29日下午於雲居樓二樓,邀請國際佛光會世界青年總團部執行長慧傳法師,針對今年的大會主題「信仰與傳承」,為全台逾六百位佛光青年進行專題演講,探討佛教過去與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慧傳法師引用皮尤研究中心的預測,指出2010到2050年世界人口數增加,但佛教人口數卻減少,減少的原因在於信仰佛教的人口老化和生育率降低。在面對佛教信仰人數逐年遞減的狀態,為何星雲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卻能帶來欣欣向榮的景象?慧傳法師以星雲大師「我的信仰歷程」為主軸說明,提醒青年大師的信仰歷程,也是青年要學習佛法的順序。

星雲大師曾說:「修習菩薩道的過程,就像從幼稚園開始,一直到完成博士學位,信仰也是如此,也是慢慢的漸次往上升。」慧傳法師勉勵青年薰習佛法是培養信仰的基礎,了解善惡因果過後,能懂得把佛法運用在生活中,然而要將過去祈求的信仰,漸轉成給予的信仰,學會發心立願,為眾生服務,倘若將來遇到困難及挫折,眾生也會回饋到自己身上。

慧傳法師反問青年,如果心中充滿許多負面情緒,還有什麼空間可以容納佛陀呢?服務眾生時遇到困難,是有什麼樣的情緒?能夠學習菩薩的六度精神嗎?佛菩薩不會有煩惱瞋恨心,佛菩薩具備禪定智慧,如果碰到這麼多困難,就要看你內心裡面裝的是什麼。鼓勵青年要正向思考,直下承擔「我是佛」。

慧傳法師引用大師「菩薩五十二階位」,說起菩薩道,要歷經的次第,共有五十一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而進入等覺,最後到達妙覺的佛國境界。初信的人,稱為「初發心菩薩」,透過種種修持終至成就佛道,有很多的大菩薩如觀世音菩薩,本來他可以成佛,但他留一分「生相無明」不斷,要在人間廣度眾生,行菩薩道。向青年說明,除了發菩提心外,更重要的是行菩薩道,具體落實人間佛教。
12345678910第1 / 2428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