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生命雲彩」 韓國天然染色創作展 藝術與友善環境交輝映
2024-07-29
韓國白松天然染色指導師協會,致力於將天然染色工藝運用在服裝與藝術的創作及推廣,14周年紀念展特別移師海外,以「生命雲彩」為主題,在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展出韓國天然染色創作展,7月27日於佛光山惠中寺中庭舉行開幕式。
韓國說唱藝術家梁逸東演出韓國傳統之聲〈為阿里郎祈禱〉,以及搭配低音提琴手李東熙、釜山知名舞者洪基兌〈燈火舞〉的精采表演,還有折扇現場揮毫,用滿滿的民族文化氣息,為藝展揭開序幕。
白松天然染色指導師協會會長金泰熙、教育院院長劉昌旿、教授尹英淑及金英南、策展人亞太創意設計學院副院長林青玫、執行人台中市政府新聞局科長蕭淑君等貴賓、及本次參展的韓國藝術家,與天然染藝術同好逾140人參與藝文盛會。
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館長覺居法師表示,風雨中,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帶來令人讚嘆的作品與精采的文化表演,舞者的舞姿、眼神似菩薩般肅穆專注,樂音與吟唱的搭配令人沉浸在韓國的民族文化中。
覺居法師說,天然染色的文化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友善環境和取之於天然的智慧,不禁要向「古人」致敬,也要向「今人」為傳承而努力來加油。佛經中有一位睒子菩薩,他每走一步路都小心翼翼,怕踩痛大地;每講一句話都不敢大聲,深怕驚擾大地;不忍丟棄一件物品,怕汙染大地。這是何其的慈悲愛物,也與天然染的精神相契合,要以此友善環境的精神,與地球共生共榮。
金泰熙指出,本次展覽主題「生命雲彩」,是每位成員將個人人生故事融入作品中的創作。還有韓國傳統音樂、燈舞、低音提琴演奏、折扇現場揮毫,希望打造成一場融合的藝術盛宴。這次的展覽是每位會員用心打造的成果,期待能成為讓所有藝術創作融為一體的契機。
劉昌旿引韓國詩人張錫柱詩作〈一粒棗子〉說到,一顆大棗變紅,也要經歷許多考驗,而人生也要經歷無數的試煉。協會的會員們在長達14年的時光中,雖歷經種種磨難,依然堅持自己的理想,用自己的顏色和想像力,寫下喜怒哀樂的生活故事,透過天然染色,夢想著人與自然共同生活的世界。非常期待透過此次展覽,介紹韓國固有的染色技法,與台灣的天然染文化交流。
林青玫指出,天然染色工藝是人類古老的智慧,透過植物、動物、礦物性染料,經過提取、制液、上色、疊色、日晒等工序,將纖維織物進行染色,相較於化學染料,更具友善環境、天然健康、防蟲抗菌等效果。韓國的天然染創作,不論是在取材、用色、技法、設計、用途等方面,相較於台灣,都有很大的不同,柿染、移印染大量的在此次展覽中出現。希望這次的展覽透過天然染的技法交流,共同成長,共同愛護地球。
韓國說唱藝術家梁逸東演出韓國傳統之聲〈為阿里郎祈禱〉,以及搭配低音提琴手李東熙、釜山知名舞者洪基兌〈燈火舞〉的精采表演,還有折扇現場揮毫,用滿滿的民族文化氣息,為藝展揭開序幕。
白松天然染色指導師協會會長金泰熙、教育院院長劉昌旿、教授尹英淑及金英南、策展人亞太創意設計學院副院長林青玫、執行人台中市政府新聞局科長蕭淑君等貴賓、及本次參展的韓國藝術家,與天然染藝術同好逾140人參與藝文盛會。
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館長覺居法師表示,風雨中,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帶來令人讚嘆的作品與精采的文化表演,舞者的舞姿、眼神似菩薩般肅穆專注,樂音與吟唱的搭配令人沉浸在韓國的民族文化中。
覺居法師說,天然染色的文化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友善環境和取之於天然的智慧,不禁要向「古人」致敬,也要向「今人」為傳承而努力來加油。佛經中有一位睒子菩薩,他每走一步路都小心翼翼,怕踩痛大地;每講一句話都不敢大聲,深怕驚擾大地;不忍丟棄一件物品,怕汙染大地。這是何其的慈悲愛物,也與天然染的精神相契合,要以此友善環境的精神,與地球共生共榮。
金泰熙指出,本次展覽主題「生命雲彩」,是每位成員將個人人生故事融入作品中的創作。還有韓國傳統音樂、燈舞、低音提琴演奏、折扇現場揮毫,希望打造成一場融合的藝術盛宴。這次的展覽是每位會員用心打造的成果,期待能成為讓所有藝術創作融為一體的契機。
劉昌旿引韓國詩人張錫柱詩作〈一粒棗子〉說到,一顆大棗變紅,也要經歷許多考驗,而人生也要經歷無數的試煉。協會的會員們在長達14年的時光中,雖歷經種種磨難,依然堅持自己的理想,用自己的顏色和想像力,寫下喜怒哀樂的生活故事,透過天然染色,夢想著人與自然共同生活的世界。非常期待透過此次展覽,介紹韓國固有的染色技法,與台灣的天然染文化交流。
林青玫指出,天然染色工藝是人類古老的智慧,透過植物、動物、礦物性染料,經過提取、制液、上色、疊色、日晒等工序,將纖維織物進行染色,相較於化學染料,更具友善環境、天然健康、防蟲抗菌等效果。韓國的天然染創作,不論是在取材、用色、技法、設計、用途等方面,相較於台灣,都有很大的不同,柿染、移印染大量的在此次展覽中出現。希望這次的展覽透過天然染的技法交流,共同成長,共同愛護地球。
最新消息
北區協會區務會議 凝聚推進發展方針
2025-08-22中區協會區務會議 佛光人五力展現弘法能量
2025-08-22擁抱科技守護佛心 溫哥華「佛陀的AI教法」啟發新思惟
2025-08-22《浩瀚星雲》音樂劇籌備 光明大學宿霧藝術學院啟動
2025-08-22落實視力保健 均頭榮獲「全國近視防治楷模獎」
2025-08-22114年宗教團體表揚大會 佛光山13所別分院獲肯定
2025-08-22月光TEA-TALK相遇如歌 生命中美麗的和弦
2025-08-22北卡佛光山「豆腐三味」烹飪課程 推廣健康素食
2025-08-22獲獎連連 昆士蘭佛光童軍團慶7周年
2025-08-22理論實踐相融合 南天寺助力新州宗教教師專業成長
2025-08-22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