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南台別院安樂富有講座,高霈馨醫師談如何遠離憂鬱症。 人間社記者張錦松攝
圖說:南台別院安樂富有講座,高霈馨醫師談如何遠離憂鬱症。 人間社記者張錦松攝 圖說:住持滿舟法師致贈感謝狀及星雲大師墨寶予講師高霈馨。 人間社記者張錦松攝
圖說:住持滿舟法師致贈感謝狀及星雲大師墨寶予講師高霈馨。 人間社記者張錦松攝 圖說:佛光山南台別院安樂富有系列講座,邀請到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高霈馨談「教您如何遠離憂鬱症」,現場300人與會聆聽。 人間社記者陳鉦瑩攝
圖說:佛光山南台別院安樂富有系列講座,邀請到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高霈馨談「教您如何遠離憂鬱症」,現場300人與會聆聽。 人間社記者陳鉦瑩攝南台別院安樂富有講座 高霈馨醫師談如何遠離憂鬱症
2023-05-13
                        佛光山南台別院安樂富有系列講座,於5月10日圓滿落幕,邀請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高霈馨,以「教您如何遠離憂鬱症」為題,談憂鬱症的症狀、原因、診斷、治療及照顧者及社會支持等,現場300人與會聆聽。
台南區總住持滿舟法師引言表示,目前多數數據證明憂鬱症不是因為玻璃心或抗壓力差所引發,而是大腦調節系統出現問題,憂鬱症就像腦袋感冒一般,只要多休息就會好,所以無須害怕憂鬱症,要懂得去就醫,並把心理照顧好,即可遠離憂鬱症。
高霈馨表示,根據統計,每100人就有3人罹患憂鬱症,女性憂鬱症盛行率比男性高,憂鬱症不是脆弱表現,而是一種生物、心理、社會等多重因子交互作用造成的疾病,會影響病人的情緒、思考、生理及行為。患者可能會感到悲傷、憂慮及內疚,甚至自我批評,感到無助,覺得活得沒有價值,也可能造成體重減輕或增加、失眠或嗜睡、社交退縮等症狀。接受治療最重要必須耐心,等待藥效發揮,而年長者的憂鬱症,應盡快發現並接受治療,才能真正對症下藥。
目前台灣自殺防治學會及董氏基金會有提供相關自我檢測量表,如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有類似症狀,應盡速就醫,接受專業的醫療診斷及治療。憂鬱症的治療除了藥物,也強調非藥物的介入方式,因為「心病需要心藥醫」,而心藥指的是心理治療,透過支持性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正念等方式,從而改變患者面臨引發類似憂鬱事件的反應態度。
憂鬱症患者不應在負向情緒時做重大決定,須固定生活作息並均衡飲食,學習接納不完美也是一種美的開放性思維;而照顧者應避免過度的關心,或批評病人的負面情緒,有時不知要和病人說甚麼,可先保持沉默,靜靜一旁陪伴就好,另外不論是病人或照顧者,都需要懂得尋求家庭及朋友的社會支持,而宗教團體也是一種重要支持團體。
亞洲社會常久以來怕憂鬱症等精神方面問題浮上檯面,若能接受社工的幫助並就醫,即有機會防止悲劇的發生。當產生負面念頭時,有人適時拉一把、正向思維轉念,或通報強制就醫,就能救人一命,因此,親人的陪伴與傾聽是很重要的。
最後,高霈馨以打破對精神障礙者污名與迷思結尾,表示精神障礙者的犯罪率其實比一般人低,而是因其認知功能減損,導致犯罪後容易被發現;精神病患者常服用的情緒穩定劑與抗精神藥物都是沒有成癮性的,鎮定與安眠藥雖有成癮性,但若在醫師指示下服用,也幾乎不會有成癮狀況。
聽眾陳家弘講座後歡喜分享表示,本身自己是醫療人員,在臨床上常會面臨到病人做出自己傷害自己的行為,這對於醫護人員是一個考驗,所以認為大家可以多參加醫療相關講座,建立正確的醫療知識,以減少醫療界的負擔。
                    
                    
                    
                    
                台南區總住持滿舟法師引言表示,目前多數數據證明憂鬱症不是因為玻璃心或抗壓力差所引發,而是大腦調節系統出現問題,憂鬱症就像腦袋感冒一般,只要多休息就會好,所以無須害怕憂鬱症,要懂得去就醫,並把心理照顧好,即可遠離憂鬱症。
高霈馨表示,根據統計,每100人就有3人罹患憂鬱症,女性憂鬱症盛行率比男性高,憂鬱症不是脆弱表現,而是一種生物、心理、社會等多重因子交互作用造成的疾病,會影響病人的情緒、思考、生理及行為。患者可能會感到悲傷、憂慮及內疚,甚至自我批評,感到無助,覺得活得沒有價值,也可能造成體重減輕或增加、失眠或嗜睡、社交退縮等症狀。接受治療最重要必須耐心,等待藥效發揮,而年長者的憂鬱症,應盡快發現並接受治療,才能真正對症下藥。
目前台灣自殺防治學會及董氏基金會有提供相關自我檢測量表,如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有類似症狀,應盡速就醫,接受專業的醫療診斷及治療。憂鬱症的治療除了藥物,也強調非藥物的介入方式,因為「心病需要心藥醫」,而心藥指的是心理治療,透過支持性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正念等方式,從而改變患者面臨引發類似憂鬱事件的反應態度。
憂鬱症患者不應在負向情緒時做重大決定,須固定生活作息並均衡飲食,學習接納不完美也是一種美的開放性思維;而照顧者應避免過度的關心,或批評病人的負面情緒,有時不知要和病人說甚麼,可先保持沉默,靜靜一旁陪伴就好,另外不論是病人或照顧者,都需要懂得尋求家庭及朋友的社會支持,而宗教團體也是一種重要支持團體。
亞洲社會常久以來怕憂鬱症等精神方面問題浮上檯面,若能接受社工的幫助並就醫,即有機會防止悲劇的發生。當產生負面念頭時,有人適時拉一把、正向思維轉念,或通報強制就醫,就能救人一命,因此,親人的陪伴與傾聽是很重要的。
最後,高霈馨以打破對精神障礙者污名與迷思結尾,表示精神障礙者的犯罪率其實比一般人低,而是因其認知功能減損,導致犯罪後容易被發現;精神病患者常服用的情緒穩定劑與抗精神藥物都是沒有成癮性的,鎮定與安眠藥雖有成癮性,但若在醫師指示下服用,也幾乎不會有成癮狀況。
聽眾陳家弘講座後歡喜分享表示,本身自己是醫療人員,在臨床上常會面臨到病人做出自己傷害自己的行為,這對於醫護人員是一個考驗,所以認為大家可以多參加醫療相關講座,建立正確的醫療知識,以減少醫療界的負擔。
                        最新消息
                    
                    - 西來寺寒冬送暖 以愛為燈點亮希望2025-10-30
- 惠中佛光童軍歡慶成立25周年 共見榮耀與傳承2025-10-30
- 梵蒂岡跨宗教對話60周年 教宗喜會中華人間佛教代表2025-10-30
- 大明社區大學公民素養周 社會情緒如何在日常中實踐2025-10-30
- 世界閩南語金曲頒獎 黃一飛奪「最佳男歌手」 為大馬與佛光人爭光2025-10-30
- 重陽賞菊敬老情 小天星幼兒園奉茶傳孝意2025-10-30
- 香港中文大學參訪佛光道場 啟迪智慧探索真理2025-10-30
- 《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外婆5-52025-10-30
- 教宗呼籲宗教對話 紀念《我們的時代》文件60周年2025-10-29
- 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29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