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詩經·小雅·鹿鳴〉是中國古代宮廷宴饗群臣、嘉賓所唱的歌。今天古琴班以這首琴歌,優雅的歡迎我們的嘉賓。 人間社記者陳文杞攝
圖說:荷月古琴音樂會策畫人暨古琴指導老師黃永明於音樂會開始前的致詞表示,感謝常住邀約古琴班的學員與大眾分享。 人間社記者陳文杞攝
圖說:「荷月古琴音樂會」開始,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暨台北分校校長滿謙法師出席音樂會鼓勵。 人間社記者陳文杞攝
圖說:全體合奏人間音緣〈山水妙路〉,除了古琴、空靈鼓、鼓、小鐵琴、溪水鈴、雨柱及人聲唱和,完美呈現「胸中的山水位置自如,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的精采。 人間社記者陳文杞攝
圖說:全體合奏人間音緣〈幸福是啥物〉,古琴之外,加入吉他、木魚、空靈鼓及人聲唱和,隨文觀想,聽眾隨聲應和,整場音樂會,滿滿的幸福與感動。 人間社記者陳文杞攝
圖說:〈詩經·秦風·蒹葭〉取材自《詩經》,描繪遠方伊人、可望不可及的哀愁與思念。樂音如煙波縹緲,淡遠深刻。琴聲若霧若靄,悠長推移,帶出朦朧的愛意與追尋之情。 人間社記者陳文杞攝
圖說:〈神人暢〉古琴與打擊樂器和諧且完美呈現!此曲特別之處,只用五條絃彈奏,配合十三個徽位的泛音都用之外,還用徽外的泛音,曲調奇古,節奏鏗鏘。全曲將人與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意境,表現的淋漓盡致。 人間社記者陳文杞攝
圖說:〈楓橋夜泊〉台灣作曲家郭芝苑所作。作曲家靈感來自唐·朝張繼的詩《楓橋夜泊》。樂音低迴婉轉,仿若夜半鐘聲,在寒山寺外,孤舟聽雨。由唐詩意境轉化為琴曲,夜靜水寒,疏影橫斜,鄉愁像泛起的漣漪。 人間社記者陳文杞攝
圖說:合奏曲人間音緣〈流轉〉與〈點燈〉,台上古琴悠揚,台下觀看手冊中的詞意,沉靜在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所作詞句,隨文觀想,心領神會「我懂了!」 人間社記者陳文杞攝
圖說:全體演出學員謝幕時,妙眾法師致詞勉勵,感謝所有來賓的參與,給予老師及演出學員們的鼓勵與支持。特別感謝音樂會策畫人黃永明老師的無私奉獻與專業指導,成就這一場完美的演出。 人間社記者陳文杞攝荷月古琴音樂會 人間音緣唐詩宋詞千年對話
2025-08-18
佛光山人間大學台北分校「古琴」班,成立8年有成,指導老師黃永明特別策畫「荷月古琴音樂會」,8月17日於佛光山台北道場6樓法雲堂對外發表,吸引逾150位愛樂人士聆聽。貴賓有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暨台北分校校長滿謙法師、監院妙眾法師及來自佛光山印尼佛學院師生20人蒞臨共襄盛舉。
黃永明說明「荷月」就是農曆六月,感謝常住邀約古琴班的學員與大眾分享。古琴的彈奏與音樂,典雅、古樸與內斂;但是,難學又難懂。為了要介紹這個與普羅大眾有點距離的古琴樂曲,音樂會以雅俗共賞為重點,曲目安排分為三部分,古琴與古典文學的結合、傳統琴曲、古琴與人間音緣的〈流轉〉、〈點燈〉、〈幸福是啥物〉及〈山水妙路〉等共17首。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曾說,想念他的時候就唱人間音緣的歌曲,〈幸福是啥物〉即是大師作詞,由音樂人李秉宗譜曲。為配合此次演出,黃永明特別將這首歌予以改編訂減字譜,專為古琴彈奏設計指法,演出時結合吉他、木魚、空靈鼓等樂器,並於本次音樂會首次對外發表。
主辦單位人間大學台北分校表示,古琴因其沉穩古樸的音色,於熱鬧場所較無法完整呈現。古琴班自2017成班至今,黃永明秉持對古琴的傳承,不但認真教學,為了讓學習有感,還運用時下流行的樂曲改編成譜,或是輔以現代樂器合奏,甚或將人間音緣的歌曲編訂成古琴譜,創造出風格多元的樂曲。讓學員們的努力學習成果,能以正式演出的型式展現,相信音樂會可為愛樂者帶來全新的感動。
學員林素玟分享,自己是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教授,學術研究領域是《紅樓夢》,最初拜黃永明學習古琴的動機,就是想彈奏〈枉凝眉〉。這首判詞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雙玉情緣,化為琴聲,情感的本質是虛幻無常、不可依恃的,盼眾生能以情悟道,多情而不為情所困。合奏人間音緣曲目,傳達星雲大師的人生智慧,讓欣賞者都能遇境心轉,時時點亮心燈,並傳遞給周遭苦難的眾生。
專業理工背景的學員鍾誌勳說,感謝在老師的指導下,努力提升自己的琴藝以及對琴曲的了解,學員在琴曲合奏中藉著音樂融合在一起,在古琴悠遠的樂聲中,體現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更感謝校方對於這次音樂會的支持,包括海報的設計、舞台布置以及專業音響等。
愛樂人士李俊表示,「荷月古琴音樂會」從千年前唐詩、宋詞,直到近代的〈幸福是啥物?〉除了品味古琴古樸音色及深遠意境之外,亦深深感動於星雲大師將佛法深植在人間,希望大家都能傳唱〈幸福是啥物?〉促進社會更和諧幸福。
曲終,妙眾法師致詞,感謝所有來賓的參與,給予老師及演出學員們的鼓勵與支持。優良的成果,背後都有一群默默付出的義工及努力練習的過程。特別感謝音樂會策畫人黃永明無私奉獻與專業指導,成就這一場完美的演出。
演出學員有廖文鈴、李淑芬、林素玟、黃楷馨、林克武、涂玲珠、張雅蕙、王淑珍、李月卿、張玉華、劉學文、吳泓德、吳秋麗、鍾誌勳、廖麗珠、朱芝瑩,以及協演人員:詹文俊、任伶俐、王玲、蔡碧玉、陳彥甫等21人,音樂會於全體謝幕後圓滿,常住準備結緣品「向前有路.光明在望」吊飾,贈予每位演出者表示感謝與祝福。
黃永明說明「荷月」就是農曆六月,感謝常住邀約古琴班的學員與大眾分享。古琴的彈奏與音樂,典雅、古樸與內斂;但是,難學又難懂。為了要介紹這個與普羅大眾有點距離的古琴樂曲,音樂會以雅俗共賞為重點,曲目安排分為三部分,古琴與古典文學的結合、傳統琴曲、古琴與人間音緣的〈流轉〉、〈點燈〉、〈幸福是啥物〉及〈山水妙路〉等共17首。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曾說,想念他的時候就唱人間音緣的歌曲,〈幸福是啥物〉即是大師作詞,由音樂人李秉宗譜曲。為配合此次演出,黃永明特別將這首歌予以改編訂減字譜,專為古琴彈奏設計指法,演出時結合吉他、木魚、空靈鼓等樂器,並於本次音樂會首次對外發表。
主辦單位人間大學台北分校表示,古琴因其沉穩古樸的音色,於熱鬧場所較無法完整呈現。古琴班自2017成班至今,黃永明秉持對古琴的傳承,不但認真教學,為了讓學習有感,還運用時下流行的樂曲改編成譜,或是輔以現代樂器合奏,甚或將人間音緣的歌曲編訂成古琴譜,創造出風格多元的樂曲。讓學員們的努力學習成果,能以正式演出的型式展現,相信音樂會可為愛樂者帶來全新的感動。
學員林素玟分享,自己是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教授,學術研究領域是《紅樓夢》,最初拜黃永明學習古琴的動機,就是想彈奏〈枉凝眉〉。這首判詞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雙玉情緣,化為琴聲,情感的本質是虛幻無常、不可依恃的,盼眾生能以情悟道,多情而不為情所困。合奏人間音緣曲目,傳達星雲大師的人生智慧,讓欣賞者都能遇境心轉,時時點亮心燈,並傳遞給周遭苦難的眾生。
專業理工背景的學員鍾誌勳說,感謝在老師的指導下,努力提升自己的琴藝以及對琴曲的了解,學員在琴曲合奏中藉著音樂融合在一起,在古琴悠遠的樂聲中,體現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更感謝校方對於這次音樂會的支持,包括海報的設計、舞台布置以及專業音響等。
愛樂人士李俊表示,「荷月古琴音樂會」從千年前唐詩、宋詞,直到近代的〈幸福是啥物?〉除了品味古琴古樸音色及深遠意境之外,亦深深感動於星雲大師將佛法深植在人間,希望大家都能傳唱〈幸福是啥物?〉促進社會更和諧幸福。
曲終,妙眾法師致詞,感謝所有來賓的參與,給予老師及演出學員們的鼓勵與支持。優良的成果,背後都有一群默默付出的義工及努力練習的過程。特別感謝音樂會策畫人黃永明無私奉獻與專業指導,成就這一場完美的演出。
演出學員有廖文鈴、李淑芬、林素玟、黃楷馨、林克武、涂玲珠、張雅蕙、王淑珍、李月卿、張玉華、劉學文、吳泓德、吳秋麗、鍾誌勳、廖麗珠、朱芝瑩,以及協演人員:詹文俊、任伶俐、王玲、蔡碧玉、陳彥甫等21人,音樂會於全體謝幕後圓滿,常住準備結緣品「向前有路.光明在望」吊飾,贈予每位演出者表示感謝與祝福。
最新消息
iACT跨宗教感恩日慶典 香雲寺、佛光會與會
2025-11-24文山區佛光人義賣暨福報蔬食推廣 捐助創世住民傳遞溫暖
2025-11-24寶華寺佛學講座 塵中修出清淨心
2025-11-24日光寺法座會 張群談看見改變的力量
2025-11-24新營講堂發揮佛光愛 捐血救人福利社會
2025-11-24尋訪千年聚落與眷村記憶 台中傳燈分會舉辦清水走讀
2025-11-24河道探險活動 墨爾本佛光童軍展現團隊精神與戶外技能
2025-11-24紐約道場感恩節送暖多年不輟 守護社區情更深
2025-11-24慈愛三好學校2025畢業典禮 三好品格伴童行 歡喜成就向未來
2025-11-24毛克利三好童軍體驗營 學習技能創造價值
2025-11-24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