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豐原佛學講座 《六祖壇經》的生活實踐
2025-08-11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潭子分會與潭興分會,8月10日於佛光山豐原禪淨中心舉辦佛學講座,恭請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分享《六祖壇經》的生活實踐。慧知法師以《六祖壇經》歷史背景,輔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理念,並透過自身經歷或故事分享禪機,吸引逾190位信眾得以聽聞《壇經》要義,並同獲法喜。
活動前,首先以王凱莉帶領的富齡太鼓隊表演〈戰鼓〉、〈相見歡〉〈滿山春色〉等曲目;慧知法師的爸爸媽媽一同口琴演奏〈隱形的翅膀〉、〈爸爸是行船人〉、〈快樂的出航〉等曲目,精彩表演,揭開序幕。
「什麼是佛說的常與無常?」慧知法師解釋,常和無常是佛教哲學中的兩個概念,它們分別代表了「恆常、不變」,與「變化、無常」。佛教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無常是「肯定接受」眼前的變化,無常不是消極的任隨世間所有變化,而是積極的接受、肯定眼前的不同,明瞭必然有其背後的意義。法師以「打雷」為例說明自然現象中的深層意義:閃電能將空氣中無法被植物吸收的氮轉化為可用養分,滋養大地生命。這不僅是一種自然奇觀,即使遭遇劇變,也蘊藏著創生與轉化的契機。「無常不是悲觀,而是智慧的起點」這段話讓在場聽眾深刻體會佛法如何引導人們在變動中找到智慧與方向。
慧知法師表示,在《星雲大師全集》中,《六祖壇經》為395冊之首,而《壇經》最大的特色就是生活化,重視佛法在日常生活的運用。法師以〈頓漸品第八〉中,惠能大師與志徹法師(張行昌)的公案破題,首先談及張行昌因少年好行俠仗義,未出家前因護北宗而自願刺殺南宗六祖惠能,突顯「習氣」對人生在做抉擇時的深遠影響。慧知法師強調,習氣無分好壞,關鍵在於是否能自覺與善用,並以星雲大師以「創意」為習,一生突破傳統,從年少建籃球場,到創建佛光山、設計「圓寂典禮」,展現轉化習氣為願行的典範。
慧知法師透過星雲大師與弟子互動之公案、斷指國王故事、鸚鵡銜水救火、科普常識與生活體驗等,闡釋六祖說法的人間性,終而歸結到:運用緣起智慧來實踐「無念」的最佳修持,便是行三好。人生總是有許多彎路要走,只有在日後,穿越時光逐片去拼湊記憶時,才會恍然大悟「原來,一切都是有意義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慧知法師從惠能的「無念」思想出發,強調「無」不是沒有,而是超越,超越分別後帶來的執著。他以一則「湯太鹹或太淡」的家庭故事說明,若能善加覺察當下的念頭,放下分別、提起超越,應對變化無常的智慧油然而生。「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找回佛性,我們就有辦法創造助緣,而星雲大師教導的「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正是最貼近生活的無念之道,慧知法師表示:「用心實踐三好,就是體證般若空性的起點。」
與會貴賓包括台中巿議員陳本添服務處的特助林玉珍、豐原區鎌村里里長林隆源、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執行委員張勝創、國際佛光會中區協會委員呂嫦娥、國際佛光會豐原區督導長郭麗華等,共襄盛舉,同霑法益。
活動前,首先以王凱莉帶領的富齡太鼓隊表演〈戰鼓〉、〈相見歡〉〈滿山春色〉等曲目;慧知法師的爸爸媽媽一同口琴演奏〈隱形的翅膀〉、〈爸爸是行船人〉、〈快樂的出航〉等曲目,精彩表演,揭開序幕。
「什麼是佛說的常與無常?」慧知法師解釋,常和無常是佛教哲學中的兩個概念,它們分別代表了「恆常、不變」,與「變化、無常」。佛教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無常是「肯定接受」眼前的變化,無常不是消極的任隨世間所有變化,而是積極的接受、肯定眼前的不同,明瞭必然有其背後的意義。法師以「打雷」為例說明自然現象中的深層意義:閃電能將空氣中無法被植物吸收的氮轉化為可用養分,滋養大地生命。這不僅是一種自然奇觀,即使遭遇劇變,也蘊藏著創生與轉化的契機。「無常不是悲觀,而是智慧的起點」這段話讓在場聽眾深刻體會佛法如何引導人們在變動中找到智慧與方向。
慧知法師表示,在《星雲大師全集》中,《六祖壇經》為395冊之首,而《壇經》最大的特色就是生活化,重視佛法在日常生活的運用。法師以〈頓漸品第八〉中,惠能大師與志徹法師(張行昌)的公案破題,首先談及張行昌因少年好行俠仗義,未出家前因護北宗而自願刺殺南宗六祖惠能,突顯「習氣」對人生在做抉擇時的深遠影響。慧知法師強調,習氣無分好壞,關鍵在於是否能自覺與善用,並以星雲大師以「創意」為習,一生突破傳統,從年少建籃球場,到創建佛光山、設計「圓寂典禮」,展現轉化習氣為願行的典範。
慧知法師透過星雲大師與弟子互動之公案、斷指國王故事、鸚鵡銜水救火、科普常識與生活體驗等,闡釋六祖說法的人間性,終而歸結到:運用緣起智慧來實踐「無念」的最佳修持,便是行三好。人生總是有許多彎路要走,只有在日後,穿越時光逐片去拼湊記憶時,才會恍然大悟「原來,一切都是有意義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慧知法師從惠能的「無念」思想出發,強調「無」不是沒有,而是超越,超越分別後帶來的執著。他以一則「湯太鹹或太淡」的家庭故事說明,若能善加覺察當下的念頭,放下分別、提起超越,應對變化無常的智慧油然而生。「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找回佛性,我們就有辦法創造助緣,而星雲大師教導的「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正是最貼近生活的無念之道,慧知法師表示:「用心實踐三好,就是體證般若空性的起點。」
與會貴賓包括台中巿議員陳本添服務處的特助林玉珍、豐原區鎌村里里長林隆源、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執行委員張勝創、國際佛光會中區協會委員呂嫦娥、國際佛光會豐原區督導長郭麗華等,共襄盛舉,同霑法益。
最新消息
佛光青年走進南非校園 三好精神生根發芽
2025-08-14佛光西來學校 以文化與品格教育培養國際視野青年
2025-08-14紐澤西佛光會 關懷清寒學童
2025-08-14禪修為禮 南天寺佛化婚禮展現人間佛教包容性
2025-08-14佛羅里達協會攜手美猴王 文化交流西遊記
2025-08-14多倫多佛光山29周年紀念活動 護法信徒話說當年
2025-08-14惠中寺《唯識入門》總結 找到翻轉生命的修行指南
2025-08-14雲林講堂人間佛教宣講員培訓 共創人間佛教淨土
2025-08-14以文化弘揚佛法 光明寺共同主辦京劇巡演
2025-08-14新州多元文化部高層訪南天講堂 共話多元與共融
2025-08-14
相
關
消
息